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高二语文
作者及解题归有光:时人称其“今之欧阳修”,其散文“明文第一”,其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整体感知,触发语感要求:轻声跟读,注意节奏,在读不准的字音下作标记。
正音:垣墙周庭()婢女()姊妹()呱呱而泣()先妣()持笏()断句:顾视无可置者庭中通南北为一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yuánbìzǐgūbǐhù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判断句(古今异义)今义:寺院的住持名作状,向下每次,副词环视……的地方北,名作状,向北。得到过了已经
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渗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倾注;每次移动桌子,环视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了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为,动词使(之)不(从)上面漏雨名作状名作动,筑墙围绕连词,“来”。表目的才……的样子状语后置句光彩静默的样子独自端坐离开挡表转折不时省略句
译文: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它不再从上面漏雨。在屋前新开四扇窗户,围着庭院筑起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院我又混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端坐着,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助词,“的”然而,表转折值得错杂在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美舒缓,美丽可爱。可是我在这里居住,有很多值得喜悦的事,也有很多值得悲伤的事。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先前这里是一个整体名作状到处名作状,向西表修饰状语后置句开始修筑总共名作状不久修饰关系
译文:在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在室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院中开始修筑了篱笆,不久就又修筑了围墙,总共变动了两次。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判断句介词,和,跟常常,往往通“尔”,你状语后置句名作动,喂奶状语后置句在这里状语后置句她这地方
译文: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这位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哺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过一次,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连词,表修饰用偏指一方,“她”位于动词前,助词,不译
译文: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从门板外回答她。”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介词,从探望,看望你的怎么一整天介词,用名作动,有成效结构助词,“的”于
译文: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怎么一整天默默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等到离去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成效,这孩子的成功,就可以等待了呀!”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不久”音节助词,不译连词,“来”,表目的应当代词,“它”泛指“看”,有回忆的意思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能控制自己”名作动,上朝判断句
译文: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它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在昨天刚发生,真令人长声悲号不能控制自己啊!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以前曾经动词,“是”位于时间词之后,音节助词,不译“经过”连词,表修饰介词,“凭”“总共”“能够”“被烧毁”,被动句“大概”“……的原因”
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凭着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已经写了经常向有时靠着写字,名作动转述什么叫古代指女子出嫁
译文:我已经写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代词,“那”代词,“那”才格局状语后置句可是结构助词,“的”“亲手”,名作状所字结构省略句,判断句(它是)
译文:那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那以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它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庭院前有一棵枇杷树,它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高高地耸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
不能得日得不焚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于此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到、获得能够、可以,表情况允许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然而、但是总共、一共
文言文中,数词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不用量词。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顷之,持一象笏至——直接修饰名词,无物量词凡再变矣先妣尝一至轩凡四遭火——直接修饰动词,无表示动量的量词
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常有:“尔、乃、汝、若、而”等,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本文有:1.某所,而母立于兹 2.吾儿,久不见若影 3.他日汝当用之
2、东犬西吠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n—状语,“向西面”n—状语,“用手,亲手”4、垣墙周庭n—v,“砌上垣墙”指出词类活用情况1、内外多置小门5、乳二世n—状语,“在内外”n—v,“哺乳,喂养”
1、凡再变矣2、先妣尝一至3、妪每谓余曰4、殆有神护者5、吾妻来归6、吾妻归宁再,两次。解释字词妣,母亲。每,常常。殆,大概。归,旧指女子出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3、使不上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使之不上漏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句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
内容解析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狭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破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阴暗修缮前后的项脊轩:修缮前修缮后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不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杂植兰桂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幽雅多可喜鲜明对比修缮
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回忆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多可悲回忆母亲: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先妣尝一至思念、悼亡之情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自己闭门苦读多次遭火未焚悲喜交加
补记:怀念亡妻悲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生前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死后室坏不修。
写作特色: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伤痛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如果我们不细心阅读,是不容易理解出来的。这种表现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种表现方法就是托物寄情的手法。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慈爱祖母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亡妻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期望恩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人物殷切期望细节描写:环境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幽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祖母
语言委婉含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娃儿19岁那年,离开了大山,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母亲站在村口,看着娃儿的背影渐渐模糊,两行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昨天,自己还摇着蒲扇坐在娃儿身边,一边驱赶蚊虫,一边看着他写字。今天,娃儿怎么突然就要离开呢?现在,娃儿的来信成了母亲唯一的期盼。每个月一到来信的日子,她就会早早站到村口,有时候一等就是一整天。看着娃儿从部队寄来的照片,母亲总有流不完的泪。母亲学生作文:
部队有任务,娃儿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母亲大病了两场,都不晓得是怎么熬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又收到娃儿的来信,娃儿立了二等功,部队批准回家探亲了。面对这份惊喜,母亲竟不知如何是好,拖着大病初愈的身体跑到村长家,还没进门,就开始喊:“俺娃儿要回来了!”嘴巴张得好大,眼泪又不住地流下来。不久,全村人都知道娃儿立了二等功。
娃儿要回来了。今天,母亲穿得很整齐,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她煮了一大锅娃儿最爱喝的粥,盛在碗里冷着。突然,大婶火急地跑来,“进城拉东西的车在坡上翻了,死人了!”“啪”地一声,母亲手中的碗突然就跌在地上,摔得粉碎。母亲急忙去捡碎片,可是手忙脚乱地,捡在手里的又落下去,捡起来,又落下去。
“娃儿她妈!”大婶喊了一声。母亲扔下碎片,拔腿就向外冲。是的,娃儿就是要搭进城的车。到了出事点,娃儿好端端地站在那儿。母亲竟一下子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眼泪又簌簌地流下来,落在衣服上,手臂上。娃儿轻轻地走过来,一手搭在母亲肩上,一手为母亲抹去眼泪,“娘,您看!”儿子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母亲那永远也流不完的泪再一次落在手臂上,这一次越抹越多……
写作方法指导1、选材要恰当2、要注重细节描写3、语言力求准确贴切、简洁生动。
布置作业:1、模仿《项脊轩志》,以物为纽带,以人为对象,以情感为核心,写一篇记叙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