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志向。a)子路坦率自负的志向:倾向于使国家强大,而且懂得礼仪,语气之中颇为自负:“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孔子的评价:子路的态度不够谦虚、不懂得谦让,认为这不是一个治国者应有的胸襟。b)冉有的志向在于实现国家的富有:“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但礼乐就要等待君子了,表现了一定的谦逊。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冉有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先是说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从他的言志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说话很有分寸。表现了他极其谦让的态度,这反映出他谦虚谨慎的性格。孔子的评价:冉有的过分谦虚表示了不满,态度颇费琢磨。c)公西华更谦虚,他的志向是:“非曰能之,愿学焉。如会盟,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强调礼。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公西华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弟子中的谦谦君子。孔子的评价:公西华的过分谦虚表示了不满,态度颇费琢磨。d)曾皙洒脱的志向:“暮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曾皙的志向高洁,情趣高雅,淡泊功名。他希望在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里,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曾皙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和平的场景,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孔子的评价:认同曾皙的主张,主要是因为曾皙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2.进而辨析《侍坐章》的中心思想,列明原因。《侍坐章》是记述了孔子和他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并由孔子亲自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的性格。此外,也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春秋战国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孔子等人对这样的现实不满,期望治世太平,所以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看法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3.讨论和比较族庖、良庖和庖丁的解牛之术和养生之道。a.族庖:每个月换刀,因为用刀砍骨;指那些不明白自然之道、事物之理而只拘於物的人,他們不知养护生之主,在处世应事时,乱碰乱撞,损耗精神。b.良庖:每年换刀,因为用刀割筋肉;虽然明白了自然之道、事物之理,却未能顺应自然,往往用私智小慧去应接世事,这乃受到「自我」所拘限。。c.庖丁:用刀十九年,而刀刃像新磨过一样,因以把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比喻人能悟道得道,做到顺应自然,不以人的小知去、应物处事,这种人能做到物我两忘,故能不因外物而受损,可以养生之主。4.讨论、分析和比较《侍坐章》和《养生主》中孔子、庄子思想的差异。孔子的思想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每个人都要克己復礼,抑制自己的言语行为,不做足合理的事,为坚持仁德可以牺牲生命。庄子的思想着重于保全生命、全天性、养护精神、得享天年。庄子是思想是不为善恶所影响,他主张不涉他主張不涉世,以保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