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1》解析
趣话名人书斋
无止境斋著名文学家、《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博学多才,为了达到学无止境的目的,读更多的书,识更多的理,便把书房命名为“无止境斋”。
惜字庵清代史学家黄宗羲一生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作文时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名取名为“惜字庵”。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一生涉猎极广,知识渊博,写起诗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他“积三十年,成二千首”。可他自谦不足,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汪洋大海中吸出的一瓶水,故把书房取名为“瓶水斋”。
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人境庐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
绿林书屋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评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所居住处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房,起名为“绿林书屋”,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二月庐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求学于外,暑假返故里,依然苦读不辍。每年暑假约两个月,他都在家里读书。他风趣地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二月庐”。
龙虫并雕斋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著作甚丰,有浩瀚的专著,有精美的小品,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所著,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故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龙虫并雕斋”。
窄而霉斋著名作家、文物专家沈从文的书斋。他青年时代住在北京湘西会馆,房屋狭窄、潮湿,经常散发出霉味,他便戏题居室为“窄而霉斋”。
师牛堂我国著名画家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解释说:“牛给予人类的多,取之人类的少。人人学此精神,多给少取,社会主义事业何患不日进千里。”李可染先生以“师牛”自勉,毕生耕耘画坛,成为画坛大师,作品名扬海内外。此外,还有许多名人的书房名也很有趣,如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缘缘堂”,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的“积微居”等。
待漏斋著名作家张恨水的书斋。每逢阴雨四合之际,全家人将盆盆罐罐各就各位等待漏雨,故称“待漏斋”。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德·海德格尔鲜活!文无定格,贵在
苦斋记刘基
刘基(1311—1375),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明国开国功臣。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后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字三益,号匡山居士,浙江龙泉人。元末组织地主武装,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赴,退隐匡山。朱元璋取处州后,与刘基、宋濂、叶琛同被聘请重用。授营田司佥事,巡行江东、两淮等地,按田定租,民以为便。继为湖广按察佥事,兴办屯田。后调往浙东,使其子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máo),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有:同“又”。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的连词。楹:厅堂前的柱子。又为计算房屋的单位,房屋一间称一楹。覆之以茆:茆,通“茅”,茅草;介词结构后置。匡山:山四面高中间低,其形似匡,故名匡山。出:发生,发源。焉:于是,这里。○写苦斋的格局与坐落。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二百里”,见离县城之僻远,其“苦”意亦含其中。
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岩崿:山崖。“岩”与“崿”同义复用。苍:青色即外岸而中臼,外面高,中间低。岸,高貌。臼,舂米的器具,用石或木凿成,中部凹下,此指其形如臼。○此写匡山之地势形貌,见苦斋环境险恶之“苦”。
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其:它的,代词。惟:只有。大率:大抵,大概。不能甘而善苦:意思是不能使受它吹拂的植物长出甜味而容易使它们长出苦味。善,容易。乐生:乐于生长。焉:于是,在这里。○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直接点出“苦”意。“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一语,既收束上文,又开拓下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屋子。屋子有十二间,用茅草覆盖它,在匡山的顶部。匡山在处州的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的水从这里流出。山的四面陡峭的山崖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黑色的石头,外边高而中间低。山下有白云,山上多北风。风从北面吹来,大概不能使物甘甜而易于使物味苦,所以植物遭受它,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东西也乐于在这里生长。
第一段:起笔交代苦斋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苦”的由来。
于是鲜支、黄蘖(bò)、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dì)、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zhēn)、芑(qǐ)之菜,槠(zhū)、栎(lì)、草斗之实,楛(通“苦”)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族布:同类植物一丛丛地到处分布。族,丛聚。罗生:罗列生长。“族”“罗”均为名词作状语。○总括一笔,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巢:做窝。用作动词。 花髓:指花蜜,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弥:遍。苦难: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 已:止,治,消散。○写茶也苦得异样,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
除烦渴之疾。其槚(jiǎ)荼(chá)亦苦于常荼。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烦渴之疾:燥热心烦的病。槚荼:苦茶。荼:古“茶”字。于:比,介词。泄水:指瀑布。啮石出:意思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啮,咬,引申为侵蚀,此处为冲刷之意。斑文:条状花纹。文,同“纹”。○写茶也苦得异样,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
于是栀子、黄柏、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葶苈、苦参、钩夭这类野草,地黄、游冬、苦葴、苦芑这类野菜,血槠、橡子、皂斗这类果实,苦竹的笋子,无不成丛分布罗列生长在这里。野蜂在它们中间筑巢,采花粉酿蜜,味道也是苦的,山中方言叫它黄杜,初吃极为苦涩难咽,久后就越发觉得它甘甜,能治积热,消除烦燥干渴的病症。那些槚树茶也比一般的茶苦。山中的流水都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那源头向上翻涌汩汩有声,湍急曲折,流进大山谷。水中有很多长着花纹的小鱼,形状像吹沙鱼,味道苦而且有一点辣味,吃了它可以醒酒。
第二段: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tuò)以蓺(yì)粟菽(shū), 茹(rú)啖(dàn)其草木之荑(tí)实。间(jiàn)则蹑屐登崖, 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líng)。樵歌出林,则拊(fǔ)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去人:指离开人居住的地方。去,距离。艰:以……为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昏晨:早晚。 室:筑室,用如动词。○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承首段补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童儿:年岁小的仆人。童,“僮”的本字,谓奴仆。启,开,扫除。陨:坠落,脱落。箨:笋壳的俗称。蓺:种植。粟:谷子,古代为粮食的通称。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茹啖:吃。二字同义。荑:茅草的嫩芽。○写其种植吃食之乐。间:间或,有时。修,高。降:向下走。临:到。清泠:清爽寒凉之意,此处指清凉的溪水。 樵歌:此指打柴人唱的山歌。出林:指樵歌的声音传出树林。○写其游山玩水之乐。结尾总写一笔,直以“乐”字点出。
此山离人们居处的地方稍微远了些,只有章溢先生乐于游玩,而跟从的人大多认为那样早出晚归很艰难,所以就选择那些低洼的地方,在这里筑室定居。章溢先生带着几个童仆,清除脱落的笋壳来种植谷子和豆类,吃那些草木的嫩芽和果实。闲时就踏着木屐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有时候向下走到清澈的溪水边。樵夫的歌声传出树林,就击打着石头跟着唱。世人不理解他的乐趣。
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
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 口不尝荼(tú)蓼(liǎo)之味, 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ng)褥(rù),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chún)饫(yù)肥之肠,夫:那些,代词。膏粱之子:富贵之家的人。燕坐:闲坐,安坐。燕,通“宴”,安闲。华堂:华丽的厅堂。历:经历。农亩:农田。重:多,多层,厚。舆隶:仆役。舆和隶,都是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呼。运穷:运尽。艾:止,尽。颠沛:跌倒,引申为处境狼狈,生活困顿。不侧:意外。醉醇饫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醉,酣饮。饫,饱食。醇,酒质浓厚。肥,肥美。“醇”和“肥”都用作名词。
不可以实疏粝(lì),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虽欲效野夫贱隶, 跼(jú)跳伏,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实:装满。形作动。疏粝:粗劣的饭食。疏,糙米。粝,粗米。籍柔覆温: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籍,通“藉”,以物铺垫。柔、温,都用如名词。御:用。蓬藿:此处指用蓬草、藿草编的衣物。跼(jú)跳,不得伸展。偷:苟且。庸:岂,难道,表示反问。
○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承上文之议论,说明“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之意。
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辨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
齐读第四段译文章溢先生说:“快乐与痛苦,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只知道快乐是快乐,却不知道痛苦能变成快乐,人们只知道以自己的快乐为快乐,却不知道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那么快乐与痛苦相离能多远呢!
齐读第四段译文现在的富贵子弟,安坐在华美的屋子里,嘴里不尝试苦菜的滋味,身体不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必定是双层垫被,吃饭必定是珍奇美味,出入必定是仆役跟随,这是世人所谓的快乐,一旦运气穷尽福泽停止,困顿产生于意外,却不知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肚肠已经不可以填塞粗劣的饭食,
齐读第四段译文铺柔软垫褥盖温暖被子的身躯,已经不可以使用蓬蒿藋草,即使想效仿农夫仆隶,局促不安逃匿隐藏,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偷生而不可得,岂不是以前的快乐,成为现在的痛苦了吗?
齐读第四段译文所以孟子曰:‘上天将要把大任落在某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良药使口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言不顺耳却有利于做事。’他的痛苦,是我的快乐;而他的快乐,是我的痛苦。我听说井因为水甜而干涸,李子因为味苦而幸存;夫差因为沉湎于酒而灭亡,勾践却因为尝胆而兴国,不也像是这样吗?”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 作《苦斋记》。刘子:刘基自称。子,先生。名:命名,取名,动词。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苦斋记刘基乐境:物:人:理可炼品性可利世人可悦身心趣情乐于乐,乐为苦;乐于苦,苦为乐。
文章主旨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匿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敞襟怀。
写作特点文章通篇紧扣一个“苦”字,环境是苦,物产是苦,人甘吃苦,故斋名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苦”字生发出来;苦斋生活之乐,则由苦而来,膏粱之子之乐,则由乐而生苦;所举例证典籍,亦心与苦相关;最后说明写作原由,也点出一个“苦”字。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
解释下列字词通假字: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楛竹之笋其槚荼亦苦于常荼燕坐于华堂之上籍柔覆温之躯同“又”通“茅”,茅草同“苦”同“茶”通“宴”,安闲通“藉”,垫
解释下列字词文言实词:故植物中之能已积热倚修木而啸茹啖其草木之荑实一旦运穷福艾不可以实疏粝名其室曰苦斋受到止,治,消散长,高吃止,尽装满为……取名
解释下列字词文言虚词:剑溪之水出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久则弥觉其甘人莫知其乐也人知乐之为乐于之,从这里之:助词,这里用于和中心词具有同一性的定语之后,可译为“这一类的”就,连词不用于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
解释下列字词文言虚词:而不知苦之为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虽欲效野夫贱隶井以甘竭却,连词那么,连词即使,连词因为,介词
解释下列字词词类活用:野蜂巢其间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人知乐其乐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名作动,做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艰意动,以……为乐名作动,筑室形作名,浓厚的酒形作名,肥美的肉
解释下列字词词类活用:野蜂巢其间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人知乐其乐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名作动,做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艰意动,以……为乐名作动,筑室形作名,浓厚的酒形作名,肥美的肉
学习的苦与乐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何等的苦啊,以此比学海之苦真是形象而深刻。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同学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静夜,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随着一年年的升级,一次次的升学,同学中患近视眼的人在逐渐增长,近视度也不断加大,这是何等的苦啊!自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一堂课消得人憔悴”的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俗话说:“没有苦中苦,那有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巩固复习: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特征?1.从边看: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定义)2.从角看: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3.从重要线段看: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ABC┓
思考: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反之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ABC探究新知:思考: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ABC中,∠B=∠C。ABC探究新知:求证:AB=AC证明:作AD⊥BC.垂足为点D∵AD⊥BC.∴∠ADB=∠ADC=90°在△BAD和△CAD中,∠ADB=∠ADC∠B=∠C,AD=AD,∴△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D还有别的方法可以选择吗?
发现新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ABC∵△ABC中,∠B=∠C几何语言表示:∴AB=AC。(等角对等边)
范例解析:解:△ABC是等腰三角形∴∠B=∠C=70°(等量代换)∴AB=AC(等角对等边)例.在△ABC中,已知∠A=40°,∠B=70°,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即△ABC是等腰三角形。∵△ABC中,∠A=40°,∠B=70°.
已知:如图,AD∥BC,BD平分∠ABC,试判断△A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范例解析:ABDC解:△ABD是等腰三角形.∵BD平分∠ABC∴∠1=∠2(角平分线定义)∵AD∥BC∴∠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AB=AD(等角对等边)即△ABD是等腰三角形.123规律:该图是有关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常用基本图形。“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三者中,若有其二则必有其三。
发现新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思考: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你能发现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范例解析:如图,△ABC中,BC=BA,∠A=60°,BD是AC边的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求证:DE=DB.ABCDE
综合运用:如图,在△ABC中,已知BO平分∠ABC,CO平分∠ACB,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请想想看,由以上条件,你能推导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提示:你能发现BD、EC、DE三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找到它,并加以证明。
课后实践:如图,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9时45分到达B处。从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向26°方向,从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52°方向,求B处到灯塔C的距离。NBAC52°26°(北)
畅谈收获:本节课你你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