项脊轩志3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尘泥渗(shèn)漉呱呱(ɡūɡū)而泣B.余稍为修葺(qì)以手阖(hé)门C.偃(yǎn)仰啸歌垣(yuán)墙周庭D.旧时栏楯(dùn)扃(jiōnɡ)牖(yǒu)而居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修葺:修补B.偃仰啸歌偃仰:俯仰。文中指休闲,形容生活悠然自得C.亭亭如盖亭亭:直立的样子D.珊珊可爱珊珊:婀娜的样子3.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不能得日②得不焚③凡再变矣④轩凡四遭火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B.冥然兀坐,万籁有声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D.然自后余多在外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室西连于中闺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D.其制稍异于前二、课堂练习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迨:等到B.大母过余曰过:看望C.大类女郎也类:像D.客逾庖而宴宴:请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B.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C.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而母立于兹久不见若影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娘以指叩门扉曰B.墙往往而是C.室仅方丈D.先妣抚之甚厚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3
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有删改)【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去县三十里去:距离B.不独一时之所适适:适意,舒适C.而中无留滞中:中间,里面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僭:谦词,超越本分1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B.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C.①盖去县三十里②今已亭亭如盖矣D.①又于屋后构小园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②所至官,多著声绩。③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和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情趣。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D.作者借写悠然亭,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隐居、悠然自得的生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四、语言运用15.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宋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处担任地方官。②《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③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④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⑤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A.⑤①③②④B.②④⑤①③C.⑤②④①③D.②④①③⑤33答案与解析31.D(楯shǔn。)2.D(珊珊:美好的样子。)3.C(得:①得到,②能够。凡:均为“总共”意。)4.B(垣墙: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为名词作状语。)5.D(D项表转折,其他为形容词词尾。)6.C(C项为判断句,其他为介词结构后置句。)3
7.D(宴:吃饭。)8.A(A.整体;一次。B.在。C.补足音节。D.你。)9.A(B.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C.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D.抚:古义,对待;今义,抚摸。)10.C(中:心中。)11.D(D项相当于“在”,介词。A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无意义,音节助词。B项“每”,前句意为“常常”,副词;后句意为“每次”。C项前句意为“大概”,副词;后句意为伞,名词。)12.C(①以“悠然见南山”命名,“悠然”之意明显;③与山亲近,随处有高楼曲槛,几席户牖,正是“悠然”的行为,也是以后建亭并命名的由来;⑥被世人记得,而自己忘怀,是离开官场住在此山时的“悠然”心态。②④⑤不属于“悠然”,因为:②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功绩很大;④只是客观描写马鞍山的自然环境;⑤叙写登泰山等是为官时的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13.B(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14.(1)在园子中建了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15.A(文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苏轼关心政治和思想保守;第二个层次说苏轼被贬官之后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前提条件,应该排列在前面。细分第一个层次,应该先总说,再依次分说关心政治和思想保守。③中的“又”字也能决定③应该在①之后。接下来是第二个层次,④句中的“这首词”决定了其应该排列在最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