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筼yún筜dānɡ)知人论世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yún筜dānɡ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筼yún筜dānɡ,是竹子的—种,生长在水边,竹竿粗大,竹节间的距离也长。偃:倒下;倒伏。筼筜yúndānɡ谷是盛产筼筜竹的一处山谷,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北五里。洋县在宋代为洋州治所。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到熙宁十年(1077),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筜谷观察竹子,因而画竹益精。《筼筜谷偃竹》就是这个时候画的。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画经历,总之,不外以鉴赏、考订为主要内容。而苏轼这篇《筼筜dānɡ谷偃竹》,却不是一般的绘画题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表现对于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绘画题记的常规写法。作者所要追怀、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亲戚,而是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况且这追怀、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dānɡ谷偃竹》的绘画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怀、悼念,就莫过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艺术上的杰出的创造和成就。这篇文章一开始也就从介绍文同对于画竹的艺术见解落笔。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心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一幅画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让我们来看看苏轼所作的介绍。文本解读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问题探讨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杂文;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原文①A】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tiáo腹蛇蚹shéf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lěi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hú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讲解】萌:草木生长的幼芽。蜩:tiáo古书上指蝉。蛇蚹:shéfù亦作“虵蚹”。蛇脱下的皮。蚹,蛇腹下的横鳞。剑拔:如同剑从剑鞘中拔出一般。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所谓“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今画者:指当时勾勒赋色一派的画家。累:lěi堆积。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成竹在胸指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后来成为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振笔:奋笔;挥笔。遂:进,行,往。兔起鹘hú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少纵则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少”的读音,《百度百科》注为shǎo,课本注为通“稍”shāo。——{【译文】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赏析】这是第一段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萌,是草木生长的幼芽。蜩tiáo,是蝉。蛇蚹,是蛇腹下的横鳞。蜩tiáo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剑拔,形容竹笋脱掉笋壳长成竹子,好像剑从剑鞘里拔出那样挺直。寻,是古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一寻。十寻,只是表示很长、很高,不是实数。这几句是就实际生活中的竹子来说的,指出竹子从发出寸把长的幼芽开始,就具备了竹节和竹叶,经过竹笋阶段,最后成为耸立几丈高的竹子,它的竹节和竹叶都是在开始生长时就有了。这意思是说,竹子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发展的,不是按不同部位而个别出现的。现实的竹子是如此,在反映现实的绘画中所要表现的竹子理所当然地也应是如此,也就是要注意竹子的完整形象。然而,今画者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一节一节地添加,—叶一叶地堆叠,是指当时流行的先用细笔钩勒,然后逐层上色的竹子画法。这种画法,依靠添枝加叶的方式而拼凑成竹子,当然显得支离破碎。“岂复有竹乎!”就是说没有完整的竹子形象。与此相反的是水墨画法。“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是说经过平常认真仔细的观察,掌握了竹子的形态和神态的特征,胸中先就有了完整的竹子,实际上是在想象中酝酿成熟竹子的形象,到提笔作画的时候,凝神注视,这竹子的形象就全部呈现在眼前,于是奋笔挥写,毫不间断,照着这样的形象飞快地画去,仿佛兔子突然跃起,鹰一类的鹘hú鸟突然扑上去似的,一刻都不停顿,要是稍为一放松,这呈现在眼前的竹子形象转眼就消失了。这里强调的是艺术构思,也强调创作灵感,因而画来的竹子就神完气足,饶有风韵。文章劈头这一段议论,提出十分精彩的画竹主张。人所共知的“胸有成竹”的著名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但是,议论又不能发挥过多,否则便离开了追怀、悼念逝者的主题。所以下面紧接着指出:“与可之教予如此。”点明被追怀、悼念的《筼筜yúndānɡ.--
-谷偃竹》的作者文同。是文同这么告诉苏轼的。苏轼也是诗人而兼书画家,他和文同建立了深厚情谊,不只因为是朋友、亲戚,也不只因为彼此的政治倾向一致,还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爱好,他们写文章赠答,用诗歌唱和,而且在画竹方面属于同一流派。文同关于画竹的主张,实际上也是苏轼的主张。苏轼曾在《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诗中描写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画的过程,“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cháyá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龟壁。”意思是说喝下一点酒后,情绪兴奋起来,引起了作画的兴致,好像肚子里生长了竹子、石头,横七竖八地往外冒,非表现出来不可,于是就把它们画在友人雪白的墙壁上。(芒角:指植物的尖叶。槎牙cháyá:亦作“槎枒”。亦作“槎岈”。树木枝杈歧出貌。森然:形容繁密.)这是在讲“胸有成竹”,而且有创作冲动,灵感所至,不能自已。苏轼还在《腊日游孤山……》诗中说过“作诗火急迫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认为写诗要像追赶逃犯那样紧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绘下来,略有迟缓,景色一消失,就没法描画了。这如同画竹的“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一样,必须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时加以表现。其实绘画作诗,原理本来相同,都讲求形象的气韵生动,而不追求外在体貌的形似。我们以前讲过,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他指出绘画上注重外形相似,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见识。如果写诗也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不懂得诗。画竹的钩勒法,“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画法的主张“胸有成竹”,然后—挥而就,则是力求神似,通过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现出竹子的神态来。从这些艺术见解来看,苏轼这篇追怀、悼念文同的文章,无异就是一篇文艺短论。苏轼的杂文、小品,往往具有这种特点。【原文①B】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讲解】“予不能然也”的“然”:这样。平居:平日;平素。自视:自己看;自己认为。了然:明白;清楚。丧:sànɡ丢掉,失去。——{【译文】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赏析】第一段第2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很谦虚,他说这些艺术见解是文同告诉他的。而且,他还说:“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表示自己虽然懂得了文同所说的道理,但在实践上还做不到。为什么呢?苏轼这样解释:“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这里,“内外不一”与“心手不相应”是一个意思。“内”,指人的意念,心里所想的,懂得了某种道理;“外”指人的意念的表现,即手里所画的,按照理解了的原则去做,把通过观察、构思而形成的形象,再见之于笔墨。想的与做的统一不起来,就是“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其原因在于“不学”,即缺乏锻炼与实践。这就是下文说的“操之不熟”。苏轼紧接着指出:“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有见于中”指内心中有所理解,“操之不熟”,指做起来不能运用如。“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其结果必定是“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平常自以为对某一事物了解得很清楚,但临到做起来时,却完全不能把握着它,忽然什么也没有了。只要“不学”,不实践,做任何事清都会是这样的结果,岂止画竹呢!苏轼在这里讲的实际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议论的补充与深化,也是一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着极深造诣的艺术家的甘苦之言。苏轼从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学”而“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那言外之意,还是在肯定文同的艺术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肯定其艺术实践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文章总是紧扣着追怀、悼念文同这一主旨。【原文①C】子由为《墨竹赋》以遗wèi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讲解】为:写作。遗:wèi.--
-给予;馈赠。轮扁:《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翻译】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速度慢了,车轮就光滑却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粗糙而且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与:赞许。托于斯竹:(将意蕴)寄托在这幅墨竹画上。——{【译文】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丁厨子,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扁轮匠,是造车轮的,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象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赏析】第一段第3层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文章总是紧扣着追怀、悼念文同这一主旨。所以在阐明了自己的心得之后又引用一段旁人赞扬文同的话来加以印证。“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墨竹赋》是苏辙为文同所画的墨竹而写赠文同的一篇赋。赋中以“客”的口吻,举了两个古代技艺高超的的事例来说明文同的精于画墨竹是表观了他懂得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这两个人,一个叫庖丁。庖,是掌握厨房事务的人,丁,是这个人的名字。据《庄子·养生主》记载,庖丁善于宰牛,他非常熟悉牛体的骨骼筋脉,拿起刀来分割牛体,声音很好听,动作很好看,既不损害工具,又不花费气力,文惠君看到他的操作,又听了他一番谈话,就领悟了关于“养生”的道理。另一个人叫轮扁。轮,是用刀斧砍木头制造车轮的人,扁,是这个人的名字。据《庄子·天道》记载,轮扁善于做车轮,他知道怎样运用刀斧来砍木头,但只有自己心领神会,而无法表达出来;依据这样的体验,他认为桓公读的书,上面写的都是古人的糟粕,意思是某些道理只能从亲身实践中才能领会。桓公开始听不进去,后来还是承认他说得对。在这篇《墨竹赋》中,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苏轼引用苏辙这几句话,是把文同画竹的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提到“有道”的高度来认识,而不停留在绘画技巧本身。不过,苏轼还指出:“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因为苏辙不会作画,所以他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评论,而苏轼自己也是画家,他除了通过画竹了解文同是“有道”的人以外,还能掌握文同画竹的方法。这里,用“并得其法”一句收结了前面关于画竹的议论。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下面由“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二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并且归到《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的题目上来。.--
-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原文②A】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jiānsù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讲解】缣素:jiānsù细绢。可供书画。请:求,这里指求文与可在细绢上作画。蹑:踩,踏。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口实:指话柄;谈笑的资料。——{【译文】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文人们传道着他的话,作为话柄。}【赏析】这是第二段写的第1件事——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文同对自己的画竹,开始并不很看重,人有请求,就答应为之作画。其后四面八方拿着绢绸请求作画的人脚踩着脚,越来越多,文同便厌烦了,把绢绸投掷在地,说是用来做袜子,表示极端轻视。文人官僚之间把他这件事当作谈话的资料。苏轼通过求画人的“足相蹑于其门”,写出文同画竹的为人们所喜爱和贵重,又通过文同把缣素“投诸地而骂”,写出文同的不肯自居于画匠,以画竹作世俗应酬,沽名钓誉。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原文②B】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讲解】语:yù告诉。萃:cuì聚集。略:lüè要点;概要;概况。实:使动用法,证实。许:〈副〉这样,这般。辩:〈形〉有口才,善言辞。——{【译文】等与可从当洋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了。”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会说呀!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即把所画的筼筜yúndānɡ谷倾斜竹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赏析】这是第二段写的第2件事——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图”的由来。文同不肯轻易为人画竹,却同苏轼开玩笑,要人们去找苏轼画竹。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的冬天,文同在洋州知州任满之后,回到北宋都城汴京。而这时苏轼正在彭城即徐州做知州。文同从汴京写信给徐州的苏轼,说他自己告诉当时的文人,官僚,他的墨竹一派画法,最近传到了彭城。文人、官僚要墨竹的画,可去请求苏轼。这样一来,做袜子的材料绢绸就集中到苏轼那里去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但由此却可以看出文同与苏轼之间关系的亲密,而且说明了苏轼对文同的精于画墨竹确实是“并得其法”的。苏轼略举文同信后附诗的两句,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绢,是鹅溪出产的绢绸。鹅溪在四川盐亭县,那里出产的绢绸洁白、均匀、细致,很适宜于作画。扫取,是挥写而成的意思。寒梢,指经冬不凋的长长的竹枝。这两句诗体现了文同的墨竹画法:竹子是一挥而就的,即“扫取”,画在短短的一段绢绸上,却具有直节云霄之势,所谓“万尺长”.--
-。苏轼也故意跟文同开玩笑,画万尺长的竹需要二百五十匹绢绸。当时一匹绢绸大约长四丈。苏轼告诉文同:知道您懒得提笔作画了,那就把用来画万尺长竹的二百五十匹绢绸送给我吧。文同承认自己说错了。世间并没有万尺长竹,当然用不着那么多绢绸来画,于是这些绢绸苏轼也就要不到手了。但苏轼硬是要。苏轼抓住文同所说的“万尺长”来予以证实,认为世间确有八九千尺长的竹子,你看偏西下落的月亮照着竹竿,那留在空庭中的竹影不就有这么长吗?言外之意是二百五十匹绢绸还是需要的。这样,文同更是答不上来了,便采取近于抵赖的手法。“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他承认辩不过苏轼,但这二百五十匹绢还是不给,要留着购买田地以备自己退休养老。苏轼原先提出不要画竹,只要绢绸,现在文同不给绢绸,可还是给了苏轼一幅画竹。“因以所画《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文章至此点山《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这幅绘画。两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之间,为了二百五十匹绢绸的进行讨价还价式的调笑,实际上是彼此心照不宣地谈论着画竹的艺术。“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与“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其精神实质完全—一致,都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源与流关系,说明了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说明了诗人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对现实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提炼、集中、夸张、渲染。《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这幅绘画就是如此,所谓“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原文②C】筼筜yúndānɡ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yúndānɡ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tuòlónɡ。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讲解】修:长(chánɡ),高。蓬:本义:草名;蓬蒿。箨龙:tuòlónɡ竹笋的异名。——{【译文】筼筜yúndānɡ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yúndānɡ谷》是其中之一。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赏析】这是第二段写的第3件事——追述自己一首“筼筜yúndānɡ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因为提到了筼筜yúndānɡ谷,自然需要对这个地方作一交代。但苏轼不是孤立地进行介绍,而是由此又描述了文同的一件趣事、雅事。文同在洋州喜好种植花木,修建园亭,曾就各处景物逐一题咏,写了《守居园池杂题》诗共三十首。苏轼也逐一和了诗,这就是《洋州三十咏》,苏轼诗集作《和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其中第二十四首题为《筼筜yúndānɡ谷》,即这里所引的诗,诗中扣着筼筜yúndānɡ谷产竹,描写文同爱山爱竹并喜欢吃竹笋。汉川,即指洋州,因洋州在汉水上游。箨tuò,是笋壳。竹子一名龙孙,所以称竹笋为箨tuò龙。渭,指陕西的渭水。《史记·贷殖列传》曾记载“渭川千亩竹”,那里的人因而很富有,相当于“千户侯”。这里借用“渭滨千亩”,来表示洋州盛产竹子。全诗意思是洋州那么多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样遍地都是,竹笋被用斧头砍去了,想来清贫而贪吃的洋州太守文同吃了这些竹笋,那大片土地上的竹子就全都装进了他的肚子里去了。这也是开玩笑的话,所以文同打开信封读完这首诗,那时他正和妻子在筼筜yúndānɡ谷烧竹笋进晚餐,不由得大笑起来,口中的饭喷了一桌子。这一段简短的描述,十分形象,生动,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现了苏轼同他的亲密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贫”,以竹笋为食,是写其廉洁,携妻子游山,自备晚炊,是写其旷放,而“渭滨千亩在胸中”,则又照应前面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议论,以诙谐的笔调,通过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写出他的画竹理论主张。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以上是文章的第二段,写到《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的题目。这一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原文③】.--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讲解】曝:pù晒。废:放下。车过腹痛:典出《后汉书·桥玄传》:“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后以“车过腹痛”谓悼念亡友。清·方文《二客行赠万遐客瞿客》诗:“我与年少为故人,车过腹痛鼻酸辛。”——{【译文】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赏析】第三段则以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作为全篇的结束。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文同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县。文同去湖州上任,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病逝于陈州的宛丘驿。这年七月七日、继文同任湖州知州的苏轼晾晒书画,看到了文同送给他的《筼筜yúndānɡ谷偃竹》,感伤故旧不禁痛哭失声。他放下画卷,便写下这篇记念文章。“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曹孟德,即曹操。桥公,指桥玄。曹操年轻时,桥玄对他多有鼓励帮助,后来他们的情谊日益加深,曾约定无论谁死了,活着的人路过墓地而不用鸡酒祭奠,那么车过三步就要闹肚子疼。这不过是说着玩的话,但显示了二人关系的不同寻常。苏轼引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述当年与文同的“戏笑之言”,也为的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那么,作者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总结】: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人们向来评论苏轼的散文风格如“行云流水”,这篇《筼筜谷偃竹记》正是这样。作者好像文同画墨竹“振笔直遂”,那样信手挥写,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刻意推敲,而浓烈沉挚的感情由肺腑中奔泻,真实自然,亲切动人。同时,所记述的与文同的“戏笑之言”,却又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一是以当初的诙谐笑乐反衬今日追怀、悼念的沉痛与悲哀;一是由此以见出逝者在绘画艺术上的杰出的成就与创造。因此,文章写来看似漫不经意,而实际上形散神凝,所有议论、诗文赠答的“戏笑之言”,始终环绕着追怀、悼念、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这一中心。通观整篇结构,极为自然、流畅。从竹的本性写起,到最后才点出对亡友的思念并以此作结,充分体现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特点。前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全文是以画竹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语言也很朴素自然,叙述往事,娓娓如道家常;抒发感情又都出自肺腑,无矫揉造作之态,而真实动人。在记叙人物语言的时候,仅仅三言两语,就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十分生动。整篇文章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成功地抒发了悼念之情。主旨.--
-作为文艺随笔主要体现了苏轼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两方面的创作思想。以画竹理论为开篇,文与可有画竹“成竹在胸”“心手相应”的理论,阐明了一条极深刻的艺术创作经验。“胸有成竹”说,即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得心应手”说,即必须把艺术表现方法变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方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形象。“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所欲画者并非指实物,而是映现于胸中的鲜活形象。这里所说的“视”是凝神结想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见”是指在脑海中映现的意思。“心识其所以然”,是指胸中明白怎样才能这样的道理;“不能然”,是指实践上还做不到这样。这两者不统一,就是心和手不能相应。苏轼谈画竹理论,实际上是赞美了这一理论的总结者和实践者——文与可。作为记人散文主要记述了苏轼和文与可以论竹为题,酬诗为乐的一段交往,体现了两人间的真挚情感。以论竹为诗题,写苏轼和文与可之间赠诗为乐的往事,表现了文与可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以曝画而引起睹物思人,忆旧伤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悼念之情。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明确】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实词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 (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近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二、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之 竹之始生:取独标志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被动句 (二)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筼筜谷》其一也 (三)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四)倒装句 1、疑否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3、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五)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关于练习一本文很能体现苏轼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试逐段细读,完成下列各题。注意贯穿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其形散神聚的特点。1.作者记了哪些事情?引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之间的关系。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设题意图.--
-这篇文章从表面看,写得随意闲散,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脉络,体会它形散神聚的特点。参考答案1.文章第一段阐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一件事,写文与可把求画的人拿来的缣素扔到地下,并说要拿它做袜子;第二件事,记文与可与苏轼二人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的玩笑,并回忆起“筼筜谷偃竹图”的来由;第三件事,追述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的一首“筼筜谷”诗曾引得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第三段则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州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渭川千亩竹”。2.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设题意图帮助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参考答案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赠送。2.投诸地而骂诸:之于。3.以为口实口实:话柄。4.余为徐州为:这里是“到……做官”的意思。5.余因而实之实:证实。6.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大约,左右。三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参考答案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可是现在画竹的人们却是(把竹子)一节节地接起来,一叶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2.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我不能做到这样,但是我心里明白这其中的道理。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人们)平时觉得自己很明白,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糊涂起来,难道只是画竹是如此吗?4.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我认为其中包含着深邃的道理,难道不是吗?四苏轼的文章放得开,“横说竖说”.--
-,都能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写了许多戏笑的内容,却更能见作者与文与可生前之情和失去友人的悲痛。试对照以下两小节文字,说说它的艺术效果。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设题意图表达悲痛的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与众不同,将自己深沉的悼念之情融在诙谐、轻松的叙述中,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这份动人的感情。参考答案苏轼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如写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而在文章的最后,写苏轼在湖州晾书时,一见到了文与可的《偃竹图》,便“废卷而哭失声”。只废卷而失声痛哭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尽情地写往昔两个人从真挚的友情中得到的快乐,正是为了极写现在失去挚友的悲痛。“乐”与“悲”形成的感情反差更强化了那“乐”得醉人,“悲”得痛心。有关资料一、前人对苏轼文章的评价(《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笔端出没,却是仙品。——《三苏文范》引邱浚语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王圣俞《苏长公小品》盖长公之文,犹夫云霞在天,江河在地,日遇之而日新,家取之而家足。若无意而意合,若无法而法随。其亢不迫,其隐无讳,淡而腴,浅而蓄,奇不诡于正,激不乖于和,虚者有实功,泛者有专诣,殆无位而摅隆中之抱,无史而毕龙门之长,至乃羁愁濒死之际,而居然乐香山感之适,享黔娄之康,偕柴桑之隐也者,岂文士能乎哉!——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序》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三苏文范》引杨慎语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805/2008813161242.asp感悟与思考相关链接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答谢民师书》——{【译文】.--
-您给我看的书启、诗赋、杂文,我已读了多遍。大作犹如行云流水,原本无一定的形式,飘荡流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文理毫不做作,千姿百态,舒卷自如。}问题探究一、这个单元的文章有哪些共同特点?这个单元的专题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重在体会中国古代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赏析示例《六国论》和自主赏析中的《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集中体现了结构完整、感情充沛的特点。这个单元的文章虽然内容各异,风格不同,但是都有着完整的结构。深入探究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外乎遵循了两种逻辑。一是依循严整的思想逻辑,使得文章阐述问题严谨全面,论证观点有理有据。比如《六国论》就是以严整的思想逻辑取胜的作品。文章始终围绕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展开,层次清晰,不蔓不枝,说服力极强。《伶官传序》虽然材料繁富,但是作者始终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上,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所抒发的感情和议论,都是在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中,申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这就使得文章气脉贯通,前后呼应,散而不乱,结构严谨。二是服从真挚的情感逻辑,使得文章激情澎湃,感人至深。比如《祭十二郎文》以情感领起全篇,作者完全根据情感的起伏变化奋笔直书。由于情绪的激动以及生活经历的坎坷,所要书写的内容很多,所以文章乍看起来似乎往复重叠、散漫错综,实际上却是气脉不断,一种骨肉至情充塞全文,贯串始终。文章一唱三叹,一方面尽情倾诉了自己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又在回环往复中不忘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祭文的首尾规制。又如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神不散,全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始终都是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所以脉络清楚,正所谓“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二、《伶官传序》中的第4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是否是画蛇添足?在文章第3段的最后,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已经引申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已经取得了相互的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逆”的经验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4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不是简单的重复。三、苏轼的文风一贯是简洁明快、不假雕饰、自然天成的,这种特点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是否有所体现?他的这种简洁明快、文理自然的特点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如,写竹子的生长是“蜩腹蛇蚹以至剑拔十寻”,以蝉的肚子和蛇腹下的鳞片,比喻竹芽刚刚出土时的细小,以利剑的挺拔形容成竹之峭直和高耸。用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便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了竹子从一寸长的小笋长到参天巨竹的变化。又如写画家画竹,是“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随,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把从用心构思、酝酿情绪、捕捉灵感到运笔做画的过程,都写得极具体、逼真。作者谈自己学习文与可绘画经验的体会说:“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不学之过也。”句中用了四个“然”字,每个“然”.--
-都概括着关于“成竹在胸”的理论和经验,试想用了这四个“然”,就可以省略去多少文字啊!作者总是能用极精练的几个字就形象鲜明地描绘出人的外部动作或内心情感。如写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竟“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情感上的默契。又如文章最后写苏轼在湖州晾书时,一见到了文与可的《偃竹图》,便“废卷而哭失声”。只废卷而失声痛哭两个动作,不用言语就充分地传达出了苏轼与文与可的真挚、深厚的情谊。教学建议一、反复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章中感情的流动、起伏和回旋。这是把握文章气脉的前提条件,是开掘文章思想价值的基础。朗读时,要“因声求气”,慢慢地将身心沉浸到作品中,从音节字句中感受文章的气韵。比如《祭十二郎文》和《六国论》都是值得反复诵读的名篇,切不可把疏通词句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对这些文章的品读。二、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思想脉络,练习归纳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理清全文的结构。比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章的结构看似闲散随意,但是如果逐段理清主要内容就不难发现,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文章始终都是以画竹及苏文二人的情谊为中心点的。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前后的一些情况、韩愈的悲苦的身世、苏轼在绘画方面的成就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四、比较阅读《六国论》和《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创作于同一个时代,所以在比较中可以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还可以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祭妹文》《与陈伯之书》《指南录后序》,它们都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是又有不同的特点。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805/200881316124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