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碳循环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CO2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只是碳循环的一部分,并没有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答案:C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它们不能构成食物链,因为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大力增强过程①可吸收较多的CO2,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温室效应;经③流向B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CO2形式散失,少量的碳元素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②,即植物根细胞的细胞呼吸。答案:B3.(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
是次级消费者,A错误;图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图2中的①和②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②/①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答案:C4.(2019·北京市顺义区第二次统练)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解析:图中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化石燃料;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答案:B
5.(2019·衡水一模)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A、B、C、D、E、F表示碳循环中的不同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回答相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F表示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的。(2)通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的种群密度,则D种群具有的相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D种群的各年龄期比例适中,可知该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3)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生态平衡的能力,该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越复杂,这种能力越强。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E),图中F表示分解者,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所以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D种群的各年龄期比例适中,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一段时间内出生率等于死亡率。(3)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称为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答案:(1)E 分解者 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等于(3)抵抗力稳定性 营养结构(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