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汪玲玲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太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了:先指导学生朗读,尔后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译,尔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尔后学生背诵课文,尔后……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兴趣没了。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这样教?是不是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可以抛弃其他的重要的文化信息?《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同时又兼有政论的性质。这种设事说理的方法,不仅古人用,近些年的高考中,有些优秀的学生运用的也比较好。因此,学习寓言的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是我关注的这篇文章的重要的信息,自然也成为了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学生读《种树郭橐驼传》这篇课文,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便可发现文本空白。教者积极引导学生读空白,澈活思想,着眼整体、深层和无限,把文本空白引向自由发挥、积极开拓,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理解力。因此,围绕着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创造阅读”的环节,让学生谈谈与他植者种树相类似的各种现象,并说好两者的相似点。学生自然地就联想到眼下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我们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等。从而点燃了他们思想的火炬,使他们的思考变得深邃,富有现实意义,这种阅读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形式的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写的语言很精彩,感受尤为真切。如:我们之所以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是因为他们教书育人,与栽培树
木有相似之处。正如文中郭橐驼所说,种植或移植树木耍象对待孩子那样细心,尔后要“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S其实施教之道也是如此。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象对待孩子那样细心,但切勿“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只需给学生指明方向,要给他们留下思考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才能“顺其天,致其性(杜宝珊)如今,有些人打着“保护野生动物”的旗号,到处搜寻一些野生动物并干扰它们的生活,甚至把它们迁移到一定范围内饲养,这种做法和他植者种树“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没什么两样。结果呢,他植者树没种好,而那些人不但没保护好野牛•动物,还破坏了它们的生活,影响了它们的繁殖,何其悲乎!(曾韵莹)当代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学上明珠,从小父母就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他植者种树一样对孩子“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结果忽视了孩子生长的天性,使孩子缺少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黄英慧)鲁迅说过,“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坟•文化偏至论)新课标也强调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这种教学设计,又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张扬个性,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力地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欲,创造欲不仅为每个人所具有,而且随着语言、思维、意识的发展而愈演愈烈,创造欲激发了“课堂生命活力”。《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实现了多向互动,形成了多元效应。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有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还有师与生之间的
对话,还有师生与文本的共同对话,这样使课堂出现了一个共振效应。语文教学活动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有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等,还有思想内容的深入挖掘,体察作者为文之用意,还有文章写法的感悟,一堂课形成了一个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的多元效应,让每一个处在不同学习层次的生命的个体都得到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