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8立体几何综合问题新课程考试要求1.会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有关命题.3.会用向量方法求解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问题.核心素养本节涉及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考向预测(1)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2)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3)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4)立体几何与传统文化(5)立体几何新定义问题(6)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或垂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以解答题中的一问为主,主要围绕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制试题,以多面体为载体、证明线面(面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是主要命题方向.空间的角与距离的计算(特别是角的计算)是高考热点,一般以大题的条件或一小问形式呈现,考查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将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并通过计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距离问题往往在与有关面积、体积的计算中加以考查.此类问题往往属于“证算并重”题,即第一问用几何法证明平行关系或垂直关系,第二问则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方法进一步求角或距离.
【考点分类剖析】考点一: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典例1】(2021·福建高二期末)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分别足,,其中,,则()
A.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B.当时,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C.当时,存在使得平面
D.当时,【答案】ABD【解析】
由即可判断A;当时,点是的中点可判断B;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可判断C;设,求出所需各点坐标,计算可判断D,进而可得正确选项.【详解】
对于A:当时,,此时点位于点处,三棱锥,为定值,
点到面的距离为是定值,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即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故选项A正确;
对于B:当时,点是的中点,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故选项B正确;对于C:当时,点是的中点,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可得,,
所以,所以与不垂直,所以不存在使得平面,故选项C不正确;
对于D:设,则,,,所以,,因为,所以,
故选项D正确;故选:ABD.【典例2】(2020·四川南充·高三其他(理))已知三条射线,,两两所成的角都是60°.点在上,点在内运动,,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A.B.C.D.【答案】C【解析】
如图,过作平面于,则点在的平分线上,
在平面内,作于,连结,根据三垂线定理,则
,,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在内的圆弧,
圆弧的长度为:故选:C【总结提升】
1.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主要包括:空间动点轨迹的判断,求轨迹的长度及动角的范围等.2.一般是根据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结合圆或圆锥曲线的定义推断出动点的轨迹.
【变式探究】1.(2020·河北新华·高三月考(理))如图,正方体中,P为底面上的动点,于E,且则点P的轨迹是()
A.线段B.圆C.椭圆的一部分D.抛物线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
连结,可证,即,即点E是体对角线上的定点,直线AE也是定直线.,∴动点P必定在线段AE的中垂面上,则中垂面与底面的交线就是动点P的轨迹,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
故选:A2.【多选题】(2021·高三月考)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圆周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圆台的下底面过球心,上底面半径为,设圆台的体积为,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B.当在区间内变化时,先增大后减小
C.不存在最大值D.当在区间内变化时,逐渐减小【答案】AB【解析】
通过题意得到圆台体积V关于外接球半径r的函数,容易判断A;利用导数探讨该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可以判断B,C,D.【详解】
,对选项正确;,设,则在上单调递减,设的两根为,由韦达定理知
,且当;2),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由,,使得,当,即
当,即,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则B正确,C,D错误,故选:.考点二: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典例3】(2021·广东高二期末)如图,在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1)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在棱(包含端点)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答案】(1);(2)不存在,证明见解析.【解析】
(1)以为正交基底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应点的坐标,再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和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然后计算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即可得二面角的余弦值;(2)设的坐标为,若在棱(包含端点)上存在点,使平面,根据求出,再判断即可.
【详解】(1)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又因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不存在.
证明:设的坐标为,因为的坐标为,所以,若在棱(包含端点)上存在点,使平面,则,
所以,即,与矛盾,所以棱(包含端点)上不存在点,使平面.【典例4】(2020·全国)如图,是的直径,点B是上与A,C不重合的动点,平面.
(1)当点B在什么位置时,平面平面,并证明之;(2)请判断,当点B在上运动时,会不会使得,若存在这样的点B,请确定点B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当时,平面平面,证明见解析,(2)不存点B使得,理由见解析【解析】(1)当时,平面平面,证明如下: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2)假设存在点B,使得,点B是上的动点,,
又,、平面,,平面,平面,
,设,在中,有,
在中,有,可得,故为锐角,这与矛盾,故不存点B使得.
【典例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1)求证:平面;
(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3)点在线段上,且,点在线段上,若平面,求的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1)在三棱柱中,由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交线为.
又因为,所以,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
又,所以平面.(2)由(1)知底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得,,,.所以,.所以.
故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3)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得.设,得,则因为平面,所以,
即,解得,所以.【规律方法】
求解立体几何中探索问题的策略1.条件探索性问题(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
(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其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命题成立的条件.如本例(2)先根据题意猜测点的位置.再结合证明.一般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的一个.
2.结论探索性问题首先假设结论存在,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果通过推理得到了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如果得到了矛盾的结论,就否定假设.【变式探究】
1.(2020·四川高二开学考试(理))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是正方形,平面平面,,.过顶点,的平面与棱,分别交于,两点.
(Ⅰ)求证:;(Ⅱ)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Ⅲ)若,试判断二面角的大小能否为?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不能为.【解析】(1)由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且,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2)依题意都在平面上,
因此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即两个平面没有交点,
则与不相交,又与共面,所以,同理可证,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不能.如图,作交于点,延长交于点,连接,由,,,
所以平面,则平面,又,根据三垂线定理,得到,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若,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所以中,由大角对大边知,所以,这与上面相矛盾,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不能为.2.(2021·高三月考)已知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且是正方形.若.
(1)求四棱锥的体积;(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满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请求出的比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
【解析】(1)根据条件先求解正方形的边长,再求解四棱锥的高,从而可求体积;(2)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出,结合的范围可得结果.
【详解】(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取的中点,连接.由平面平面,,
则,所以平面,则,又,所以,则解出,所以体积.
(2)以为坐标原点,平行于为轴正方向,为轴正方向,为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由且,所以且,
令,可得,而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解得,
有或,由于点在线段上,所以.3.(2020·浦东新·上海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设四边形为矩形,点为平面外一点,且平面,若,.
(1)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2)在边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是的中点,在内确定一点,使的值最小,并求此时的值.
【答案】(1);(2)存在,;(3)、、三点共线,【解析】(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底面是矩形,所以,
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所以与平面所成角既为,又由题意可得:,,所以tan∠CPD=.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假设边上存在一点G满足题设条件,作,
则平面,所以.,
故存在点G,当时,使点D到平面的距离为.(3)延长CB到,使,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又因为底面是矩形,所以,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则是点C关于面的对称点,
连接,交面于H,则点H是使的值最小时,在面上的一点.作于M,则点M是AD的中点,连接交AB于N,连接HN,
则,所以,又,
所以,而,所以.所以.
【总结提升】与空间角有关的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与空间角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主要为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有关的存在性问题,常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求解时,一般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的解”等问题,并注意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夹角公式.其步骤是:(1)假设存在(或结论成立);(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求)出相关空间点的坐标;(3)构建有关向量;(4)结合空间向量,利用线面角或二面角的公式求解;(5)作出判断.
考点三: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典例6】【多选题】(2021·广东高二期末)如图,菱形边长为,,为边的中点.将沿折起,使到,且平面平面,连接,.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C.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答案】BCD【解析】根据题意知EB,ED,EA‘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得异面直线,线面夹角问题.
【详解】由题知,为正三角形,,将沿折起,使到,且平面平面,则,,两两垂直,以E点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对于A,,,,,,,则,故与不垂直,故A错误;对于B,取CE的中点F,联结DF,又,
则,过F作平面CDE,四面体的外接球球心O在FO上,作,设,,在,中,
有,解得,,故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故B正确;对于C,,,设与所成角为,
则,故C正确;对于D,,,,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取,则,则,
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D正确;故选:BCD【典例7】(2021·江苏高二期中)已知梯形如图1所示,其中,,,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将四边形折起,使得平面平面,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
(1)求证:平面平面;(2)求点F到平面ABE的距离;
(3)若点在线段上,且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的长度.【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
(1)证明,,,证明平面,然后证明平面平面.(2)过点作于点,说明线段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然后转化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可得出答案.(3)建系如图,求出平面的法向量,设,,,,然后转化求解即可.
【详解】解(1)∵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四边形是正方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2)过点F作于点G,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线段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得,即,
所以,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3)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平面的法向量,
,即,可取设,,则解得或(舍)
故,∴.【特别提醒】
解决空间图形的翻折问题时,要从如下几个角度掌握变化规律:注意:掌握翻折过程中的特殊位置
①翻折的起始位置;②翻折过程中,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特殊位置.【变式探究】1.(2021·贵州高三三模(文))如图,在中,,,是棱
的中点,以为折痕把折叠,使点到达点的位置,则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
【答案】D【解析】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再由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把三棱锥补形为一个长方体,结合长方体求得外接球的半径,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在中,因为,,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当,即平面,三棱锥体积最大,此时、、两两垂直,可把三棱锥补形为一个长方体,
且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D.2.(2021·高三月考)如图1,C,D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两点,且,,将所在的半圆沿直径AB折起,使得点C在平面ABD上的正投影E在线段BD上,如图2.
(1)求证:BC⊥平面ACD;(2)已知O为AB中点,在线段CE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平面ACD?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1)先证明面BCD,进而得出,再由证明平面ADC.(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向量法证明即可.
【详解】(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平面BCD
因为平面BCD,所以又,,所以平面ADC.(2)以O为坐标原点,垂直于A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OB为y轴正方向,垂直于面ADB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
不妨设圆的半径为,E为点C在平面ABD上的正投影,所以E在x轴正方向上.由,知,,,
所以,,.设,由(1)知即为平面ACD的法向量,,
若平面CAD,则,即,,所以线段CE上不存在点F,使得平面CAD.考点四:立体几何与传统文化【典例8】(2020·海南高考真题)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的纬度是指OA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且与OA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A.20°B.40°C.50°D.90°【答案】B
【解析】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是赤道所在平面的截线;是点处的水平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是晷针所在直线.是晷面的截线,依题意依题意,晷面和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晷面垂直,根据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可知、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
由于,所以,由于,所以,也即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故选:B【总结提升】
近几年高考命题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是以传统文化、数学文化、现代生活为背景,考查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涉及三视图、面积体积计算、几何体的几何特征等.【变式探究】(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上到两定点、距离之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个圆心在直线
上的圆,该圆简称为阿氏圆.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是正方体的表面(包括边界)上的动点,若动点满足,则点所形成的阿氏圆的半径为______;若是的中点,且满足,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
阿波罗尼奥斯【答案】【解析】在上取点,在延长线上取点,使得,,则
是题中阿氏圆上的点,则是阿氏圆的直径,由此可求得半径,由可得,,即在上述阿氏圆上,这样当是阿氏圆与交点时,到平面距离最大,三棱锥体积的最大,由体积公式计算可得.【详解】
在上取点,在延长线上取点,使得,,则是题中阿氏圆上的点,由题意是阿氏圆的直径,,则,,所以,∴阿氏圆半径为;正方体中,都与侧面垂直,从而与侧面内的直线垂直,
如图,则,∴,即在上述阿氏圆上,∵的面积是2为定值,因此只要到平面距离最大,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由于点在阿氏圆上,当是阿氏圆与交点时,到平面距离最大,
此时,因此,,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
考点五:立体几何中的新定义问题【典例9】(2021·全国高三零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各种弯曲空间的运用.刻画空间的弯曲性是几何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曲率刻画空间弯曲性,规定:多面体顶点的曲率等于
与多面体在该点的面角之和的差(多面体的面的内角叫做多面体的面角,角度用弧度制),多面体面上非顶点的曲率均为零,多面体的总曲率等于该多面体各顶点的曲率之和.例如: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有3个面角,每个面角是,所以正四面体在各顶点的曲率为,故其总曲率为.(1)求四棱锥的总曲率;
(2)若多面体满足:顶点数-棱数+面数,证明:这类多面体的总曲率是常数.【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
(1)四棱锥的总曲率等于四棱锥各顶点的曲率之和,写出多边形表面的所有内角即可.(2)设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为、、,设第个面的棱数为,所以,按照公式计算总曲率即可.【详解】(1)由题可知:四棱锥的总曲率等于四棱锥各顶点的曲率之和.
可以从整个多面体的角度考虑,所有顶点相关的面角就是多面体的所有多边形表面的内角的集合.由图可知:四棱锥共有5个顶点,5个面,其中4个为三角形,1个为四边形.所以四棱锥的表面内角和由4个为三角形,1个为四边形组成,
则其总曲率为:.(2)设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为、、,所以有设第个面的棱数为,所以
所以总曲率为:
所以这类多面体的总曲率是常数.【总结提升】精读题干,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探究】(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P为多面体M的一个顶点,定义多面体M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为,其中Qi(i=1,2,…,k,k≥3)为多面体M的所有与点P相邻的顶点,且平面Q1PQ2,平面Q2PQ3,…,平面Qk﹣1PQk和平面QkPQ1遍历多面体M的所有以P为公共点的面.
(1)如图1,已知长方体A1B1C1D1﹣ABCD,AB=BC=1,,点P为底面A1B1C1D1内的一个动点,则求四棱锥P﹣ABCD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的最小值;(2)图2为对某个女孩面部识别过程中的三角剖分结果,所谓三角剖分,就是先在面部取若干采样点,然后用短小的直线段连接相邻三个采样点形成三角形网格.区域α和区域β
中点的离散曲率的平均值更大的是哪个区域?(确定“区域α”还是“区域β”)【答案】(1);(2)区域β.【解析】
(1)计∠Q1PQ2+∠Q2PQ3+…+∠QnPQ1=θ,则离散曲率为1﹣,θ越大离散曲率越小.由四棱锥的性质求得θ=,可求得四棱锥P﹣ABCD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的最小值;(2)区域β比区域α更加平坦,所以θ更大,离散曲率更小.可得答案.【详解】
(1)计∠Q1PQ2+∠Q2PQ3+…+∠QnPQ1=θ,则离散曲率为1﹣,θ越大离散曲率越小.P在底面ABCD的投影记为H,通过直观想象,当H点在平面ABCD中逐渐远离正方形ABCD的中心,以至于到无穷远时,θ逐渐减小以至于趋近于0.所以当H点正好位于正方形ABCD的中心时,θ最大,离散曲率最小.此时HA=HB==PH,所以PA=PB=1=AB,所以∠APB=60°,θ=,
离散曲率为1﹣×=,所以四棱锥P﹣ABCD在点P处的离散曲率的最小值为;(2)区域β比区域α更加平坦,所以θ更大,离散曲率更小.所以区域α和区域β中点的离散曲率的平均值更大的是区域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