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必修3 稳态与环境(检测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必修3 稳态与环境(检测版)

ID:943867

大小:88.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1.概念:血浆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3)温度:左右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现,最终会引起死亡。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3.与稳态调节直接相关的系统有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的过程: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到,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到达,作出应答。2.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细胞电荷分布为,兴奋处为。传递方向的特点是。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信号变为信号,再转为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原因:3.各级中枢的功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调控。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小脑,主要功能是,脑干,主要功能是,其中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4.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如果S区受损,会得,症状是能,不能。如果一个人能讲但听不懂,可能是区受损。如果W区发生障碍,则不能;如果不能看懂文字,则可能是区受损。5.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进行。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像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一条狗的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证明了这个胰液的分泌过程不是调节,而是调节。他们把这种能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称之为,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2.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的来源有;血糖的去路有。血糖浓度较低时,细胞分泌(激素)增加,促进;血糖浓度高时,细胞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会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会胰岛素的分泌。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它对具有重要意义。(2))甲状腺分泌,它的化学本质是,主要功能为。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它就会分泌,这种激素运到,促使它分泌,这种激素再运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3.激素调节的特点:(1)。(2)通过传送,内分泌腺没有,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中。(3)作用于、。激素一经接受并起作用就被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激素的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又不提供,也不起作用,是通过影响细胞而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所以说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第3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2.联系:实例(1):体温的恒定与体内的与平衡有关。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尤其以和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的蒸发、皮肤内的散热,其次还有等。实例(2):水盐平衡中,由于、或等原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这时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一方面把信号传至,产生,使人,另一方面,下丘脑还能分泌并由垂体释放,作用于和,使它们重吸水增强,使尿量,这样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3.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是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第4节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等)、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等)组成。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和,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体液后,先经细胞的,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刺激T细胞产生。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的作用下,此细胞迅速分化,小部分分化为,大部分分化为,并由它产生,与抗原进行,从而抑制病原体的或,最后结合体进一步变成,进而被消灭。第二次相同抗原进入人体,细胞会迅速分化形成,产生大量。(2)细胞免疫当抗原,需要靠细胞免疫。大致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它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最终被吞噬、消灭。4.免疫异常(1)自身免疫病: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发的疾病,如: (2)过敏反应:指的机体,在接受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特点是:发作、反应、消退;一般不会破坏,也不会引起;有明显的和。(3)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艾滋病全称(AIDS),由(HIV)引起,HIV遗传物质为,通过攻击,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而被传染其它疾病。其传播途径有。5.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人体通过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和,当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消除病原。(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提高成活率。第3章植物的激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向光性是指在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2.发现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①达尔文实验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造成侧比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②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③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造成的。④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⑤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3)得出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照射后,胚芽鞘的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向光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运送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和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2.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的部位。3.运输:(1)方式为(2)方向:①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向单方向的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②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的通过筛管运输。③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运输到 ,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从运输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生长;也能生长,既能促进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2)特点:,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具体实例:Ⅰ.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由顶芽→侧芽,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4)应用:棉花打顶。Ⅱ.根的向地性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由远地侧→近地侧,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②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等。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1)法: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2)法:此法用时较短。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等植物激素。1.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2)主要作用:促进,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2.脱落酸:(1)合成部位、等。(2)主要作用:抑制促进(3)分布:将要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3.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2)主要作用。4.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体,(2)主要作用。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如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的合成,使其含量增高,反过来又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容易、广泛,稳定。3.具体应用:(1)用催熟,(2)用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3)用 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2.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指种群在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4)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5)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的个体数目比例。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6)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个体数目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几种类型。2.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天敌、等。3.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的两种类型是“J”型和“S”型。 (1)“J”型增长曲线:是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条件是在食物和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2)“S”型增长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又称K值。第3节群落的结构1.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3.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寄生、、捕食等。4.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和等方面。(1)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和,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第4节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就叫演替。2.演替的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l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l次生演替:指在原油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3.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属于,经历了裸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4.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砍伐森林、填湖 造地、捕杀动物;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由和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3.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包括阳光、热能、空气、和无机盐等;:自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营和。4.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生产者是。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此外,消费者对于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动植物的和动物的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和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就是。6.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属于第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营养级;——蛇属于第营养级;四级消费者——鹰属于第营养级。7.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的和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来自,这些能量中大约只有1%以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通过转化为,固定在。2.起点:3、途径:3.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热能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是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2.,传递效率为。3.将单位时间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作。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个营养级。4.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到,又从回到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二、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的。2.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的,而且是的流动,而不是。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和。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与之间循环往返。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等。2.生态系统中的等,通过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也可以是。3.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如,以及动物的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如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4.动物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雄鸟在求偶是会进行复杂的。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以维持 的稳定。6.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⑴⑵7.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能力。2.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5.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食物网越,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抵抗力稳定性就越。6.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一方面要控制对,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与的协调。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增加,植被破坏,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2.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加强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2.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概括为三个方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 的(也叫做);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意义的。4.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例如建立)和(例如建立)两大类。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对濒危物种的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的关系,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反对开发利用,即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6.观念已是针对全球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其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