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植物激素调节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材料:燕麦胚芽鞘)实验分析:(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①②对照:胚芽鞘的尖端必须存在,才会出现向光性。①③对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③④对照:胚芽鞘的尖端必须接受到单侧光刺激后,才会出现向光性。原因:各细胞底部细胞膜上有携带生长素的载体蛋白,顶端细胞膜上没有,所以生长素只能从细胞底部由载体蛋白带出再进入下面的细胞)达尔文的结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②合成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③感受光的部位:胚芽鞘尖端④向光弯曲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⑤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消耗能量)⑥单侧光照能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向光的一侧分布得少,背光的一侧分布得多,这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横向运输的结果⑦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都可合成生长素,特别是芽尖端的分生组织,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照。2.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时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物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实验说明:某种刺激是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不均匀分布造成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弯向光源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5.其他科学家: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作用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3.运输(1)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极性运输是遗传特性决定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是指生长素由于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运输。4.生理作用及应用(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除草剂(果树整枝棉花打顶———去掉顶端优势)(2)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3)低浓度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疏花疏果:棉花保蕾保铃(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移栽植物时保留少量幼嫩的芽(4)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无籽番茄(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无籽西瓜:由花粉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属于染色体变异)★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的实例:茎的背地性茎的向光性
高浓度指分别大于abc点;低浓度指分别小于abc点★敏感性:根>芽>茎;幼嫩组织>衰老组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地运输到侧芽,在侧芽中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三、其他植物激素(共七种)1、概念: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种类:生长素(I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1)赤霉素: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产生a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茎秆伸长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让水稻患恶苗病b促进种子萌发——解除种子和其他部分休眠,提早来播种c促进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素: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根尖)a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协同作用:生物生长发育: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拮抗作用:细胞分裂方面—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种子发芽——赤霉素和脱落酸b延缓衰老——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3)乙烯——植物各部位,成熟的果实更多a促进果实成熟(4)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a抑制细胞分裂b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抑制种子发芽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四、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①容易合成②原料广泛③效果稳定3.种类:2,4-D,α-萘乙酸(NAA)五、人工实验下的植物的向光性(1)暗盒开孔类1.花盆和暗箱一起转动——向口弯曲生长2.暗箱转动,花盆不转动——向光弯曲生长3.花盆转动,暗箱不转动——直立生长(2)云母片(3)琼脂块类(3)旋转器类
(4)锡纸遮盖类(5)幼苗横置类(6)失重类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保留,但失重而失去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方法:①浸泡法②沾蘸法(浓度高)①浸泡法(浓度低):茎部浸泡,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②沾蘸法(浓度高):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不能生出不定根(要用一年生枝条)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具有代表性)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几个实验组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生长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