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巩固拔高 自然地理卷04(山东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巩固拔高 自然地理卷04(山东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ID:940213

大小:1004.5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山东新高考专用)自然地理(四)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日、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下图)的3种基本元素。“日”就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气”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朔”指的是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日、月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月相。古代先民根据历法将太阳升落方向用太阳方位角来表达,如“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戊方”。日出方位角,即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东方向的夹角。读图完成1-3题。1.“三七出甲入辛地”指阴历三月、七月()A.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北约15°B.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北约30°C.日出方位角正东偏南约30°D.日落方位角正西偏南约15°2.图中白露的日期大约是()A.10月8日前后B.9月7日前后C.7月23日前后D.8月7日前后3.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A.乌鲁木齐市白昼渐短,黑夜渐长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C.北京室内正午采光面积逐渐变小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答案】1.A2.B3.C 【解析】1.歌诀“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戊方”指阴历三月、七月,在“甲”日出,在“辛”日落。由图可知,“甲”即日出的方向是正东偏北15°左右,A正确、C错误;“辛”即日落的方向是正西偏北15°左右,BD错误。故选A。2.秋分大约是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白露和秋分相差一个节气,相差约15天,白露比秋分早,据此可推知,白露大约是每年公历9月23日-15天=9月7日前后。故B项正确。3.由材料可知,“气”开始日期为冬至日,从“气”开始日期六个月内指12月22日一次年6月22日,此段时期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北移经赤道到北回归线。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A错误;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从12月22日一次年6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B错误;北京位于40°N附近,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而采光面积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逐渐变小,C正确;海口纬度约为20°N,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先变大,到20°N达到最大值90°,随后变小,D错误。故选C。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线理论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4-5题。4.高山林线()A.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区B.太行山区西侧高于东侧C.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D.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水分5.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A.南坡——冬季风迎风坡B.北坡——冬季风迎风坡C.阴坡——夏季风迎风坡D.阳坡——夏季风迎风坡【答案】4.C5.D 【解析】4.图中的林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附近,故A不符合题意;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带,读图可知,该区域高山林线理论海拔等值线呈东西走向,说明太行山东西两侧林线相差不大,故B错。图中自南向北,纬度升高,热量变差,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海拔高度下降,所以林线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C正确;读图可知,同纬度地区,西部普遍高于东部山地,但一般而言,降水丰富,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海拔高度更高,即林线更高,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于东部,但林线却更高,表明西部林线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不是水分,D错。故本题选C。5.由甲地南坡和北坡林线分布可以判断,南坡高于北坡(南坡的山地针叶林分布高度高),原因是南坡位于向阳坡和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D正确;南坡为冬季风的背风坡,A错;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南坡,而不是北坡,B错。南坡为阳坡,而不是阴坡,C错。故本题选D。唐朝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常年处于"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状态。古籍记载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满湘,东纳汨罗之水;水泛与洞庭为一,水涸则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由此得名青草湖。此外,青草湖每年也都会出现"青草难觅"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唐初期洞庭湖及青草湖流域图。据此完成6-8题。6.唐朝初期,导致洞庭湖区"江不入湖"的原因可能是()A.荆江径流量减小B.洞庭湖区陆地沉降C.荆江径流量增大D.洞庭湖区泥沙淤积7.青草湖每年出现"青草难觅"自然现象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C.秋冬季节D.冬春季节8.与洞庭湖相比,青草湖() A.湖水更浅B.水位更低C.盐度更高D.流域面积更大【答案】6.D7.B8.A【解析】6.唐朝初期,洞庭湖区常年"江不入湖",则洞庭湖水位常年略高于荆江水位,湖区泥沙淤积抬高湖底,湖泊水位升高,从而导致"江不入湖";若仅考虑湖区陆地沉降,则湖泊水位下降,利于荆江河水流入湖泊;"江不入湖"是该地区常年的水体运动特征,与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无关,因此D正确。7.青草湖仅在湖水干涸时,湖盆处才有草类生长,青草湖位于长江流域,受夏季风影响,夏秋季水位高,汛期湖水淹没湖盆,此时青草难觅,因此B正确。8.青草湖与洞庭湖进入枯水期时,青草湖"先干",说明水位下降时,青草湖湖盆更早出露地表,湖水更浅;青草湖湖水与洞庭湖相连通,且青草湖湖水汇入洞庭湖,流域面积小于洞庭湖且汛期水位略高于洞庭湖;两湖泊均为外流湖,湖泊水体交换通畅,湖水盐度基本一致,因此A正确。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泰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9-11题。9.根据“锢囚低涡”的形成原理推测,“锢囚低涡”生成之前()A.四川盆地气温骤降B.江汉平原连日伏旱C.云贵高原频发冻雨D.两广丘陵乌云密布10.“锢囚低涡”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主要由于()A.抬升高度较高B.中心气压较低C.影响范围较大D.停留时间较长11.“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A.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C.气压升高D.温差减小【答案】9.A10.D11.C 【解析】9.根据图中示意图,发生“锢囚低涡”之前,冷空气经过四川盆地,导致四川盆地气温骤降,A正确;发生“锢囚低涡”,代表冷空气势力强,应为北半球冬半年,伏旱发生在7、8月份,B错误;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D错误。故选A。10.“锢囚低涡”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锋面移动速度慢,降水持续时间长,D正确。结合定义“锢囚低涡”为两支冷气流相遇辐合,近地面温度并不高,气压也不低,不会导致高度抬升,A、B错误。结合材料该天气系统为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小,C错误。故选D。11.“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温度降低,气压升高,C正确,B错误;过境时风力大,过境后风力减小,A错误;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差增大,D错误。故选C。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某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其中B处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完成12-13题。12.图中A处坡面径流方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北向南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答案】12.C13.C【解析】12.依据图中河流所在位置可知,A点位于图中河流一侧的谷坡上,则A的坡面径流方向应与过A点的等高线垂直并且流向河流,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确定坡面径流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依据图中经过河流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和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是自南向北流,A错误,D处构造等高线凸向低处,可知该处地层为背斜构造,开采煤炭时易发生瓦斯爆炸,B错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不能确定图中河流是地上河,D错误,故选C。图1为某城市一年中昼长最长的一天正午太阳光线与南坡不同角度的坡面所成的夹角,其中θ=1°52',图2为该城市某小区楼间距3D模拟示意图,研究发现一年内楼甲落在楼乙的影高不超过h时达到预期最佳效益。该城居民常年不见北极星。据此完成14-15题。14.该市所在地的纬度约为()A.21°34'NB.21°34'SC.25°18'ND.25°18'S15.若要达到预期最佳效益,楼甲的高度应不超过()A.L+hB.L-hC.L+hD.L-h【答案】14.B15.C【解析】14.由该城市常年不见北极星可知,其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由图1可知此时太阳在其南侧,且坡面角为1°5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故该地纬度为23°26′S-1°52'=21°34'S,B对。故选B。15.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楼甲影子最长,此时其正午太阳高度角H=90°-(23°26′+21°34'),即45°,故楼甲高度与其影长相等,即L+h,C对。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生产基地。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居延海面积不断萎缩,并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两个湖泊。1985年时,黑河水已经无法注入东居延海,到1992年湖泊彻底干涸。下面左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东居延海1985年湖泊盐度分布图。 (1)分析居延海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的原因。(6分)(2)据图描述1985年东居延海湖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3)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居延海萎缩和消失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答案】(1)生活和农业用水量大,过度引水导致入湖径流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湖泊面积萎缩;湖泊地区地势东西低,中部高,导致湖泊分裂成东西两部分。(2)特点:盐度分布不均,中间低,四周高。原因:湖泊四周与湖泊中央相比,湖水较浅,水量少,且受陆地温度的影响更大,蒸发旺盛,盐度高。(3)湖泊对于局部气候的调节作用下降甚至消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湖水盐度不断升高,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土壤退化,加速土地荒漠化进程;湖床裸露,为沙尘暴提供沙源,沙尘暴频发;湿地减少,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解析】本题以黑河流域示意图和东居延海1985年湖泊盐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居延海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的原因,1985年东居延海湖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居延海萎缩和消失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1)居延海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的原因,首先是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其次是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才会出现湖泊水位下降,分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加剧了蒸发,导致湖面萎缩。人为原因:图中可看出黑河上游地区分布着大量灌区,大量引黑河水灌溉,使得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人口增加,生活用水不断增加,也使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面萎缩。(2)东居延海1985年湖泊盐度分布图,与等盐度曲线类似,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低四周高,分布不均。湖泊四周与中央相比,湖水浅,受周围陆地温度的影响更大,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较高,导致四周湖水的蒸发更旺盛,所以四周与中间相比,盐度更高。 (3)自然地理环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本题中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居延海萎缩和消失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是水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居延海萎缩会使湖水盐度上升,水质进一步恶化;居延海萎缩和消失,直接导致对周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甚至消失,使得周边气候更加干旱了,日较差,年较差加大了;气候更加干旱,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了,风力侵蚀加剧,土地荒漠化会加剧;植被覆盖率下降加上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会减少。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同时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自1855年以来,黄河河口流路改道、出汊都发生在利津以下,因此利津以下长约106千米的河道常被视为黄河的尾闾河道。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进入黄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高度受人工调控,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图左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及观测断面,图右示意黄河尾闾河道不同河段冲淤强度变化(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1)分析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3分)(2)简述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点。(6分)(3)推测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1)黄河含沙量大,入海口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易淤积;河道宽而浅,过水能力低;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流水位高,河水易泛滥,从而导致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2)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至下游,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2002--2014年,黄河闾尾河道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3)特点:汛期冲刷,非汛期(或枯水期)淤积。理由:汛期来临之前,受人工调水冲沙影响,尾闾河道以冲刷为主;汛期河流水量大,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强,以冲刷为主;非汛期河流水量较小,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弱,以淤积为主。【解析】本题以黄河尾闾河道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点,以及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1)根据材料可知,尾闾河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同时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到了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容易在河口地区发生淤积;由于泥沙淤积多,因此河道宽而浅,河道的过水能力低;黄河下游位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黄河下游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流水量增大,水位升高,河水上涨冲破堤坝,出现洪水泛滥现象,从而导致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2)结合图示可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特点需从上下游的角度来分析:“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结合右图可知,2002-2017年,冲刷强度均为负值,但是从上游至下游,数值越来越接近0,表明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年际变化特点表现为:2002--2014年,冲刷强度为负值,但越来越接近0,表明黄河闾尾河道各个流域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各个流域冲刷强度为正值,表明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3)“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进入黄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高度受人工调控”,据此可分析,汛期来临之前,为腾出库容,人工调水冲沙,水流的速度较快,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强,受其影响,尾闾河道以冲刷为主;进入汛期,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也较强,对河道的影响以冲刷为主;非汛期时,河流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弱,河道以淤积为主。因此可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为汛期冲刷,非汛期(或枯水期)淤积。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外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材料二 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 (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到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6分)(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4分)(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4分)【答案】(1)地质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波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少);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蔽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解析】(1)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经地壳抬升至地表,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被流水溶蚀塌陷而形成天坑。喀斯特地貌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对水文、土壤、地形地势等角度分析。(2)从地形分析工程量小,从地貌分析不易积水、对设备腐蚀较小,从人烟稀少等分析无线电环境好。(3)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可分析其形成过程。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河砂的粒径和磨圆度适中,受力合理,杂质少,是天生的“建筑伴侣”。河流是天然的流动建材厂,粒径不同的砂石及泥沙会富集沉积在特定河段及河床分层中,有规律可循,但再生周期较长。近年来,巨量超采盗采使得一些富集优质砂资源的河湖遭受重创,建筑用砂价格暴涨,各地区出台了禁采河砂的政策。现在,砂子家族的新成员―机制砂正在登上应用舞台并大规模使用。机制砂原料来源广泛,除了各种岩石,还可以利用建筑废料和矿山尾矿。(1)试对“河流是天然的流动建材厂”作出合理解释。(3分)(2)根据材料,推断大量采砂深坑出现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3)说明机制砂成为河砂良好替代品的原因。(3分)(4)河砂巨量超采盗采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合理建议。(3分)【答案】(1)河砂是在地形、水量、流速的共同影响下,在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类沉积规律(总趋势是粒径由粗变细,从上游至下游砾石减少,砂和黏土渐增);不同粒径的砂石和泥沙会富集在特定的河段及河床中,便于采砂。(2)采砂在河道中形成深坑,水流到此处会形成涡旋,加大对周边河床的侵蚀;造成径流溯源侵蚀并冲刷下游,使整个河段河床塌陷下降;砂层消失,河床基岩裸露,河流堤岸受到侵蚀而变薄,危及堤岸的安全;下游泥沙量减少;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3)原料来源广泛;磨圆度和粒径可调;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4)建立健全相关采砂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力度;科学合理规划采砂量;发展机制砂技术,部分替代河砂;海砂淡化筛选,部分替代河砂。【解析】本题以河砂开采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河砂资源的利用问题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粒径不同的砂石及泥沙会富集沉积在特定河段及河床分层中,有规律可循,但再生周期较长”再结合图示,河砂是在地形、水量、流速的共同影响下,在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河砂是河流从上游侵蚀搬运来的砂石,在地势逐渐变缓,水流逐渐变慢过程中,砂石逐渐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类沉积规律。一般来说,颗粒最大的“砾石”会最先沉积下来,这些砾石不断的流水冲积相互摩擦,逐渐失去棱角,形成鹅卵石。继续往中下游地区前进,河流的流速和流量继续下降,那么颗粒居中的“砂石”就会沉积下来,到了河流的最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十分缓慢,河流中的携带物只能是颗粒十分细小的淤泥类物质,最终这些细小的颗粒也会沉积下来。(总趋势是粒径由粗变细,从上游至下游砾石减少,砂和黏土渐增);不同粒径的砂石和泥沙会富集在特定的河段及河床中,便于采砂。(2)采砂在河道中形成深坑,深坑破坏了水流和砂石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河床局部变形。砂坑边缘上的水体在流过砂坑时会形成“水跌”现象,水流运动速度加快,冲刷能力变强,河床面就会受到侵蚀,水流到此处会形成涡旋,加大对周边河床的侵蚀;造成径流溯源侵蚀并冲刷下游,使整个河段河床塌陷下降;砂层消失,河床基岩裸露;同时当采砂深度过深时,水流对护岸与堤防工程的冲刷强度变化,影响堤防工程的稳定,河流堤岸受到侵蚀而变薄,危及堤岸的安全;由于溯源侵蚀,使河床坡度变大,水流速度加大,也不利于泥沙沉积,下游泥沙量减少;在进行采砂作业时将不可避免的搅浑采砂水域及下游水域,使水体中悬浮物猛增、水体浑浊,河流的感官效果与水质比较差。当悬浮物浓度较高时,相对的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就会降低,使河流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降低了有机物的含量,将使河流水源的含氧能力逐渐降低,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河流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3)根据材料机“制砂原料来源广泛,除了各种岩石,还可以利用建筑废料和矿山尾矿”可知,原料来源广泛;机制,可以人工调节磨圆度和粒径的大小;加工工艺简单,利用建筑废料和矿山尾矿,成本较低。(4)根据材料,河砂巨量超采盗采问题,造成河堤失去保护,到了雨季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引起洪水灾害。长期的开采河沙,在河床底下到处都是坑,水流就容易变成漩涡,这样就会影响航道上的安全。河床被破坏了,水里面的动植物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河砂的粒径和磨圆度适中,受力合理,杂质少,是天生的“建筑伴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修路、建房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建材,市场需求量大,捣卖暴利催生了盗采现象,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关采砂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力度;合理采砂还能降低水位,可以起到防洪的效果,因此科学合理规划采砂量;发展机制砂技术,部分替代河砂;海砂淡化筛选,部分替代河砂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