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种树郭橐驼传》前几天看见了太极神手的求助贴,怎样上这篇文章才有新意,我改为由学生备课,学生上课的形式,现将上课大体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贴出来,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多探讨。(具体学生的发言我还在整理,整理好后,一并贴出来)学生上台发言还比较积极,下面的同学配合也比较积极,提问与回答,提问与反提问,回答与辩论进行得比较顺利,课堂气氛比较浓厚,有些观点非常精彩,甚至是新观点。不足也很明显,表现在:1.上台的同学表达不是很清楚,包括口齿和分析课文。有些问题说完了,下面的还一头雾水,不得不再说一遍2.学生教授的技法欠佳,不懂得如何处理,比如不知道点评回答、复述观点、板书等等。3.一部分学生做壁上观,或干其它事,或讲小话(虽然我在第11页
课前已经强调了课堂纪律问题),课堂有点吵闹。所以这课上下来,我还在考虑,这种形式应不应该提倡?提倡,应该怎么施行?像我这样简单的要求学生讲是不是太不科学,还需要更细化?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备课等等。以前我在103班尝试过类似的上法(105班以前没有进行过,这次感觉103班好些),那次课是一位学生唱独角戏,这次有两位学生讲了(105班四位学生上台讲了)。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看,似乎比上一次多了,但是一看,还是平常喜欢发言的那两个,这是不是还是一个悲哀?教学是不是要让学生完全动起来,还是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保持沉默呢?五一前我到师大附中听了两堂课,也是这种形式,上课由学生主持,老师只是点评者。但我感觉那两堂课上得不怎么地,尤其上《南洲六月荔枝丹》的那位老师,基本上点评就在纠第11页
正学生的观点,然后强加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样上课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老师的观点。我的点评变动了一下,学生在讲时,我做了比较详细的听课笔记,点评时我指出了学生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没有板书,问题的提出还不太精准,以致于大家不明白问题的含义等等,这样的点评是不是更好呢?另外,我在想,我还需不需要对文本再进行分析呢?需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呢?我在想,即便是需要,也应该是考虑将学生的正确观点进行总结,板书出来,以说明成果是学生的。只是如何具体操作,还需要系统的思考。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事实上,这种形式我也试过,最开始是古诗词鉴赏,每天一个同学上课前在黑板上默写自己所要讲的诗词,带张纸或者第11页
是空手上台讲,按学号来!不过他们讲之前,我把所有相关资料给他们,然后让他们给我交一份简单的“教案”,甚至于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先向我咨询,准备时间一般都是第11页
一周,几乎每个人上去讲的都还不错,最起码的知识点都讲出来了。在学生讲的时候,我做好听课记录;讲完后,我就适当的肯定,再提出一些讲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适当的添加一些遗漏的知识点或应该拓展的内容,时间估计一刻钟吧!天空是灰色的,风是刺痛的,雨是希奇的,云是凝重的,歌是忧伤的,爱是难寻的,唯有奋斗是永恒的!!这种形式我也采用,也同样出现这些问题。犹其是比较差的班级,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都太差,所以,这种方法我用时候很少。没有办法,我们这里是西部边远地区。学生在初中没有完成的,必须我们这里继续“补课”。智者忘言,达者忘身!语林的做法很好,由简短的诗歌入手,再配合资料,准备一周,时间充裕。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一节半课。第11页
那么语林有没有要学生上过课文呢?有,情况和具体步骤又是如何的?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还是要看班级的整体水平吧我还只是菜鸟老师,没上过几节课没尝试过这种形式。。。。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找寻自己的前生。我让学生讲的是文言文段落,譬如讲《离骚》,我讲两节,其他的都是学生来讲的,不过课下都有注释,呵呵~~学生只需要讲它读出来,然后把关键字词提出来,加以强调就行,嘿~长文章分节,学生分组,各自完成任务,然后开讲~当然,预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一般都是一到两节课我的课现在有个倾向:预习时间很充足,然后讲,一般都是快刀斩乱麻,一针见血型,不知道这样可好?至今没考试,也没见效果如何!第11页
天空是灰色的,风是刺痛的,雨是希奇的,云是凝重的,歌是忧伤的,爱是难寻的,唯有奋斗是永恒的!!我是让学生准备片段,比如具体备好某一段的课,拿这篇文章来说,有学生备了第二段,一上讲台就宣布“我要讲的是第二段”,然后分析字词,要求同学朗读、翻译,再自己分析文本内容(当然有提问),在提问与回答中把文本分析透彻,还有分析字词的妙处,比如第二段的“凡”“皆争”的妙处。有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当然也是提问与回答并行,所有上台发言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都问了下面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她)的,问题多了,一下好几个举手,有故意刁难的,有确实不懂的,小老师一一解答。具体的,还是要把他们上台的发言整理出来后,大家看了才清楚。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第11页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我以前也上过这样类型的课。开始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备课,同样遇到搂主遇到的问题。后来我就指导备课的学生,让他和老师一样的备课,我提供资料,帮助提出一些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堂效果明显好起来了。还有,在上课的时候,遇到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小老师可以“提问”我:)我觉得这样上课的好处是:1,当老师的那位同学收获会很大。2,同学们上课比较兴奋,所以会比较投入。3,我处在旁观者的角度,容易发现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小老师备课不到位,课堂会出现很多“无效教学时间”,老师再补充的话,就会浪费时间。感谢楼主,我没有采用过这样的形式来上课,事实上我们这里的农村初中他能在课堂发言已不错,谈何让他来自己上课第11页
呢。不过以后我倒想试试看,收获了。岁月酿成的甜蜜,冰雪可以尘封;时光铸就的收获,星空可以再现。谢谢开开心心和杨杨。其实学生也问了我,我也有解答。我在想学生的兴奋度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保证以后都如此?还有,如果学生不愿意上讲台,能否强制性命令?因为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永远只肯当看客,自己不愿发言。如果以后总是那几个学生上课,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结果。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兵教兵在文言教学中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前面我以为应该加入一个课前自译独立化,这样课堂上师生双方已经明确难点所在。难点抄录于黑板或在书中画出,由一学生主讲,其他学生纠正、补充。第11页
没有了教师那种自然权威约束,学生往往能畅所欲言,各种意见得以充分的展现。学习较为生动活波,且兴趣盎然。但是,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这种教学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多从一些细节上去考虑,如果只是一味的把资料和教师用书塞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上台去讲,其实学生相比老师来说,教学的艺术和课堂的应变机智明显不足,不外乎是教参的翻版。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恐怕还很难说清,这种教学方法还需要细节上的进一步探讨。当然,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第11页
让学生成为学习文言的主人。因为轻取了许多东西,所以我站在世界尽头描绘羊群们的梦境,和寂寞的今夜一起守望麦田。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