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习目标]1.掌握5个多义词;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的文言词法现象。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來抒写感情的技巧。[学习重点]“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两种词类活用现彖。[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善于从口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來抒写感情的技巧。[天天预习]1.文学常识本文选白《震川文集》。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于《史记》,取法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2.给下列加点的注音泥尘渗漉(shQn••lu)修葺(qi)■垣墙周庭(yuan)■栏楣(shun)■偃仰啸歌(ydn)•异爨(cudn)•老妪(汕)•先妣(bi)■呱呱而泣(go)■[文本研读]以手阖门(ho)■余扃牖而居(jiong••ydu)1.本文写了一个书斋一一项脊轩,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眷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庚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3.本文饱含两种情感一一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试结合课文全文加以赏析。(1)第一段,写项济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靜。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春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而,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国环境的自然融合上。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靳修的国墙上,从靳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嫡,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2)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先回忆"诸父异漿”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烧,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
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3)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霭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4)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村“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1.一篇小文,反映了三世变迁一一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本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需,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漿”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傭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2.《项脊轩志》中写了哪四个女人,作者写她们,意在突出什么情感?文中共写了四位女子的形象:(1)哺育过项家两代人的老妪(2)慈爱的母亲(3)对“我”寄以厚望的祖母(4)与“我”恩爱情深的妾子(写老妪,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可以说,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三个人。)(1)写母亲——究出“慈爱关怀”作者8岁丧母,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尤其是后而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眼泪也禁不住潸然而下。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2)写祖母——究出"殷切期望”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哺哺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悅之情。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股股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3)写爱妻:——究出“恩爱情深”正而写情:'‘吋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吋”,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
味:吾妾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而前提超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妾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作者笔锋一转,又起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丈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悄,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课时测评]1.找出下句屮的通假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你的)1.重点实词过:(1)日过午已昏(2)大母过余(3)人往,从轩过超过:探望,拜访:经过已:(1)日过午已昏(2)已为墙(3)今已亭亭如盖矣(4)学不可以已已经;已而,然后;已经;停止;稍:逐渐;稍微,略微;公家给予的粮食去:离开;过去的;距离;除掉,去掉类:种类;事例;类似,相似抚:抚摩;谈,拍;安抚,抚慰;抚育;对待2.重点虚词乃:用作副词。⑴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随前一个出现,可译为“才”“于是”“就”;⑵表示事情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却”;⑶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或申明。可译为“是”“正是”“就是”“实在是”等,但不是判断动词。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6•词类活用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内外多置小门(名词作状语)客逾庖而宴(名词活用作动词)7.特殊句式①判断句②省略句③状语后置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乳二世(名词活用作动词)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活用作动词)项脊轩,I日南阁子也垣墙周庭使不上漏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室西连于中闺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tl。解析:“垣”本來是短墙,跟“墙”构成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周”是动词,与“围”是同义词。“庭”,院子。“垣墙周庭”是“主语一一动词一一宾语”结构。“以当南日”是无主句,介词“以”的连带成分“之”(代“北墙”)省略了。译文:前血开辟了四个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tl光。⑵某所,而母立于兹。
解析:“某所”是主语,“而母立于兹”是主谓词组作谓语。“兹”,作为动词谓语的补语的介词结构里“于”的连带成分,又复指主语“某所”。译文: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⑶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解析:“枇杷树”既是“有”的宾语,又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主语。“所手植”是“所”字结构,即“用手栽种的”,“手”是名词作状语。“吾妻死之年”是偏正词组作时间状语。“吾妻死”又是主谓词组作“年”的定语。译文:庭前有枇杷树,是我妻子死的那年亲手栽植的,现在已经直挺挺地像把伞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