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化学能与热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g碳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2.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如图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B.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lO+O2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AH2的燃烧热为akJ·mol-1H2+Cl2=2HClΔH=-akJ·mol-1B1molSO2、0.5molO2完全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2SO2(g)+O2(g)⇌2SO3(g)ΔH=-98.3kJ·mol-1CH+(aq)+OH-(aq)=H2O(l)ΔH=-57.3kJ·mol-1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kJ·mol-1答案第15页,共1页
D31g白磷比31g红磷能量多bkJP4(s)=4P(s)ΔH=-4bkJ·mol-1A.AB.BC.CD.D4.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断裂2molH-H和1mol放出(b-a)KJ的能量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g)+3H2(g)=2NH3(g)ΔH=-(b-a)kJ·mol-1B.N2(g)+3H2(g)=2NH3(g)ΔH=-(a-b)kJ·mol-1C.2NH3(l)=N2(g)+3H2(g)ΔH=2(a+b-c)kJ·mol-1D.2NH3(l)=N2(g)+3H2(g)ΔH=2(b+c-a)kJ·mol-16.CH4、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CH3COOH,该反应历程(化学吸附至脱附)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第15页,共1页
A.CH4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可表示为:CH4(g)H*+CH3*(*表示吸附态)B.②过程表示CH3COOH分子的脱附过程C.反应过程中有C-H键、C-C键、O-H键生成D.该合成反应是放热反应7.在适量的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放出热量。能正确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B.C.D.8.如图为用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测定中和热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B.小烧杯与大烧杯口相平C.将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稀硫酸和稀氨水替换上述药品实验,所测中和热结果相同9.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度达到1200℃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CH4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第15页,共1页
A.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需要吸收1760kJ能量B.步骤②、③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D.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热值为10.1kJ/gB.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C.C2H5OH的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D.N2+2O2=2NO2ΔH=67.8kJ/mol11.已知煤转化成水煤气及其燃烧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H3可知,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H1-△H2+△H3=0C.△H1<△H2D.若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则△H2变大12.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答案第15页,共1页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bD.2a=c二、解答题(本大题有共有5小题)1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1)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N-HH-HN≡N断开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kJa436946表中a为___________。(2)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I.CH4(g)+H2O(g)→CO(g)+3H2(g)II.2CH4(g)+O2(g)→2CO(g)+4H2(g)III.CO(g)+H2O(g)→H2(g)+CO2(g)假设反应产生的CO全部转化为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H2O通过冷凝干燥除去。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N2和H2。①为使原料气中N2和H2的体积比为1:3,推出起始气体中CH4和空气的比例___________(设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为1:4,所有气体均按理想气体处理)。②已知:IV.C(s)+2H2(g)→CH4(g)∆H4=-74.8kJ∙mol-1V.C(s)+O2(g)→CO(g)∆H5=-110.5kJ∙mol-1计算反应II的反应热___________。(3)合成氨原料中的H2可用CO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在25℃、101kPa下:I.2C(石墨,s)+O2(g)=2CO(g)△H1=-222kJ/molII.2H2(g)+O2(g)=2H2O(g)△H2=-242kJ/molIII.C(石墨,s)+O2(g)=CO2(g)△H3=-394kJ/mol①25℃、101kPa下CO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根据反应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由反应II可以推知:2H2(g)+O2(g)=2H2O(l)△H4,则△H4小于△H2b.反应III的反应热等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CO2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差答案第15页,共1页
c.下图可表示反应I的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14.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1)肼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已知H2O(l)=H2O(g)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15.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1)氮的固定有利于生物吸收氮.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工业上N2和H2合成NH3②N2和O2放电条件下生成NO③NH3催化氧化生成NO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治理NO通常是在氧化剂作用下,将NO氧化成溶解度高的NO2,然后用水或碱液吸收脱氮.下列物质可以用作氧化NO的是_______(填序号).A.NaCl溶液B.NaOH溶液C.Na2CO3溶液D.KMnO4溶液若以NaClO溶液氧化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和数目_______.(3)CO与NO在Rh催化剂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关键反应。用Rh做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下:①过程Ⅰ为____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②已知过程Ⅰ的焓变为akJ/mol,过程Ⅱ的焓变为b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第15页,共1页
16.试回答下列各题:(1)如图1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①已知:H2(g)+Cl2(g)===2HCl(g)ΔH=-185kJ·mol-1请填空:共价键H—HCl—ClH—Cl键能/(kJ·mol-1)436247________②图2中表示氧族元素中氧、硫、硒、碲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试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7.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样式将采用樱花形状。奥运会火炬常用的燃料为丙烷、丁烷等。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1= - 2220 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H2= -2878 kJ/ mol;异丁烷的燃烧热△H3= -2869.6 kJ/mol。(1)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B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3)已知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285. 8 kJ,现有6 mol由氢气和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649 kJ,则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____。答案第15页,共1页
参考答案1.A【解析】A.因2C+O2=2CO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和16gO2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故A错误;B.因是放热反应﹐所以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因2C+O2=2CO,都是放热反应,所以C+O2=CO2也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和32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因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所以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A。2.C【解析】A.过程Ⅰ中CFCl3转化为CFCl2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C—Cl键,A正确;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中反应物是O3和Cl,产物是ClO和O2,方程式为O3+Cl=ClO+O2,B正确;C.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是放热的,C错误;D.上述过程中CFCl3参加反应,但最终又生成了CFCl3,说明CFCl3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D正确;故选C。3.D【解析】A.HCl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A错误;B.2SO2(g)+O2(g)2SO3(g)ΔH=-98.3kJ·mol-1表示1molSO2(g)与0.5mol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SO3(g)时,放出放出热量98.3kJ,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1molSO2与0.5molO2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8.3kJ,B错误;C.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C错误;D.31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比31g红磷能量多bkJ,则1mol白磷(P4)生成4mol红磷(P),放出4b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P4(s)=4P(s) ΔH=-4bkJ·mol-1.,D正确;答案选D。4.A【解析】A.由图知: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热答案第15页,共1页
,A正确;B.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C.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断裂2molH-H和1mol吸收bKJ的能量,C错误;D.燃烧热是101kP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常见元素的稳定产物:C→CO2(g)、H→H2O(l),图中水呈气态而不是液态,则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的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A。5.D【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0.5N2(g)+1.5H2(g)=NH3(g)ΔH=-(b-a)kJ·mol-1,0.5N2(g)+1.5H2(g)=NH3(l)ΔH=-(b+c-a)kJ·mol-1。【解析】A.由0.5N2(g)+1.5H2(g)=NH3(g)ΔH=-(b-a)kJ·mol-1可得出,N2(g)+3H2(g)=2NH3(g)ΔH=-2(b-a)kJ·mol-1,A不正确;B.由A选项中的分析可知,N2(g)+3H2(g)=2NH3(g)ΔH=-2(b-a)kJ·mol-1,B不正确;C.由0.5N2(g)+1.5H2(g)=NH3(l)ΔH=-(b+c-a)kJ·mol-1可知,2NH3(l)=N2(g)+3H2(g)ΔH=2(b+c-a)kJ·mol-1,C不正确;D.由C选项的分析可知,2NH3(l)=N2(g)+3H2(g)ΔH=2(b+c-a)kJ·mol-1,D正确;故选D。6.C【解析】A.由图可知,CH4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生成H*和CH3*,表示为:CH4(g)H*+CH3*,A项正确;B.②过程H*和CH3CO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CH3COOH,则②过程表示CH3COOH分子的脱附过程,B项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中只有C-C键和O-H键的生成,C项错误;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合成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C。7.B【解析】在适量的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放出热量,则2g氢气即1mol在适量的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放出285.8kJ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必须将氢气物质的量定为答案第15页,共1页
1mol,且生成液态水,故B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8.D【解析】A.为使中和反应快速、完全进行,需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由图可知该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A正确;B.小烧杯与大烧杯口相平可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更加准确,故B正确;C.将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反应会快速反应完全,热量损耗少,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更准确,故C正确;D.弱碱电离要吸热,所以用稀氨水替NaOH,所测中和热结果不同,故D错误;答案选D。9.A【解析】A.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1mol甲烷分子中有4molC-H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即1mol甲烷中的化学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而不是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H2需要吸收1760kJ能量,故A错误;B.步骤②、③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均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是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故C正确;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故D正确;故选A。10.A【解析】A.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单位应为kJ/g,所以CO热值为10.1kJ/g,该说法正确,A正确;B.醋酸为弱酸,反应过程中会发生醋酸的电离,吸收热量,B错误;C.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乙醇燃烧应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11.B【解析】A.燃烧为放热反应,△H3<0,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由△H3可知,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故A正确;B.由盖斯定律可知,△H1=△H2+△H3,△H1-△H2-△H3=0,故B错误;答案第15页,共1页
C.△H2>0,而△H1<0,则△H1<△H2,故C正确;D.C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若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则△H2变大,故D正确;故选B。12.D【解析】A.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b和c均为负值,故B错误;C.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高于生成液态水,则a≠b,故C错误;D.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是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的两倍,则2a=c,故D正确;故选D。13.(1)391(2)3.5:5-71.4kJ∙mol-1(3)CO(g)+H2O(g)=CO2(g)+H2(g)△H=-162kJ/mola【分析】(1)(1)由键能与反应热关系得:△H=946kJ/mol+3×436kJ/mol-2×3×akJ/mol=-92kJ/mol,解得a=391kJ/mol,即断开1molN—H键需要吸收391kJ能量。答案为:391;(2)(2)①4份N2需12份H2;4份N2由空气引入时,同时引入1份O2;由反应II和III,1份O2需2份CH4,产生6份H2;另外的6份H2由反应I和III提供,再需要份CH4;因此,起始体系中CH4和O2的比例为3.5:1,故CH4和空气的比例为3.5:5;②依据盖斯定律,将(反应V-反应IV)×2,得反应II的反应热:ΔH2=[-110.5kJ·mol-1-(-74.8kJ·mol-1)×2]=-71.4kJ·mol-1。答案为:3.5:5;-71.4kJ·mol-1。(3)(3)①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Ⅲ×2-Ⅱ-Ⅰ)÷2得:CO(g)+H2O(g)=CO2(g)+H2(g)△H==-162kJ/mol,故此处填:CO(g)+H2O(g)=CO2(g)+H2(g)△H=-162kJ/mol;答案第15页,共1页
②a.由于H2O(g)能量高于H2O(l),故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更多,但由于放热反应△H为负值,故△H4小于△H2,a正确;b.反应热等于所有反应物总键能与所有生成物总键能差值,故反应Ⅲ的反应热等于石墨中化学键与O2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CO2中化学键形成释放出总能量的差,b错误;c.该图只能表示反应Ⅰ的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的关系,并不能表示具体的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因为反应过程还要考虑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且图像中没有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物质的量,c错误;故选a。答案为:CO(g)+H2O(g)=CO2(g)+H2(g)△H=-162kJ/mol;a。14.(1)(2)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25kJ·mol—1(3)408.8125(4)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分析】(1)肼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由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可知,反应的反应热ΔH=—=—641.625kJ·mol—1,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 ΔH=—641.625kJ·mol—1,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g)+4H2O(l) ΔH=—641.625kJ·mol—1;(3)将反应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25kJ·mol—1和H2O(l)=H2O(g)ΔH=+44kJ·mol—1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4可得则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l)ΔH=—817.625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817.625kJ·mol—1=408.8125kJ,故答案为:408.8125;(4)答案第15页,共1页
由题意可知,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故答案为: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15.①②D吸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解析】(1)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因此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②;反应③是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①②;。(2)只有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其余物质不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用作氧化NO的是D;若以NaClO溶液氧化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和数目;故答案为:D;。(3)①过程Ⅰ是断键,因此为吸热过程。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碳氧极性键和氮氮非极性键的生成;故答案为:吸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②已知过程Ⅰ的焓变为akJ/mol,过程Ⅱ的焓变为bkJ/mol,根据盖斯定律,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6.NO2(g)+CO(g)===NO(g)+CO2(g)ΔH=-234kJ·mol-1434H2Se(g)===Se(s)+H2(g)ΔH=-81kJ·mol-1【分析】(1)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焓变=E1-E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①根据△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②根据图象判断出abcd对应的各氢化物,根据焓变的大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析】(1)根据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焓变=E1-E2=134kJ/mol-368kJ/mol=-234kJ/mol,所以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NO(g)+CO2(g)ΔH=-234kJ·mol-1;(2)①△H=436kJ/mol+247kJ/mol-2E(H-Cl)=-185kJ/mol,解得:E(H-Cl)=434kJ/mol;答案第15页,共1页
②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而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a、b、c、d依次为:H2Te、H2Se、H2S、H2O;b为硒化氢的生成热数据,则硒化氢分解放热,△H=-81kJ/mol,所以H2Se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e(g)=Se(s)+H2(g)△H=-81kJ/mol。【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明确反应热的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难点是氢化物稳定性与反应热的关系判断,注意从元素周期律的角度去分析。17.C3H8(g)+5O2(g)=3CO2(g)+4H2O(l)△H=-2220kJ/ molBC5:1【分析】(1)按燃烧热的定义、丙烷的燃烧热△H1= - 2220 kJ/mol,写丙烷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按燃烧现象、燃烧热的定义以及物质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等知识判断正误;(3)按已知条件列式计算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解析】(1)燃烧热是101kP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常见元素的稳定产物:C→CO2(g)、H→H2O(l),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1= - 2220 kJ/mol,据此得丙烷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2220kJ/mol;(2)A.奥运火炬燃烧时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故A正确;B.异丁烷和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含化学键种类和数目相同,故B错误;C.正丁烷的燃烧热△H2= -2878 kJ/ mol;异丁烷的燃烧热△H3= -2869.6 kJ/mol,由此可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而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异丁烷更稳定,故C错误;故答案为BC;(3)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丙烷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得:;解得:x=5mol,y=1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5:1。答案第15页,共1页
答案第15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