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殷周之际文化“兴废”主要表现在 A.家族文化取代部族文化 B.理性文化取代巫觋文化C.专制文化取代分权文化 D.人本文化取代鬼神文化【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解析】家族文化产生于殷商,形成于周朝,家族文化不足以概括整个周文化的特征,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神秘观念笼罩着整个社会,无事不卜是当时的显要特征,因此整个商文化属于巫觋文化,西周礼乐文明重人文,理性色彩明显,故B项正确;周文化不属于专制文化,故C项错误;鬼神文化不能完整概括商文化的特征,故D项错误。【答案】B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不能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正确;分封制确实有利于疆土的开拓,但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答案】B3.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官,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齐,在稷下治学,“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孟子秉持性善学说 B.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C.荀子忠实儒学正宗 D.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孟子秉持性善学说符合史实,但材料强调的是孟子在稷下治学,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故A项错误;黄老之学不会因为荀子的加入而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料料强调的是孟子在稷下治学,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荀子忠实儒学正宗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官,由儒家的代表人物担任祭酒,说明了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4.
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C.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5.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形成 B.权力结构的变革C.思想专制的加强 D.宗法观念的破坏【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秦朝;汉朝【解析】封建经济并不能决定最高统治者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且封建经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成型,故A项错误;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远古时期的世袭变为封建社会的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思想专制并不会影响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故C项错误;宗法观念的破坏只是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关系出现隔阂的直接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6.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解析】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项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项正确;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C7.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时有诏书云:“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A.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 B.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C.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 D.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汉朝【解析】材料中东汉时“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反映出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故A项正确;材料中东汉时刺史有领兵权,但不能据此推断刺史失去监察职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汉时刺史增加领兵权,职权变化并非无常,故C项错误;刺史“周行郡国”,监察的对象是郡县高官,故D项错误。【答案】A8.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A.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C.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完全垄断了中央权力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故B项错误;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与材料“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相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正官在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权力较大,逐渐变成无足轻重,可知反映的是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故D项正确。【答案】D9.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滞缓 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国家分裂时期,为保证战争需要,需要重视耕战,故A项错误;由于分裂,北魏贾思勰不能对南方农业有深入了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地域间交流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10.《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有学者据此绘制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解析】提取题干信息“(南朝)梁初”,时序定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阶段性特征可知,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断。题干中还介绍不同地区市场交易状况。那么,在战乱的状况下,正常的市场交易是无法进行的,而作为百姓战乱中如果手里有粮食则可以充饥,有衣物则可以御寒,拥有货币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此,指向D选项。【答案】D11.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坛不决,故两省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解析】题干信息中反映历史现象,中书门下由于职能的不同,在具体行政过程中会出现纷争不决的状况,这是“人事”的变化,那么,“人事”的变化自然会引起制度的变革,以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政事堂的出现是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12.唐朝初期,建立起专门的谏官以规正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编写《贞观政要》确立了一系列关于君主的行为准则,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也规定了权力运行方式,但这些努力都无法约束后代君主的言行,不久就被破坏殆尽。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对官僚政治的有效约束 B.宋代用分化事权加强了君权C.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缺陷 D.儒家等级观念导致专制强化【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并且相互制约,同时还有专门的监察机构进行监督,故A项错误;宋代用分化事权加强了君权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这些努力之所以都无法约束君主言行,最重要的是指君主专制制度本身赋予了君主至高的权力,所以所有约束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故C项正确;专制强化的根源在于制度本身,而非思想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C13.历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中对唐代门下省官员的功能解释为:“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篡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主要体现了唐代门下省A.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B.体现了互相制衡的原则C.分散了皇帝的决策权 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14.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旧唐书·高祖本纪》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旧唐书·夏侯端传》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大唐创业起居注》(李渊秘书温大雅箸)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料使用【解析】A项是李世民劝李渊举义兵,不是唐太宗,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李渊的记载,说明其早有反隋之心,故B项正确;史书记载的有出入,但不能完全否定,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B15.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解析】由材料可知,李沆和包拯都对宋朝皇帝形成了有效的制约,而这两者都是宋朝的文官,故选D。李沆是宰相,不属于谏官系统,故A项并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包拯不是宰相,故B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只得收回成命”“
不得不取消”说明皇帝的行为是被迫的,故不能体现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排除C。【答案】B16.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B.保护小农经济C.国富寓于民富D.减免民众赋税【解析】根据“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可得出其强调国家要富有必须先是人民富有,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财富问题,而不是户籍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对小农经济的保护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要减税,排除D项。【答案】C17.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反映了该地区 A.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区间贸易逐渐兴起【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明朝;清朝【解析】根据材料“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可知,松江嘉定一带的农业结构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松江地区水陆交通的相关提及,“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涉及的仅仅水路交通,故C项错误;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间差异,古代中国的区域贸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A18.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 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朝;清朝【解析】永佃制的产生使地主作为土地所有者只能收租不能干预土地生产,拥有永佃权的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说明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经分离,故A项正确;材料中佃农仅拥有租佃方面的自由,未体现其社会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供佃农向地主交租数额的多少,因而不能得出佃农地租负担减轻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征收地税的多少,因而不能得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A19.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说明A.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C.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 D.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通过题干“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可知,生活在城邦中的人,应该受到城邦生活的制约,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和平与正义问题,故B项错误;雅典公民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故C项错误;城邦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故D项错误。【答案】A20.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尖C.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
题干中雅典公民由赞成到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说明了雅典直接民主的非理性,故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公民的前后不一的投票行为,主要不是论述道德素质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侧重反映公民前后不同的投票决策,非侧重讲演说术的功用,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是古代世界中的辉煌,且对近现代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21.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A.抛弃传统习俗 B.忽视公平公正 C.强调等级秩序 D.尊重家庭伦理【解析】材料“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反映出罗马法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些容隐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抛弃习俗和等级秩序,故AC项排除;材料强调是亲属容隐规定,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故B项排除。【答案】D22.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追求司法公正 D.蕴涵人文主义【解析】从“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看成是义务、公职和国家的责任,可知正确答案是D项。本题没有说明法律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公民间的权利和地位,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具体司法程序和原则,C项错误。【答案】D23.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以下开辟新航路历程中由葡萄牙政府支助取得的成果是( )A.郑和船队多次抵达印度 B.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大陆C.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 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
郑和船队是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故A项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西班牙政府支持下,故B项错误;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故C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在西班牙政府支持下,故D项错误。【答案】C24.表2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的比较。表2作品名称主人公呈现出的人格意识《罗密欧与朱丽叶》热情、奔放,追求世俗生活、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梁山伯与祝英台》含蓄、深沉、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A.人格个性特征 B.文化心理态度 C.男女社会地位 D.道德伦理观念【解析】材料反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态度,西方凸显人文主义,中国强调人伦道德,故B正确;人格个性特征属于表面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男女社会地位与主人公人格意识差异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道德伦理观念也是文化心理的表现,故D错误。【答案】B第Ⅱ卷注意事项: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此无法外销。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关的船舶附加税为3%,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再攻广州,居民愤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摘编自王询等《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材料二1602年,荷兰议会颁布了荷兰东印度会司的“公司成立特许章程”。根据特许章程,东印度公司被授予从荷兰到好望角以东以及经由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章程明确规定了工作分配,如造船、装备和这回货物的贬卖等。阿姆斯特丹商部负责一半,泽兰商部负责四分之一。这既是“业务份额”的划分,也是“股份”或权利比例的分配。行使公司管理权力的董事席位也大致按此比例分配。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从事海外贸易,攫取商业利润的时期,其途径是贱买贵卖;二是侵占殖民地实行赋税掠夺的时期,其方法是占据广大的领土,直接的掠夺。荷兰及其东印度公司的权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但是以贸易为灵魂、脱离工业生产的荷兰成为工业革命浪潮中的落伍者,最终东印度公司一度拥有的繁华岁月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据仲继银《荷兰东印度公司》等改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职能,并加以简要评价。(12分)主要职能:十三行是清代设置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行,拥有对外贸易垄断的权利;管理对外贸易,承担监督与纳税的责任。荷兰东印度公司作为贸易垄断公司,垄断荷兰与东方的海外贸易,帮助政府扩张领土,代征赋税。评价:十三行被赋予行商垄断专权,经营对外贸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十三行、一口通商实质上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十三行的设置妨碍了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持续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8分)原因:广州十三行,海关苛税繁重;人民的反抗斗争波及皇室的纳贡,影响自身的发展;《南京条约》与《五口通商章程》的签署意味着广州从此失去了对外贸易的垄断权,垄断贸易违背历史潮流,等等。荷兰东印度公司:过分重视商业资本,忽视工业生产,影响自身实力,与英国殖民争霸战争失败,丧失了海上霸权和航运业的垄断;工业革命兴起后,工业资本主义对其冲击加剧。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秦汉在制度上是先后承袭的。《史记》《汉书》凡是讲到各种汉朝制度,从经济政治以至文化学术,必首标汉袭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之说由来已久,似乎已定论。然而考察秦汉时期的史实,这一论点与具体事实多有出入,不能不使人产生疑窦。——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秦汉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全面准确,认识有一定高度。)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496年,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详定北人姓”,共一百二十姓(见表2)。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
材料二(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孝文帝以后,宣 武帝同样严格控制宗室诸王的联姻家族。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姓族”改革的特点。(4分) 诏令强制推行(诏令、强制,各1分);以族定姓(2分);改用汉族单姓(写成:改用汉姓。或:单姓。给1分。);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姓族”改革的政治影响。(6分)加快了北方各族汉化(或:封建化。或: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加强汉、鲜卑贵族(写:贵族,给1分)联姻,巩固了北魏政权;(2分)门阀制度(或: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2分)滋长腐败。(1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18岁时,本州举进士,投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现在应当审查官史,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于是所配置的文武官员总六百四十员”
,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オ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他是良相。——摘编自《旧唐书房玄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房玄龄的主要历史活动。(6分)原因:辅助唐王;参与制定典章制度(审查修订法令;监修国史);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问贵贱,量才授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房玄龄。(4分)评价:中国古代的良相;精减官吏,提高朝廷各部门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贞观之治”的开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