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本
《考试说明》对探究能力层级的具体表述是:(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2)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3)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典例剖析】【例】(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问题: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4分)
【解题导图】审查题干,明确方向题目,你,寓意分析标题手法特点“水缸”和“文学”看似毫无关联探究文题对应关系①段: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⑤段: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⑥段: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⑧段: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多角度深入探究联系构思手法: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联系文章主旨:保持好奇心,刺激孩子的想象和智力,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我”诗意想象,是“我”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我”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我”想象、智力;水缸是“我”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我”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作活力。
【通题通法】1.比较型探究题的解读方法此类试题解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其中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答题时,我们可以抓住一个情节,从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则可顺利作答。总之,标题式探究试题,答题时可从以下角度切入: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简明、形象与生动等。
2.评价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评价式题目是检测考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解答时,一要发现解读入口,紧扣评价要求;二要围绕原文,综合分析;三要敢于发散,不求面面俱到,言之成理即可。其实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经验与社会阅历去探究评价文本,发现文本包含的人文价值、精神内涵及技巧手法,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考查内容是思想内涵、手法技巧,还是人物形象,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之后,结合文本材料、作者的写作背景、自己的阅读实践进行分析。注意要点要全面,语言要客观,内容要充实,分析部分可以分条作答。
3.感悟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感悟型探究题重在做出自己的判断,前提是由文本而发。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解答时要注意限制性条件,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联系文本进行分析阐述。感悟型探究题可谓言由己出,有时与观点式、启发式、评价式有重合之处,但单独设题,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而要进行深入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4.归纳概括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解答该类阅读题时,一定要知人论世,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角度探索文本的主题,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透析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即学即练】阅读第五节【即学即练】T2《安乐居》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联系全文,探究《安乐居》人物群像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意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乐居》中写了在安乐居里的形形色色的“酒客”,人物一个接一个的登场,没有人是安乐居里的中心人物,人人又都是安乐居里的重要人物,在他们身上透射出浓郁的文化意蕴。(1)首先体现为人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一致——讲礼。他们虽社会地位低微,却几乎都于平凡中具有一种古仁人君子的风度。如几个酒客听了老吕讲屠老头之子无理打伤饭馆服务员,儿子被抓、老头赔偿医药费的事后,老聂听了,说“该”;老王则说“这是什么买卖”,而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三个人的反应都简单,然而有正气,一个“该”字,表达了鲜明的是非感,“这是什么买卖”则包含了更大的义愤
和不平,而“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在罪有应得的表面隐寓着对屠老头这类人“秉性难移”的不齿。(2)其次,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爱——重义。这里的酒友之间,和和乐乐,他们终年生活于一种和乐安宁之中,酒友之间,相亲相爱,一点腌香椿也要分给大家尝尝鲜。(3)再次,体现为人物内在的自我约束——自重。每个人喝酒的时间、座位、姿势都保持不变,他们养成了习惯,天天如此。这种有序,靠的是酒客之间的自我规范;在安乐居喝酒的,也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而且喝得很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