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8 单元过关检测(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8 单元过关检测(三)

ID:942700

大小:457.3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三)(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广东汕头一模)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不需要酶,ATP的合成需要酶B.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C.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需要酶但不需要ATPD.农作物根细胞缺氧时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ATP解析:选D。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酶的催化,ATP的形成也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酶活性降低,恢复温度(一定范围内),活性升高,B错误;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需要酶,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供能,同时也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根细胞缺氧时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2.(2020·广东湛江高三调研)右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点时,限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上方移动C.本实验不宜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D.bc段的催化速率只受酶活性的影响解析:选C。反应已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温度不是限制b点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A错误;反应已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温度改变,酶活性下降,b点下移,B错误;麦芽糖分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都会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故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C正确;bc段催化速率不变,最可能是受酶的数量的限制,不是受酶的活性的限制,D错误。3.下图从左到右表示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了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B.能量1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能量2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的过程D.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解析:选C。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生成ADP和磷酸基团,A正确;形成ATP的能量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ATP,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D正确。4.右图为ATP—ADP的循环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放能反应,在细胞内与其他吸能反应密切联系B.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②过程提供能量C.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D.各种生物均能独立完成ATP—ADP循环解析:选C。①ADP+Pi→ATP,AT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①在细胞内与其他放能反应密切联系,故A错误;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故B错误;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故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故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完成ATP—ADP循环,故D错误。5.(2020·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B.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O2的消耗量加大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解析:选B。小鼠肝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A错误;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不至于过度失水或吸水,以保持活性,B正确;线粒体以丙酮酸为底物进行化学反应,C错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线粒体中的代谢反应,D错误。6.(2020·广东梅州期末)下列发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出现赤道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B.若植物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可以肯定该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速率,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乙烯仅在果实中形成,促进果实的成熟解析:选C。赤道板是一个位置,而不是结构,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A错误;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细胞可能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B错误;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等,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7.(2020·河南八市高三测评)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利用离体的叶绿体进行实验,逐渐探明了水的光解和[H]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e-为负电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过程①需要叶绿体色素和酶的共同作用B.过程②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并存在能量的转换C.NADPH进入叶绿体基质并参与合成C3的反应D.自养生物细胞的过程①②均发生在叶绿体中解析:选B。过程①是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叶绿体色素分子吸收光能,但不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过程②表示NADPH的形成,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并将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起来,B正确;NADPH进入叶绿体基质并参与C3的还原反应,C错误;自养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因此其过程①②一定不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故过程①②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D错误。8.(2020·江西模拟)研究发现,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DH脱氢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B.鱼藤酮也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C.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解析:选C。NADH脱氢酶催化[H]与O2反应,[H]与O2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鱼藤酮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这说明鱼藤酮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B错误;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十分敏感,故鱼藤酮可抑制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正确;由于鱼藤酮的选择作用使菜粉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但鱼藤酮不能诱导菜粉蝶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9.(2020·江西八所重点中学模拟)在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测得西瓜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分别是10∶0、8∶3、6∶4、7∶7。底物均是葡萄糖,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5C.丙条件下,西瓜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丁条件下,无氧呼吸程度最弱,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解析:选C。甲条件下,不消耗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说明甲条件只进行无氧呼吸,西瓜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ATP,A正确;乙、丙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这说明乙、丙条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存,其中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3/6)∶(5/2)=1∶5,B正确;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5、3、5/3、7/6,丁条件下消耗的葡萄糖最少,C错误;丁条件下,西瓜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D正确。10.下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萌发过程中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种子萌发初期以有氧呼吸为主B.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A点时萌发的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解析:选B。图乙中,种子萌发初期,产生的CO2量明显大于消耗的O2量,说明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B正确;萌发形成的幼苗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由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干重仍然减少,随着光合速率的增加,A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株干重增加,故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表明呼吸吸收的O2的量等于呼吸产生的CO2的量,说明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11.(2020·河北衡水中学一模)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的值增大D.增大O2/CO2的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解析:选C。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不需要[H]和ATP,C3还原时需要[H]和ATP,B错误;增大CO2浓度有利于R酶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因此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的值增大,C正确;增大O2/CO2的值后,CO2的固定过程减弱,C5的分解加快,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D错误。12.(2020·湖南益阳期末)下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其中[H]是还原型辅酶Ⅰ或Ⅱ,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H2O[H]C6H12O6[H]H2OA.图中①③④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也都伴随ATP的合成B.图中③过程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该过程的产物还有丙酮酸C.图中②过程消耗高能磷酸化合物,[H]还原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D.图中④过程消耗氧气,释放较多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解析:选D。图中①为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是细胞呼吸产[H]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产生[H],B错误。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H]还原的物质是三碳化合物,C错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较多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D正确。13.(2020·福建厦门期末)取若干长势相同的绿色植物,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置于密闭透光玻璃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CO2的变化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强度很弱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解析:选A。本实验中CO2的变化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A错误;光照强度为a时,O2的增加量很小,此时光合作用很弱,B正确;丙组装置内的光照强度较大,光合作用较为旺盛,故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C正确;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D正确。14.下图表示温度对某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已知曲线Ⅲ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曲线Ⅱ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B.当温度约为20℃时,植物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当温度为30℃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当温度为35℃时,温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解析:选B。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数值应最大,已知曲线Ⅲ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则曲线Ⅰ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图中曲线Ⅱ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温度约为20℃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正确;温度为30℃时,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35℃时,呼吸作用速率还在增加,故当温度为35℃时,温度是限制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某同学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斐林试剂后通常还应水浴加热B.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C.为简化实验操作,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D.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解析:选BC。斐林试剂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能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正确。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二者都是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错误。碘液无法判断乙、丙两组是否发生了催化反应,C错误。该同学用相同酶、不同反应物来验证酶的专一性,D正确。16.(2020·青岛高三模拟)下图为酶促反应相关曲线图,Km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发生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Km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减小C.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D.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解析:选AB。根据题干可知,Km越大,代表酶促反应速率达到1/2vmax时所需要的底物浓度越大,即酶促反应需要高浓度的底物才能正常进行,从而说明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越低,A错误;当反应环境中存在竞争性抑制剂时,需要增加底物的浓度才能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即Km会增大,B错误;由“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发生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可知,若反应环境中加入了非竞争性抑制剂,则会导致部分酶的活性部位空间结构改变、功能丧失,进而导致vmax降低,C、D正确。17.dATP是三磷酸脱氧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该结构式中的dA表示脱氧腺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TP与dATP在分子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不同B.在DNA复制过程中,dATP可直接参与DNA子链的合成C.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也可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D.细胞内合成dATP时有能量的储存,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解析:选AC。ATP与dATP在分子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不同,A正确;在DNA复制过程中,d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DNA合成的原料,B错误;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以释放能量,为某些吸能反应供能,C正确;细胞内合成dATP时会形成高能磷酸键,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18.(2020·济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科研人员为研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测定了该植物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B.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C.光期CO2吸收速率下降可能是CO2浓度降低所致D.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解析:选ACD。从图示曲线可知,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A正确;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光反应增强,C3的还原增强,C3消耗增加,而C3合成速率不变,故C3含量减少,B错误;光期CO2吸收速率有下降趋势,可能是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不断被吸收,导致环境中CO2浓度降低所致,C正确;没有光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故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是因为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D正确。19.下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解析:选D。B点和I点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A正确;图中DE段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S1+S3+S5为无光时呼吸作用的消耗量,S2+S4为有光时净光合作用量,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有机物积累量为负值,C正确;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D错误。20.下图是大棚番茄在24小时测得的CO2含量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时CO2释放量减少可能是由于温度降低使细胞呼吸减弱B.d时由于温度升高,蒸腾作用过强使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C.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D.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是ce段解析:选CD。图中虚线表示CO2的吸收速率,Oc段所对应的虚线位于横轴下面,表示CO2的释放速率,相当于细胞呼吸速率,Oa段对应的虚线上升,即细胞呼吸减弱,原因可能是环境温度降低,A项正确。d时由于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使植物气孔关闭,从而降低了CO2的吸收速率,B项正确。M点和N点位于实线上,实线表示大棚中CO2的含量,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大棚中的CO2含量减少,减少的CO2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细胞内合成了有机物,从而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C项错误。虚线上的c、e两点是虚线与横轴的交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说明在c点之前和e点之后植物也在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21.(10分)(2020·济宁质检)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步骤二: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步骤三:在A、B、C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使pH分别稳定在5.0、7.0、9.0;步骤四:将3支试管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实验开始1min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进一步探究该酶作用的最适宜pH,应在pH为_____________左右继续开展实验。解析:(1)在酶和底物混合之前,应对酶进行不同的pH处理,以保证酶的活性先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将步骤二、三调换顺序,这是第一处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此步骤四中应将3支试管置于最适温度(或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这是第二处错误。(2)①根据曲线图的纵坐标可知,因变量是产物浓度,而酶促反应速率还要考虑时间问题,即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由实验过程可知,等量的底物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其最终产物的浓度相同,不同的是酶的活性,因此,导致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底物的量有限。②分析题图可知,A组(pH=5.0)的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因此,该酶最适pH应在5.0左右,故应在pH为5.0左右继续开展实验。答案:(1)应将步骤二、三调换顺序;步骤四更正为将3支试管置于最适温度(或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2)①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的变化量) 底物的量有限(或底物浓度是一定的) ②5.022.(12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卡尔文循环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密切相关,这两种物质是在图中______(填“①”或“②”)阶段被利用,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形成后,如继续参与卡尔文循环,则会形成________。(3)研究发现,蔗糖进入韧皮部细胞的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这一结果表明,蔗糖进入韧皮部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顺”或“逆”)浓度梯度,该跨膜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若摘除一部分块茎,叶肉细胞液泡中的蔗糖含量会________;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下侧叶片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卡尔文循环(暗反应)中,NADPH和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即图中的②阶段。(2)由题图可知,磷酸丙糖形成后,如继续参与卡尔文循环,则会形成C5 (五碳化合物)。(3)根据题干信息,蔗糖进入韧皮部细胞的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说明该过程消耗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可能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和能量。(4)若摘除一部分块茎,由叶肉细胞运往块茎的蔗糖减少,会有更多的蔗糖贮藏在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因此液泡中蔗糖含量会升高;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蔗糖由于运到块茎的量减少而积累在下侧叶片中,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速率下降。答案:(1)② C3的还原(或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5 (3)逆 载体和能量(或载体和ATP)(4)增加 下降 光合产物(蔗糖)积累,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23.(12分)某城市考虑引进香樟作为绿化树种,为了解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对香樟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并为香樟苗始终提供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2点)。(2)研究人员测定了若干组长势相同的同龄香樟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结果表明,香樟苗生长最适宜的光照强度范围是21~30klx。过低或过高的光照强度都不利于香樟苗的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若干香樟种子,待幼苗出土后,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设3个人工控制的光周期处理组继续培养,2个月后测定各组香樟苗的株高和地径(靠近地表处的直径)。结果如下:光周期对香樟苗的株高和地径的影响(单位:mm)组别光周期株高地径A10h光期+14h暗期2913.84B15h光期+9h暗期3024.17C24h光期+0h暗期3163.95该城市春季平均日照长度接近10h、夏季平均日照长度接近15h,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在大棚中培育香樟苗适合在________(填“春季”或“夏季”),并应控制好大棚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且根据一天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让香棒苗更好地生长。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为保障香樟苗的正常生长,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并为其始终提供适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以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2)光照强度过低,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光照强度过高,会破坏相关色素的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的活性。(3)据表可知,与A组(10h光期+14h暗期)相比,B组(15h光期+9h暗期)处理更有利于香樟苗的生长,结合题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在大棚中培育香樟苗适合在夏季,并应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且根据一天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采取适时补光及遮阴, 让香樟苗更好地生长。答案:(1)水分和无机盐 (2)光照强度过低,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光照强度过高,可破坏相关色素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的活性 (3)夏季 适时补光及遮阴24.(10分)我国沿海暴发了大规模的浒苔绿潮,且呈现出常态化、连续性的暴发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给水产养殖、旅游及居民生活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研究人员对浒苔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总光合速率最大。(2)测定叶片叶绿素a含量时,需要先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提取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图推测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________(填“光照强度”或“温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由题图可知,在高光照、2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最大。(2)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根据题图可知,相同温度时高光照与低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的差别不显著,相同光照不同温度时叶绿素a含量的差别更显著。因此可推测温度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大。答案:(1)高光照、25℃ (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温度 同一温度下不同光照强度时,叶绿素a含量差别不显著,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时,叶绿素a含量差别更显著25.(10分)右图是用红光和蓝光处理后,某植物表皮气孔的开放情况。其中A曲线是在饱和红光照射下测得的气孔开度,B曲线是在饱和红光照射2h后,添加蓝光照射测得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2)气孔开度的大小将影响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若在1h后增加红光照射强度,则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3)能吸收红光和蓝光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在提取该色素时为防止其被破坏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吸收光能后先转变为________中的能量,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4)据图推测,可通过________来增加气孔开度进而提高光合速率。解析:(1)结合曲线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时间和光质,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时间和光质对某植物表皮气孔开度的影响。(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植物细胞间隙,气孔开度的大小将影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由题干信息“A曲线是在饱和红光照射下测得的气孔开度”,可知在1h后增加红光照射强度,光合速率不变。(3)能吸收红光和蓝光的色素为叶绿素,其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提取该色素时,为防止其被破坏需要添加碳酸钙,为使研磨更充分需要加入二氧化硅。在光反应中色素吸收光能后先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能量,再经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4)由题图可知,B曲线是在饱和红光照射2h后,添加蓝光照射测得的结果,说明增加其他颜色的光可提高光合速率。答案:(1)光照时间和光质 (2)二氧化碳的吸收 不变(3)类囊体薄膜上 碳酸钙 ATP和NADPH (4)增加其他颜色的光(答增加复合光也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