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2届年高考化学“7 3 2”提分专练必刷卷04(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2022届年高考化学“7 3 2”提分专练必刷卷04(解析版)

ID:944289

大小:573.9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年高考“7+3+2”提分专练必刷卷04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不相同B.“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分离D.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答案】A【解析】A.食品包装中铁粉、氯化钠溶液、炭粉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脱氧原理实际上就是钢铁的吸氧腐蚀,故A错误;B.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精沸点低,可以用蒸馏与酒糟分离获得酒精,故C正确;D.侯氏制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碳酸钠的过程,碳酸钠俗称纯碱,故D正确;答案选A。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AB.56g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C.16gO2和14C2H4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AD.常温下,1L0.5mol/LCH3COONH4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为0.5NA【答案】D【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A,故不选A;B.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56克铁转移的电子数为8NA/3,因此转移电子数小于3NA,故不选B; C.1molO2和1mol14C2H4均含有16个中子,摩尔质量均为32g/mol,故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A,故不选C;D.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3COO-与NH4+的数目均小于0.5NA;答案:D9.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Cu和稀硝酸制取NOB.检验乙炔的还原性C.实验室制取溴苯D.实验室分离CO和CO2【答案】B【解析】A.铜和稀硝酸制取NO,用排水法收集NO,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电石中有硫、磷等杂质,和水反应时会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气体,混在乙炔中,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杂质气体会和高锰酸钾反应使溶液褪色,无法检验乙炔的还原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苯和液溴在铁(实际上是铁和溴生成的溴化铁)催化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由于反应放热,溴和苯易挥发,所以用CCl4除去挥发的苯和溴,溴化氢进入烧杯中,被烧杯中的溶液(或水)吸收,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用倒扣于水面的漏斗防止倒吸,制得的溴苯在圆底烧瓶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CO和CO2的混合气先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钠,CO从NaOH溶液中逸出,进入浓硫酸里,被浓硫酸干燥后用球胆收集;然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稀硫酸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再重新生成CO2,CO2经浓硫酸干燥后再用球胆收集,可以分离CO和CO2;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及评价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2H2O正确,NaOH过量,酸式盐与碱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和水;B1mol/L的NaA1O2溶液与2.5mol/L的HC1溶液等体积混合2A1O2+5H+=A13++Al(OH)3+H2O正确,A1O2−与H+按物质的量1:1反应转化为Al(OH)3,过量的H+再将一半Al(OH)3转化为Al3+C将少量的Fe3O4溶解在过量的稀HNO3中Fe3O4+8H+=Fe2++2Fe3++4H2O正确,Fe3O4化学式可改写为FeO·Fe2O3,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1∶2D将FeCl2溶液加入到NaClO洛液中Fe2++2C1O−+2H2O=Fe(OH)2↓+2HC1O错误,Fe2+与C1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2++C1O−+5H2O=2Fe(OH)3↓+Cl−+4H+【答案】B【解析】A.Mg(OH)2的溶解度比碳酸镁小,所以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A错误;B.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AlO2-与H+按物质的量1:1反应转化为Al(OH)3,过量的H+再将一半Al(OH)3转化为Al3+,离子方程式为2AlO2-+5H+=Al3++Al(OH)3↓+H2O,B正确;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3−=9Fe3++NO↑+14H2O,C错误;D.将FeCl2溶液加入到NaClO溶液中,Fe2+与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2Fe2++ClO-=2Fe3++Cl-+H2O,D错误;答案选B。11.化合物M(结构式如下图)是最常用的还原剂,由H·C·Brown和Schlesinger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发现,其中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Z与W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一元弱酸B.Z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ⅦA族C.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D.化合物M不能与Z2W2反应【答案】A【解析】由分析知:X是Na、Y是B、Z是H、W是O:A.Y是B,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3BO3,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A正确;B.Z是H,位于第一周期第ⅠA族,B错误;C.X和Z形成的化合物是NaH,NaH+H2O=H2↑+NaOH,故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错误;D.化合物M是NaBH4,NaBH4是最常用的还原剂,Z2W2是H2O2是常用的氧化剂,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D。12.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且其中一种结构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①含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②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③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④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①含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取代基只有1个甲基,没有同分异构体,且一氯代物有4种,不符合题意;②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两者的一氯取代物都是2种,不符合题意;③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同分异构体肯定不止2种,其中新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题意;④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同分异构体超过2种,其中(CH3)3CC(CH3)3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3.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B.在M点时,n(OH-)-n(H+)=(a-0.05)molC.随着NaOH的加入,c(H+)/c(NH4+)不断增大D.当n(NaOH)=0.1mol时,c(Na+)=c(NH4+)+c(NH3·H2O)【答案】C 【解析】A.M点是向1L0.1mol/L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反应得到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相同,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抑制水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原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正确;B.在M点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OH−)+n(Cl−)=n(H+)+n(Na+)+n(NH4+),n(OH−)−n(H+)=0.05+n(Na+)−n(Cl−)=(a−0.05)mol,B正确;C.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结合水解平衡常数分析,c(H+)×c(NH3·H2O)/c(NH4+)×c(NH3·H2O)=Kh/c(NH3·H2O),随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浓度增大,平衡常数不变,则c(H+)/c(NH4+)减小,C错误;D.向1L0.1mol/L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当n(NaOH)=0.1mol时,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一水合氨,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Na+)=c(NH4+)+c(NH3·H2O),D正确;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某科研小组从某废旧铍铜元件(含25%BeO、71%CuS、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I、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Ⅱ、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表:难溶物Cu(OH)2Fe(OH)3Mn(OH)2溶度积常数(Ksp)2.2×10-204.0×10-382.1×10-13(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Na2BeO2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中Na2BeO2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a.加入过量的氨水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过量的NaOH  d.加入适量的HCle.洗涤f.过滤(3)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浓HNO 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_(任写一条)。(4)滤液D中c(Cu2+)=2.2mol·L-1、c(Fe3+)=8.0×10-3mol·L-1、c(Mn2+)=0.01mol·L-1,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可将其转变成氢氧化物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答案】(1)Na2SiO3(2分)BeO22−+4H+=Be2++2H2O(2分) (2)afed(2分)(3)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2分)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2分)(4)Fe3+(2分)4(2分)【解析】(1)BeO具有氧化铝的性质,为两性氧化物,且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知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Na2BeO2外,还有Na2SiO3,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22−+4H+=Be2++2H2O,故答案为:Na2SiO3;BeO22−+4H+=Be2++2H2O;(2)溶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可先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Be(OH)2,过滤,洗涤后再加入盐酸,可生成BeCl2,则顺序为afed,故答案为:afed;(3)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与CuS反应,还可生成硫酸铜、硫酸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可生成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环境,故答案为: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4)常温下: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2.1×10−13,溶液D中含c(Cu2+)=2.2mol/L、c(Fe3+)=0.008mol/Lc(Mn2+)=0.01mol/L,如分别生成沉淀,需要分别为c(OH−)=mol/L、mol/L、mol/L,可知Fe3+的c(OH−)最小,最先生成沉淀,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则c(OH−)=mol/L=1×10−10mol/L,pH应大于4,故答案为:Fe3+;4。27.(15分)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综合利用技术。最常见的气化方法是用煤作原料生产水煤气,而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是煤在催化剂等条件下生产CH3OH。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①CO2(g)+3H2(g)⇌CH3OH(g)+H2O(g)△H1=−90.8kJ•mol−1②CO(g)+H2O(g)⇌CO2(g)+H2(g)△H2=−412kJ•mol−1③CO(g)+2H2(g)⇌CH3OH(g)△H3I.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甲醇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降低温度D.降低压强(2)提高甲醇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3)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③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v(CO):v(H2):v(CH3OH)=1:2:1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断裂2molH−H键,同时生成3molC−H键D.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0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Ⅱ.在一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和2molH2发生反应③,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4)压强P1______P2(填“>”、“<“或”=”)。(5)M、N两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M______vN(填“>”、“<“或“=”)(6)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Kp),则M点时,平衡常数Kp=______(P1=5MPa)。(7)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1molCO和2molH2,向乙中加入2molCO和4molH2,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2所示,则L、M两点容器内压强:P(M)______2P(L),平衡常数:K(M)______K(L)(填“>”、“>”或“=”)。【答案】(1)BC(2分)(2)合适的催化剂(1分)(3)BDE(2分)(4)>(2分)(5)>(2分)(6)(2分)(7)>(2分)P2;(2)M、N两点温度相等,M点的压强大于N点压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v(M)>v(N);(3)利用“三段式”进行分析,M点CH3OH物质的量为0.25mol,因此有平衡常数Kp==;(4)M点和L点,CO的转化率相同,因为体积相同,且乙中气体是甲中气体的2倍,则相同温度是P(M)=2P(L),M点温度高,因此P(M)>2P(L);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进行的限度越小,平衡常数越小,因此K(M)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