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活动品挚情——研读邓彤《项脊轩志》教学案例石永红《项脊轩志》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第二板块“此情可待成追忆”第一专题“如泣如诉”的第二篇课文,属于讲读篇目。这篇散文以其朴素悲凄之亲情感动人心,因而成为经久不变的必选篇目载入语文教材。《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是一篇至情至性的记叙性抒情散文,真情为文,不事雕琢,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生活和心理。文章着重记述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夫妻之间的深情,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笔清淡朴素,细节生动传神,是进行细节描写教学的范例。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有诗一般的意境。事多却不给人松散、拖沓的感觉。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很好地体现了“形散神不散”的写作特色。这篇文言文比较浅易,适合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该课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文章虽不艰深,但学生在阅读时由于阅读习惯以及生活积累等因素,可能会对文章有隔膜之感。【课例评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邓彤老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功能,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滋养灵魂,提升人格。邓老师上课教态和蔼,一直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他虽在讲课,却仿佛和朋友交流,课堂中时现学生的笑声,因而较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削减了学生因众多老师听课而造成的紧张感,营造了师生互动的活跃氛围。邓老师本堂课的特色:(一)首尾圆合,设计巧妙
本课例的上课地点在北京市六一中学,中国现代文学馆也在北京。邓老师由现代文学馆导入课文,自然而巧妙。这一导入又成为全课的线索,贯穿始终。结尾设计了一项活动,为现代文学馆中归有光的书房写一副对联,与本节课的开头巧妙回应,设计独特,别具匠心。(二)理清层次,辨明主旨《项脊轩志》主要记叙了一间读书小屋,几件家庭琐事,却写出了青年主人公在这里的襟怀抱负,一家三代人的骨肉情深。邓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析项脊轩的特点。项脊轩既小,又旧,且漏,还暗。后经修葺,开窗,植兰于庭,使轩焕然一新,然后写主人公于此读书写字,偃仰啸歌,其乐无穷。接着,追叙了关于亡母、祖母生前二三小事,表达了对死去的母亲、祖母的无限怀念之情,含蓄地显示了自己奋发读书的原因。叙述亡妻事,是上文写后五年补写的,仍取境于项脊轩,用笔委婉,含义深刻,悼亡之情、哀伤之感结于“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中。全文取材似乎很散:亡母、祖母、亡妻生前细事一条线索;我在项脊轩中的读书生活一线;项脊轩几经变化,归家从大家族到中衰分家一线。时间从我小时候,到十九岁束发在轩中读书,直至“现在”(指补写时),跨度很大。但细细观来却井然有序。文章通篇以项脊轩空间环境为经,以时间人事为纬,经纬交织,既书写了一家三代至深至诚的骨肉亲情,又书写了青年主人公归有光在轩中的读书生活及理想抱负。邓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理清层次线索,很快把握文章主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三)抓住细节,品味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虽小,但一个好的细节,却往往能传达出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也能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邓老师抓住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理解归有光的喜与悲。邓老师抓住“老妪说亡母事”这一细节,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是如何写归有光的母亲的。归有光写母亲不是直接回忆,而是通过“老妪”来转述的。邓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通过老妪来回忆母亲呢?师生讨论明确:归有光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那么他对母亲的印象只有通过别人转述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印象居然要靠别人来转述,这件事本身就让人痛心。当这间房子还不是书房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和这间房子息息相关了,现在,当他天天在书房读书的时候,他会时时想起以前那么关心她的母亲。老妪,即归母婢女,归母“抚之甚厚”,归母死后,老妪待归家子女自然如同己出。她常常忆起她的主人,因此,常常对归有光说起母亲,她甚至清楚地记
得主人常站的地方,指着这块地方说:这就是你母亲常站的地方。归氏母亲站在那里是听到长女(吾姊)“呱呱而泣”,于是用手敲打着门板,问:女儿她冷了吗?饿了吗?虽是老妪转述之语,母亲声音宛然,音容宛在。老妪说完,老婢女、小主人不免相对而泣。老婢女转述的是有关母亲生平极为平凡、极为普通的家常事、家常语,却极其感人。人类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些最细小最平常的语言、行为。《红楼梦》中贾元春被至高无上的皇帝选为皇妃,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但他独独享受不到人间最平常最普通也是最真诚的天伦之乐。因而,她省亲时拉着祖母的手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这是真切感人的眼泪,也是人类最普通最真挚的骨肉至爱亲情的自然流露。细节虽细,但它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厚爱,婢女对主人的深切怀念,作者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蕴于其中。邓老师又抓住“庭有枇杷树”这一细节,引导学生体味归有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中,学生品出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进而深切理解了作者睹物思人、情思绵绵的感情。妻死之年,手植枇杷,今已亭亭如盖——这个细节融入了作者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人亡而物在,睹物思人,情何以堪?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而今思念何茫然。邓老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归有光对妻子的深情厚意,把真切缱绻的感情融入景物,以景结情,以景达情,言近而意远。邓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品格的培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文本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通过多重对话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尤其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品味语言、研读细节、品味情感更是触及了文本的核心价值,这也是本课最大的亮点。无可否认,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学生较高的素养起点是这堂课上得精彩的关键,它的前提是熟悉文本,紧扣文本。这样的课,是有浓郁语文味的课,学生得到的是阅读的愉悦,是思维的快乐,是表达的酣畅,是学习的享受!(四)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在本课例中,邓老师安排了四项学生活动。活动之一是如何修葺老屋,使之成为适于读书的书房,要求学生阅读后概括以下几点内容:百年老屋的特点,对老屋的修葺,在老屋中读书之乐。活动之二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与项脊轩有关的几件事。活动之三是细节品析,师生共同列举文中若干细节,品味赏析。活动之四是为项脊轩写对联,此活动符合设定的“陈列馆”的情境,可以概括文章内容,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一举数得。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诊断反思】
研读文本,赏析品味是教读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稍显不够,学习文言文不朗读是不行的,朗读也是发现问题、创设情境的一种手段,应该结合分析贯穿始终。本堂课在“读”的方面还可以再加强。读的形式可以更丰富多样一些。在导入之后,老师请一位学生把这篇文章读一下。那位学生读了第一自然段,大概因为读得不流畅,老师没叫他往下读。中间请一位学生读“归有光读书”的一段文字,学生读得结结巴巴。文章不能读通顺、读流畅,说明预习工作做得不好,此时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可能深刻。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传统的优秀教学手段——诵读的运用,运用齐读、自由读及相关语段阅读,在读中体悟归有光对老屋及亲人的浓浓思念。因此,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读,只有把文章读熟练了,读流畅了,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归有光的喜和悲,欣赏《项脊轩志》的精妙之处。就本文朴实的文风、多变的句式等特色,尚没有设计出得体的教学环节,将其迁移到课堂上,迁移到学习实际中去。如文中或四字句连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句式整齐,语言有简约之美,美景如现眼前;或长短句交替,“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呈参差之美。该课例以分析课文为主,缺少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感悟性文字或鉴赏性文字的写作。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最有感触、最能打动内心的一句或一节或一部分,写一段感悟性文字或鉴赏性文字。在这个框架内,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按学生个人的理解,打破课文顺序,独立解读文本,并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做适当引导与组织,注重内容的理解与手法的分析,最大限度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认识。要重视方法的归纳和指导。本课例中,师生咀嚼字词,概括项脊轩的特点,抓住细节体会人物的情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了,能够理解归有光的悲喜之情。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学生自己怎样读懂散文?怎样鉴赏散文?这里面有什么方法和规律?语文课不能仅停留在体味语言或情感方面,一定要给学生总结出对于他们的学习切实有帮助的方法或规律,否则,必然导致低效。本课例中,邓老师并没有总结出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如果在学习《项脊轩志》的基础上,总结出简单易行、易于操作的方法,授学生以“渔”,使学生有了解读散文的利器,那么,学生的收获就更大了,课堂效率就更高了。
本课例结尾应有一个总结。本节课在完成对联活动之后,就下课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未能得以强化。如果加上一个总结,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再强调一下,则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的重要内容,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