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项脊轩志》被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专题。这个专题的基本内涵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是这个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作者借一阁(项脊轩)而回忆三代亲人(祖母、母亲、妻子),讲述家族兴衰。所叙之事,是日常生活细琐之事;所用之语,为清新朴实无华之语;所抒之情,为天地人间挚爱之情。学生通过感受、理解、认识这美好、高尚的情感,能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知识与能力:自主梳理课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各类句式。培养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方法。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体验生活,懂得感恩。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多可喜亦多可悲”的缘由。2、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我采用“六环节教学法”,学案导学——小组交流——展示评价——引导探究——典题检测——反馈提升,六个环节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另外还有多媒体辅助。(二)说学法采用学案导学、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教辅资料,扫除障碍,把握课文字词句的理解。2.标注出课文中疑难字词句。3.完成导学案上预习案。4.利用早读课放《项脊轩志》配乐朗读。
听.mp4《你怎么穿这么少》第一课时目的:感受亲情,便于理解文意。
“志”即“记”,散文的一种,融叙事抒情为一体的文体。一、题解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1岁生于江苏昆山5岁开始读书8岁丧母23岁娶妻魏氏28岁丧妻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66岁病逝二、知人论世——归有光
文史小知识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名“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名“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有感情地朗读四、小组交流预习案五、展示与评价预习案A1、A2六、小组合作疏通文意七、你的疑惑A3
电视散文《情归项脊轩》第二课时
深层探究导学案B41.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2.作者着力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对“又杂植兰桂竹木庭……珊珊可爱”进行描绘。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狭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破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阴暗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杂植兰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幽雅万籁有声,庭阶寂寂小鸟啄食宁静老旧百年老屋怡然自得1.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2.作者着力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把下面几句话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我的描绘:我坐在项脊轩中,感受着被书拥挤的幸福感。时而大声诵读,时而舒腰长啸,时而只是静静地坐着冥想。庭院里兰花、桂花的幽香阵阵袭来,风吹着竹叶,发出簌簌的声音,有小鸟时常来觅食,人来了它们竟然也不飞走,多么和谐温馨。尤其是到了十五之夜,月华初上,月光如水,洒在墙上和桂树上,微风拂来,树影晃动起来,轻盈舒缓,桂影斑驳,煞是可爱。
文眼:余多可喜亦多可悲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文眼——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讨论交流导学案C51.作者为什么而喜又为什么而悲?2.学生品读语段,交流各自的体会,鉴赏其中的细节描写。(作者是如何写他与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的?)
余多可喜亦多可悲喜项脊轩小轩修葺一新与妻欢聚家道中落慈颜犹在遗嘱尚存妻亡己病怀才不遇悲
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细节描写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使我们仿佛亲眼看见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祖母,体会到她盼望家族兴旺又爱怜孙儿的矛盾心情。学生现场情景表演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当年亲手植下的小树苗已经如此高大了,可见时光已逝去不少,妻子也去世很久了。当年种树的情景历历在目,绵绵情谊,仍在心头,无奈伊人已逝。
细节是什么?细节描写为什么可以激活情感?拓展研习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朱自清《背影》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了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我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吴敬梓:《儒林外史》)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1.选材,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多关注生活小事。2.叙述,注重细节描写,争取做到使人身临其境。3.记事,最好真实,才能感人至深。我学到了……
典题检测A6-A9
反馈提升(二选一)1、以“母亲的手”为题写一段200字的短文,要求有细节描写。2、写出“我理想中的书斋”,字数不限。
拓展阅读——品读经典电视散文《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