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与《项脊轩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于贞贞摘要:归有光是中国散文史上重要的一位大家,其散文《项脊轩志》深得大家的喜爱。本文主要从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两方面来分析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便更好的了解和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关键字:归有光、《项脊轩志》、怀念、平淡正文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自幼聪颖绝人,8、9岁时便无童子之好,20岁时便“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及濂洛关闽之说”,归有光.墓志铭[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80.先生吴纯甫读了他的文章,“以为当世士无及此者”,由此,名声大起。但是随后一连八届二十四年春闱之试,届届名落孙山,此后,有关归的传记及其文章,多以“八上春官不第”引为憾事。1565年,归有光第九次春闱以三甲赐进士出身,授湖州长兴县令,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不为当时的上级官员所接受,所以始终郁郁不得志,于明升暗贬中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归有光一生都郁郁不得志,然而他的一生却饱读诗书,著书立说,也须正是仕途上的无所发挥,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非凡地位,使他成为了明代散文史上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之一。归有光生前身后,人们都充分肯定了他的文学成就。生前,安亭江畔求学者络绎不绝;身后,文章泽被后世。包括姚鼐在内的“桐城派”都将其尊为鼻祖,在姚鼐编撰的《古文辞类篆》中,归有光的文章成了元明两代古文家的唯一代表。姜丽华.绚烂之极乃归平淡—略论归有光怀人散文的艺术魅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6,(01):65.归有光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是尤其为人们所传诵的是他的怀人散文。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家谱记》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称赞的便是《项脊轩志》。归有光写《项脊轩志》主要是通过一些及其平常的家庭琐事来表达自己对已经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从中抒写自己的志向。《项脊轩志》通篇都充满了强烈的深深怀念之情,怀念年少的轩中苦读,怀念当年和睦温馨的五世同堂,怀念母亲的慈爱,怀念祖母对其寄予
的深切希望,怀念举案齐眉,鼓励支持他的亡妻。文章的开头介绍了项脊轩的内外概貌,以及前后变化。“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漏,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归有光.项脊轩志[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29.”,表明项脊轩是一个又小、又旧、破烂不堪的小阁子,归有光将它修葺装点只是为了从中读书。接着写他在轩中读书的情景:“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29.这十六字将归有光认真好学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归有光在轩中读书并不是寡然无趣的,他将“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月夜,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融入了他的读书之中,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情趣,也表达了作者甘于清贫,愿意与书为伴,以书为乐。“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文章接着写了归有光的家世变迁。文章也由轻松愉悦转向了伤感的回忆。生活在一个日益衰落的大家庭里,家族的分崩离析定会是必然的趋势。而归有光是一个家族观念很强的人,他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载,其祖父的高祖曾留有遗训:“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尊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饿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归有光.归氏世谱后[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37-638.但是,五世同堂这种形象并没有因为这种遗训而延续下来,“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未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父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礼仪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平时呼招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辄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餕,以易荐新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归有光.家谱记[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6.随着归有光的成长,家族的分崩离析日益加剧,待到作者创作此时,作者已经目睹了十几年来的家族变化,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殆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有光.项脊轩志[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0.从篱笆到墙壁,途中几经变化,百年老屋被瓜分,鸡、狗东奔西跑,客人穿过厨房去吃饭,整个家庭呈现出了杂乱无序之感,家庭成员之间日益生疏。作者没有就家族的变化发表言论,只是用客观的笔墨将其描绘出来,但是字里行间却透出了悲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家族没落,家人生疏的无奈与伤心,同时又传达出了作者对以前和睦大家庭的怀念之情。如果说,家族的分崩离析还只是让归有光体会到了失望与无奈的话,那么至亲过早的离世则使作者体会到了人之为人的残酷。归有光于轩中读书之时,生母早已辞世。他对母亲的记忆只停留在了儿时,写此文时,他是通过曾经是他家“乳二世”的老妪口中来了解母亲生活中的点滴的。归有光在《先妣事略》中写道:“孺人殊颦蹙顾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归有光.先妣事略[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94.归有光的母亲勤劳温厚,虽然“为多子苦”,但是对儿女却百般怜爱。他与老妪共同怀念母亲时,“妪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必,余泣,妪亦泣。”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却包含着人间至情,显示出母亲的无限慈爱,那情景读罢犹如亲临其镜。七岁,正是躺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可是归有光却永远只能怀念了。这其中饱含这多少泪水,多么深重的思念,以及多少难以实现的温情梦境啊!作者对母亲如大海般的深深思念,并没有写下只言片语,但是仅仅从侧面的描写中也足以让我们读出这其中的哀伤与辛酸,体味这人间至情,并忍不住随之掉泪。悲伤一件接着一件,至情离世,宏愿难展,归有光深深的觉得对不起祖母寄予的厚望。对于祖母,归有光采取的是自己回忆的方式:“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日竟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笏
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持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0.祖母有感于归家几代人读书不能及第,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归有光身上,几天没见孙子,一旦见其在小屋默默读书就感叹“大类女郎”,祖母的话听似埋怨,但其中却充满了疼爱与赞许。“吾家读书久不效”是祖母对于家族的失望,但是看到如此刻苦努力的孙子,便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持象笏至”表达了祖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回想当时,又对照现实,自己科场失意,面对先人空留下的象笏,以致“长号不自禁”。归有光的一生是苦痛的,儿时丧母,未到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三大痛事,他每一件都经历了,其中浓烈的辛酸与悲痛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文章也只能窥探一角罢了,但只这一角,也已经让我们深有感触。归有光的原配妻子魏氏是他在23岁时所娶。魏氏为人天真贤淑,她“少长富贵家”,与归有光结婚后,生活并不宽裕,对此,她从无怨言,反而劝慰归说:“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不仅如此,她还陪归有光一起在轩中学习,“从余问古事”,“或凭几读书”,真实的刻画出了魏氏温和的性格以及夫妻二人真挚融洽的感情。但是婚后六年魏氏便染病西去,又想起自己当下的处境,归有光的内心苦痛不言而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睹物思人,但却物是人非。树已“亭亭”而人却已经长埋于地,天人永隔,这是多么痛的领悟!作者于这些微小的家庭琐事间,将人间至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无不得之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项脊轩志》所叙述的生活以及事件本身并无任何新奇特别之处,但是在表达上却堪称独步。不言而喻,《项脊轩志》便是一篇的艺术手法高妙的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特色便在于以极淡之笔,极细之事,抒极至之情。作者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融合在人物的声音言语之中,但是又不过分言说,只蜻蜓点水恰到好处,而抒发的感情却如汪洋一般深厚,容易引发同感,产生共鸣。文章开头就是通过层层渲染、步步加深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项脊轩的深厚情感的。先从项脊轩的历史入手,写项脊轩是如何经过作者之手,由一个又破又旧的小阁子变成作者读书学习的地方,这样作志,不仅仅是为了项脊轩写志,更是为了自己写志。这样还不够,作者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他的生活同样也是充满了情趣的,作者用巧妙地手法描绘小鸟于庭前啄食,桂影在月夜晃动,珊珊可爱,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归有光所描绘的这两幅画面,简洁生动,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日有月,有鸟有树,给读者营造出了一种物我交融,寄情于景的艺术境界。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更突出轩中人的乐观心态,甘于贫困,愿意与书为伴,以书为乐。整篇文章中,作者还采取了借事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回忆往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如,在“殆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墙,往往而是”后,紧接着写到“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一片家族没落后的杂乱、无序之感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让人不禁深感惋惜,而后又写到“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更将家族的分崩离析,家人生疏的景象呈现了出来,可想而知,作者内心是多么无奈与惋惜!在回忆母亲时,作者通过老妪之口来表现母亲的慈爱,通过最简单不过的“儿寒乎?欲食乎?”两句问候,便作者对早亡母亲的无限思恋以及母爱这一人间至情推向了顶峰。在回忆祖母与妻子时,作者采取的是直叙的方式。“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日竟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表现出了祖母对作者的疼爱与赞许。由于“吾家读书久不效”,所以祖母对作者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并将他的祖父于“太常公宣德年间”所用的笏拿来给作者,并说“他日汝当用之”,这其中寄予的深厚希望不言而喻,但是对比现在,自己多次考试均无成就,不禁悲从中来,以至“长号不自禁”。同时,又想起妻子魏氏不仅不嫌弃自己贫困,还愿意陪着自己在简陋无比的书房里读书学习,始终如一的鼓励自己,但是在妻子去世多年后自己依然无所成绩,想到这里作者更加痛苦难堪。作者就是借以上这几件看似微小的事件来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以及自身愿望难以实现的苦痛的。总而言之,无论作者用什么方式抒情,其间不漏一丝痕迹,却能抒发至深至诚之情,这便是作者写作的高妙之处。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往往能准确的捕捉到日常生活中典型的细小情节,细微动作,并且淡淡道来,却至情至深,让人宛如亲临。而且,文章语言精练,文笔清秀,全篇没有一处华丽的辞藻,难懂的典故等,读来清新优美,朗朗上口。作者赋予人物口语化的语言,如“儿寒乎?欲食乎?”“吾儿,···大类女郎也?”,表达上却比任何文言警句都更有力。文中还运用了“寂寂”“珊珊”“呱呱”“默默”“亭亭”等叠词,不仅让所描绘的人与事物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读起来让文章充满了音调,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归有光的一生是悲痛的,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在深刻体会过生活的残酷后所记录的心路历程,当然,正是这种苦痛成就了他的文章,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归有光的作品是为那故去的人儿写的,也是为自己写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已去的亲人与爱人,更为了倾吐内心的块垒。他“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不呼天抢地,让感情一泻千里,而是娓娓道来,让读者们不断的受其感染,使之“心有戚戚焉”,
正是这种欲语还休的韵致给读者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与体会空间······参考文献:[1]归有光.墓志铭[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归有光.项脊轩志[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归有光.归氏世谱后[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归有光.家谱记[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归有光.先妣事略[A].震川先生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姜丽华.绚烂之极乃归平淡—略论归有光怀人散文的艺术魅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6,(24).[7]赵明丽.朴实无华的人间至情-试析归有光的情感描写[J].天中学刊,2000,(15).[8]贝京.归有光细读[J].中国文学研究,2004,(73).[9]韩振西.归有光和他的[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