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潮州市瓷都中学郭青改编
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项脊轩志归有光
作者简介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又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八岁丧母,但少有大志,写作本文正文后两年就中了秀才,三年后结婚,一时间生活一帆风顺,腾达在望。不料此后六年妻子去世,科举受挫,经过十五年才中举人,又过二十五年才中进士。写作本文补记时,他正处于命运的打击中,心情很悲怆。
1岁生于江苏昆山5岁开始读书8岁丧母23岁娶妻魏氏29岁丧妻35岁中举人60岁中进士63岁任顺德府通判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66岁去世
归有光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事,随笔点染却情深意切,感染力很强。《项脊轩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解题:3、志就是“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1、归有光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书斋题名“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2、书斋狭窄,短小,如项脊之间,故名。
项脊轩渗漉前辟垣墙啸歌冥然兀坐珊珊逾庖栖妪婢姊呱呱而泣扣门扉象笏阁子jǐxuānlùpìyuánxiàomíngwùshānyúpáoqīyùbìzǐgūkòufēihùgé
补充注释: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2、尘泥渗漉:渗,透过。漉,漏下。3、雨泽下注:下,往下。4、顾视:环看四周。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8、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9、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1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11、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12、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1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
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1、文章开头,作者具体地写了书斋项脊轩的哪些特点?
2、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3、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shun,"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5、"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6.请说说这种书斋生活有何情趣?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
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7、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明确: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令人长号不自禁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情感表达极有层次由内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
8、课文第4段(即最后两节)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之精。"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纸上。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恩爱
把课文: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改成:而今庭院寂寂,妻之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泣不已.好不好,为什么?睹物伤怀,物是人非,作者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把思念之情融进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中,把对亡妻的缅怀和眷念表达得蕴藉含蓄,深远绵长。
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修葺前:又小又漏又暗修葺后: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启下)1、家庭分崩离析2、悼念亡母3、怀念祖母补1、回忆亡妻2、借树忆妻
谈谈本文感人至深的原因在哪里?亲情是我们最熟悉最珍贵最朴实也是是易被我们忽视的,归有光先生就是用我们最熟悉的细节来表现最熟悉最真挚的亲情,让简短平常的句子有了如此强的感染力。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借鉴:1.选材上,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小事.2.在叙述时注重细节描写,争取做到使人身临其境.3.事情最好要真实,这样才能感人至深.
作业:1、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写一篇随笔。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注意侧重于细节描写。2、推荐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
寄语: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作文、做人,做到: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单纯少一份复杂多一份简单少一份造作多一份自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江城子苏轼
课堂检测解释下列多义词当他日汝当用之以当南日已日过午已昏始为篱,已为墙过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从轩前过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其制稍异于前于应当挡住已经后来偏过看望经过在和比
课堂检测为始为篱已为墙南北为一相为应答轩东故尝为厨余既为此志之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吾妻死之年抚之甚厚三五之夜扎砌成为作是写取消句子独立性凑足音节那她的
课堂检测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2、使不上漏3、前辟四窗4、垣墙周庭5、乳二世6、执此以朝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
课堂检测一、找出下列各组中词语注音错误的一个,并订正。1、轩葺兹妣2、笏扃牖妪3、迨爨漉冥4、籁兀偃阖xiānqìzībĭAxuānhùjiōngyŏuōuDyùdàicuànluòmíngClùlàiwūyănhéBwù
课堂检测二、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A、修葺:修造扃牖:关闭窗户阖门:关门大类:大的分类B、长号:大哭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宁:女子出嫁自禁:自己忍不住C、洞然:明亮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偃仰:安居、休息庭阶:院子里的阶石D、斑驳:错杂先妣:已去世的母亲先是:先前就这样兀做:端正的坐着C
课堂检测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垣墙周庭A、四周B、圈起来C、围绕D、全部2、亦遂增胜A、美景B、优美C、光彩D、超过3、往往而是A、常常B、到处C、往常D、往来4、长号不自禁A、忍住B、忍不住C、受不住D、受得住5、亭亭如盖A、盖住B、盖住的东西C、车上的蓬子D、笼罩AC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