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硫及其化合物【练基础】1.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A.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SO3H2SO4B.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C.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排放,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O2+2CaSO4D.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S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只能生成SO2,A项错;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土壤,B项错;CuS中S的化合价为-2价,具有还原性,D项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B.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C.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D.单质硫或含硫物质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足量时生成SO3【答案】D【解析】硫易溶于CS2,且能与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和Na2SO3,A项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D项错误。3.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和温室气体
【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为植物中的R1SR2,促进了硫的循环,故A说法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存在含硫有机物,故B说法错误;硫循环中硫元素既存在被氧化的过程,也存在被还原的过程,如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还原为R1SR2,故C说法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aO可以吸收SO2,但分解的同时会产生温室气体CO2,故D说法错误。4.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SO及其他未知离子,某同学取适量试液分成4等份加入4支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①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②若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③若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④若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但不能确定是否有K+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C【解析】①无法排除CO、SO、Ag+等的干扰;②Ba2+BaSO3SO2;③已排除CO、SO、Ag+等的干扰;④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5.天然气因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B.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C.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D.《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说明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答案】A【解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
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Fe2(SO4)3可视为催化剂,该脱硫过程不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A错误;脱硫过程: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B正确;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若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补充一定量的亚铁离子,C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井火为天然气燃烧出现的火焰,故说明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D正确。6.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答案】C【解析】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7.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B.若A为铁,则在图中的反应,X只起氧化的作用C.若A为碳单质,则C不宜用来扑灭由钠引起的着火D.将B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确定X
为浓硫酸;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故A不符合题意;若A为铁,则在图中的反应中,X起氧化剂和酸性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若A为碳单质,则C为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由钠引起的着火,故C不符合题意;B为二氧化硫气体,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8.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SH2SO4途径②:SSO2SO3H2SO4A.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的污染相对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B.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电子C.途径①的反应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D.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SO2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途径①中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生成,而且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所以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A项正确;途径①和②都是由S来制备H2SO4,S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6,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B项正确;途径①的反应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C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D项正确。9.下列能够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的事实是( )A.取少量试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少量试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C.取少量试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少量试液,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SO的检验,先用稀盐酸酸化,直到没有现象为止,排除Ag+、CO等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直接加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Ag+的干扰,A错误;先加氯化钡不能排除Ag+的干扰,B错误;加入硝酸钡,不能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的干扰,C错误;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Ag+等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D正确。
10.化学反应中绚丽的颜色变化往往展现了化学的神奇,体现了化学之美。下列变化中的a、b、c、d可以是混合物。下列关于物质类别或者反应类型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变化①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变化②得到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盐C.物质c中一定不能含有铁红或磁性氧化铁D.物质d可能是某有机物的水溶液【答案】D【解析】变化①中若a是Cu(OH)2、CuO、Cu2(OH)2CO3,则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若a是Cu2O或Cu和O2或Cu和H2O2等时,则变化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错误;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由SO引起的,也可能是由H+引起的,若是SO引起的,则白色沉淀是硫酸盐,若是H+引起的,则白色沉淀可以是Al(OH)3,故B项错误;稀硫酸与Fe2O3反应得到的Fe2(SO4)3溶液呈黄色,若再加入还原剂铁单质就可以变成浅绿色,即c可以为铁红和铁的混合物或者磁性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C项错误;遇到稀硫酸变红色的可以是石蕊溶液,石蕊属于有机物,D项正确。【练提升】1.已知2FeSO4Fe2O3+SO2↑+SO3↑。下列有关操作、装置、原理及对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O4,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B.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2,现象是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用装置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3,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D.用装置丁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答案】A
【解析】A项,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正确;B项,装置乙不能检验分解产生的SO2,产物中有SO3会对SO2的检验造成干扰,并且SO2只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错误;C项,SO3易溶于水,当混合气体经过乙时,SO3会被吸收,所以要想检验SO3,应该把乙和丙的位置互换,错误;D项,装置丁中应该用饱和Na2SO3溶液,错误。2.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答案】A【解析】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A转化为溶液B后溶液酸性增强,C错误;FeO与H+反应生成Fe2+,故溶液C不能转化为溶液A,D错误。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出现黑色沉淀酸性:H2S>H2SO4C向碘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上层褪色,下层变紫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D向装有蔗糖的烧杯中加入浓H2SO4出现“黑面包”现象浓H2SO4具有吸水性【答案】C【解析】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紫红色褪去,体现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酸性:H2SI->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B可选择NaOH标准液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C.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此时不能选择NaOH标准液,A错误;通氮气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亚硫酸根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根,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C正确;若试剂A选择碱液,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盐或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可以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盐,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D正确。7.碳、硫的含量对钢铁性能影响很大,其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实验流程如图: (1)煅烧装置中采用纯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CO2和未反应的O2。
(2)为充分吸收气体a,下列吸收装置中合适的是______(填标号)。(3)气体a被H2O2溶液吸收转化为硫酸(溶液b),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溶液b,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可确定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①滴定时NaOH溶液置于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称取1g钢样进行实验,滴定消耗0.01mol·L-1NaOH溶液2.0mL,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除去SO2,通过所用试剂判断该法所利用的SO2的性质是________。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解析】(1)使用纯氧,目的是避免引入空气中的杂质,同时使燃烧更充分,确保碳和硫全部转化为气体,钢样煅烧后产生SO2、CO2以及未反应的O2,所以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SO2、CO2和O2。(2)为了防倒吸和安全起见,选择C或D装置最为合适。(3)①NaOH溶液为强碱溶液,应置于碱式滴定管中,酚酞遇碱变红,当终点时,硫酸被消耗完,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②由S~H2SO4~2NaOH可知,滴定消耗0.01mol·L-1NaOH溶液2.0mL,即0.01mol·L-1×2.0×10-3L=2.0×10-5mol时,钢样中硫的物质的量为1.0×10-5mol,即质量为1.0×10-5mol×32g·mol-1=3.2×10-4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100%=0.032%。(4)①MnO2和K2Cr2O7都是强氧化剂,由此可知该法是利用了SO2的还原性;②对比吸收瓶吸收二氧化碳前后的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从而知道钢样中碳的质量,进而求出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答案】(1)避免引入空气中的杂质,同时使燃烧更充分 SO2 (2)CD (3)①碱式滴定管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 ②0.032% (4)①还原性 ②吸收CO2气体前后吸收瓶的质量8.煤、石油、火柴等物品中均含有硫元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元素,并检验SO2的性质。
方案1:取两只洁净的小烧杯,标记为A、B,在A烧杯中加入10mL0.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将两根安全火柴伸入B烧杯里,再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如图1),待火柴头烧完,立即将安全火柴移出,迅速将B烧杯倒扣在A烧杯上,轻轻振荡A烧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火柴中含有硫元素;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方案1存在操作不方便、烧杯内罩住的二氧化硫气体偏少使现象不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缺点。经过讨论又设计了下面方案。方案2:①取2~3根干燥的普通安全火柴,用刀片削下几根火柴的火柴头,只削下“火药”;②将“火药”放入Y形管左边支管的底部,再将一张湿润的品红试纸粘在直管的内壁上;③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右边支管里小心注入2~3mL高锰酸钾稀溶液,将侧面涂有少许凡士林的橡皮塞塞到试管口上,并将Y形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如图2所示(图中铁架台、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1)此方案中高锰酸钾溶液不用硫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左边支管里的火柴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SO2生成。(3)待Y形试管冷却后,将其从铁架台上取下,轻轻振荡右边支管里的高锰酸钾稀溶液,立即褪为无色,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4)设计实验证明褪色后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SO(已知高锰酸钾在中性溶液中被还原为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方案1:KMnO4溶液褪色 2MnO+5SO2+2H2O===5SO+2Mn2++4H+ 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污染空气方案2:(1)对SO2生成的SO的检验产生干扰 (2)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3)还原 (4)将冷却后Y
形管的右边支管里的液体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解析】方案1:高锰酸钾溶液与燃烧产生的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离子方程式为2MnO+5SO2+2H2O===5SO+2Mn2++4H+;该实验产生的SO2没有被吸收容易产生污染。方案2:(1)后续要检验SO2生成的SO,用硫酸酸化高锰酸钾会干扰SO的检验。(2)SO2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3)SO2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体现其还原性。(4)检验SO时需排除SO、CO等离子的干扰,具体操作为:将冷却后Y形试管的右边支管里的液体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①连接仪器、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②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后,再通入Na2Si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即C的非金属性强于Si。(2)利用反应2H2S+SO2===3S↓+2H2O可说明SO2具有氧化性,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滴入氯水后,SO2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故产生的沉淀为BaSO4;若滴加氨水,则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SO与Ba2+结合生成BaSO3沉淀。【答案】(1)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酸性KMnO4溶液③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②2H2S+SO2===3S↓+2H2O③BaSO4BaSO3Ba2++SO2+Cl2+2H2O===BaSO4↓+4H++2Cl-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O2 H2 铁钉中含有的C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①酸性KMnO4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②澄清石灰水③无水硫酸铜变蓝色④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而影响H2的检验(3)①试管a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②Ⅱ Cl2+SO2+2H2O===4H++2Cl-+SO【解析】(1)铁钉中含有的C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CO2和H2。(2)①装置B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能检验并吸收SO2,若SO2被吸收完全,装置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②装置D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气体中是否有CO2;③装置E中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装置F中CuO与H2反应生成H2O,G中无水硫酸铜吸收水蒸气后变蓝色;④装置H装有干燥剂,其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而影响H2的检验。(3)①Na2S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故试管a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②方案Ⅱ合理,SO2被氧化生成SO,和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此能证明SO2的还原性,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