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评估卷(五)(原卷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评估卷(五)(原卷Word版)

ID:945861

大小:40.9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月模拟评估卷(五)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2)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3)《师说》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5分)(1)临近高考,班主任在班会上借用诗词名句作考前动员,以下适合他选用的一项是(2分)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伦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是近代以后的事。通常维系文明的价值观念会与宗教或带有宗教性的意识形态有关,,,,。①其影响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②哲学则属于极少数人的精英文化③否则就不会有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样的事发生④即使在哲学的诞生地希腊也是如此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穿过云朵直至阳光处—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贾平凹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①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世界文学。这话让我吃惊。可冷静一想,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翻译,从何谈世界文学呢?正是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出去,尤其是被翻译出去的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使世界才了解了和正在了解和正在了解着中国文学。翻译的功德巨大啊!现在,中国的政府、中国的文组织机构,中国作家对翻译的热情很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解读中国故事”,其希望和目的要让中国作家的作品更多地翻译出去,翻译得更好更准确更丰满,有幸参加这个大会,对于如何解读中国故事的话题上,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②解读中国故事,就是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故事,并从故事中能读到当今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能读出中国的气派、味道和意义。而当下的中国,作家是极其多,作品也是极其多,据有关资料报道,仅长篇小说,每年就印刷出版三千余部,在这些庞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里,怎么去识别哪些是有价值的作品,哪些是意义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译出去,哪些作品是需要下工夫做的重点翻译?别说翻译家,就是中国的文学专业人员也难以做到那么好。虽然对于一部作品的优劣高低鉴别那是自有一种标准和感觉的,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它会口口相传,产生出影响,但是当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读过,或无法从整体上来把握时,具体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读。③我的意思是能多读些作品尽量去多读些作品,从而能从中国文学的整体上去把握和掌控,当把豆子平放在一个大盘里,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就自然都发现了。要了解孔子,不仅是读孔子,还有必要读老子,读荀子,读韩非子等等,这样更能了解孔子。在这种能整体把握当下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就可以求辩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它的文学与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同?与东方别的国家的文学有什么不同?它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生活?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这些生活这些精神这些气质,在世界文学的格局里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④这样,就可能遴选出一大批作品来,这些作品因作家的经历和个性不同,思想和审美不同,他们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态上,色彩上,声响上,味道上各异。如何进一步解读,途径之一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⑤说到了解中国的文化。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包括艺术作品中,是有着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文化的表现,那些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比如中国文化中关于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哲学观念的。比如中国的宗教有儒、释、道三种,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和处世的中庸,这三教如何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的,比如,除了儒释道外,中国民间又同时认为万物有灵,对王的敬畏,对自然界的阴阳的分辨。中国文化中这些元典的东西,核心根本的东西,才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性格,它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能深入了解了这些,中国的社会也才能看得懂,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才能搞明白。有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进而又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它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⑥我在早年,曾说过,我们的写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学学习,目光要盯住全人类的主流东西,而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又一定要中华民族的东西。我举了个例子,当我们没有乘坐过飞机,我们认为天是阴晴的,月是圆缺的,云是聚散的,当我们乘坐了飞机,才发现云层之上都是阳光,穿过哪一朵云,无论这朵云是导致着下雨或是冰雹雷电,穿过去都是阳光。如果把阳光比喻人类共通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一定要穿过这些云朵直至阳光处。而同时,我们是生存在某一朵云下,即便这些云朵下雨下冰雹,我们也不必从这朵云下跑去另一朵云下,就在这一朵云下穷力穿过去阳光处,这朵云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穿过时就是我们的表现形式。⑦为了穿过我们的云层,我也曾经把我们的戏剧与西方的话剧作过比较,把我们的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作过比较,把我们的中医与西医作过比较。戏剧更多的是写意,话剧更多的是写实,水墨画更多的是线条,油画更多的是色块,中医更多的是综合,西医更多的是分析。我讲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读中国故事时,不仅要看到这个故事是否传奇,是否热,是否精彩,更要看到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它的思维、方法、语言是中国式的。节选自《美文》,有改动)3.第①段加下划线的“解读”在文中的意思是指翻译家_________________(2分)4.下列关于中国文化“元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文化元典指的是中国文化中精髓、核心、根本的东西。B.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是中国文化元典的表现形式。C.中国文化元典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性格、哲学观念和社会运行。D.中国人的性格、宗教和哲学影响和左右了中国人的审美。5.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6.下列推断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贾平凹的发言对象是翻译中国作品的汉学家、翻译家。B.中国文化的元典最终会影响和左右中国作家的写作。C.东西方差异导致中国作家只能穿过中国“这朵云”。D.翻译家应选择既具故事性又具中国特色的作品翻译。7.本文思路十分清晰,请结合内容对此加以分析。(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大关丁冯骥才【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①天津是北方头号的水陆码头,什么好吃的都打这儿过,什么好玩的都扎到这儿来。这就把当地的阔少爷们惯坏了,比方北大关丁家的大少爷丁伯钰。丁大少爷口味个别,他顶爱吃一样,这东西吃不腻吃不够,却并不金贵,也不稀罕,街头巷尾到处见,就是一糖堆。②一次,一位打京城来的阔少爷来拜访他。一提糖堆,京城阔少顺口说了一句,“现在京城鼓楼前九龙斋饭庄掌勺的王老五,在御膳房里干过,据说就给老佛爷蘸过糖葫芦。”③等京城阔少一走,丁大少马上派两个能人,带许多银子,跑到京城。在鼓楼跟前找到九龙斋,接着找到王老五,跟着把这退了役却正缺钱的御膳房的厨师请到了天津。这王老五人矮,微胖,小手,小脚,小鼻子,小耳朵,其貌不扬,也不好说话,可是身上透着一点威严。若不是出身名门,抑或身怀绝技,身上决没有这般神气。待他到丁家院子当中,先支起火炉,架上铁锅,铺好石板和索板,随后把从京城带来的两个大包袱打开,将各种见所未见的干活的家伙,还有花花绿绿、奇香异味的食材,一样一样、有章有法地铺开摆开。这阵势,叫四周围观的男仆女婢全都看傻了眼。他眼瞅着王老五,一步一步把一串串糖堆做好。他头次见糖堆还能做得这么晶亮悦眼,五彩斑斓,玲珑别透,好似一串串小花灯。他叫人把蘸好的糖堆送到家中各房,自己挑了新奇俏皮的一串,张口一咬,立时觉得自己已经是老佛爷了。④渐渐,人们把他家这个有钱有势的称号“大关丁”给了他,称他“大关丁”了。⑤天底下无论坏事好事不会总在一个人身上,这叫物极必反。庚子年间,天降大祸,大关丁家富得惹眼,便被联军抄得精光。一下子,他从天上掉在了地上。⑥一天,他在估衣街上看见一个卖山里红的老乡。他吃了半辈子糖堆,见了山里红哪能不动心。但这次不是心里一动,而是脑筋一动。他口袋只有几个铜子儿,便买了三五十个山里红,又去杂货店买了一小包糖,回家后切果、剔核熬糖稀,然后从堆在墙角的苇帘中抽出几根苇秆,抽出干皮露出白秆,截断削尖,穿果蘸糖,拿到街上一卖,都说好吃,顷刻卖光。他攥着钱又去买山里红、买糖、做糖堆,这么来来去去,跑来跑去快断绝了的一口气就这么一点点缓过来了。⑦两个月后,大关丁居然有模有样站在估衣街江西会馆对面一条胡同口卖糖堆了。看样子他有几个钱了。天气凉,他居然穿上了一件二大棉袄,头戴无檐毡帽,脚下蹬免皮里子的一双毡靴。一根裹着厚厚一圈稻草的木杆上,插满红通通的糖堆。估衣街上平日总有几个卖糖堆的,可人嘴挑好的,很快都认大关丁的了。大关丁的糖堆果大,足实透亮,糖裹得又厚又匀,松脆不粘牙;吃他一串,赛别人两串。【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⑧快到年底,丁大少手头阔绰些,开始在糖堆上玩起花活,夹豆馅的,裹黑白芝麻的,镶上各种干鲜杂果的,愈做愈好愈奇愈精,天津人吃了多少年的糖堆,还没吃过大关丁这些花样翻新的糖堆。这就奇了,他不过一个玩玩闹闹的少爷,哪来的这种能耐?连大关丁家里的人也不知道大少爷的能耐哪儿来的。谁也没想到,不过是当年御厨王老五在他家当院做糖堆时,他在一边拿眼看到的。怎么选果、除核、做馅、熬糖、夹花、配料、削签、穿果、蘸糖等等,他全看在眼里。他那时候并无心偷艺,王老五对这好吃的阔少爷也全无戒心。大少爷好奇便问,王老五有问必答。能人对自己的能耐向来守口如瓶,所以王老五在京城没有知音。到了天津卫大少爷这儿,百无禁忌,便开了河。王老五愈说愈得意,可就把一生的诀窍全说给了大少爷。大少爷拿糖堆当命,这些话听了自然全都记住。谁想到王老五当年每句话,今天在大关丁手里全成了真刀真枪。⑨这一来,大关丁又站了起来。⑩他在钞关长大,懂得做事要讲规矩。他每天必走一条路线,起自针市街,东穿估衣街和锅店街,西至大胡同止。天天下午,按时准到,只是刮风、下雨、三伏天不出来。北门里的富人多,想叫他到那儿去卖,被他婉拒。他说他每天做的东西有限,只够估衣街那边的老主顾。他的糖堆是在估衣街上卖出名来的,心里总装着这里的老主顾们。于是,估衣街上天天能见到他。他富裕起来后,衣装也更像样。小瓜皮帽是用俄国的材料定做的,褂子裤子干干净净。他面有红晕,眸子发光。自己不再担糖堆挑子,专门雇一个人替他担。他大腹便便走在前边,右手不离一根长柄的花鸡毛的掸子。每到一个小胡同口,必朝胡同里边喊一声:“堆儿——”天津人卖糖堆,从来不吆喝“糖堆”两个字,只一个“堆儿”。他人高腹圆,嗓门粗,中气足。一声可以直贯胡同深处。如果是死胡同,这个“堆儿”的声音撞到墙还会返回来。他身上总还有点当年大关丁的派头。(选自《收获》2020年第1期,有删改)8.分析本文用较多篇幅写王老五做糖堆的原因。(4分)9.第⑥段划直线的句子很有语言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10.分析第⑤段中划波浪句的表达效果。(4分)11.本文是冯骥才小说集《俗世奇人全文》的一篇,请结合本文内容,从“俗世”“奇人”的角度进行评析。(4分)(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曲江对酒》作者: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12.下列各项中,与本诗的体裁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A.陆游《书愤》B.杜甫《登高》C.李商隐《锦瑟》D.曹操《短歌行》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是指“宫苑”。“坐不归”写出了诗人想回归但不能回去的无奈。B.“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雾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C.尾联表达处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岁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的意思。D.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在官场终无所作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的苦痛。1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李商老云:“尝见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墨迹,其初云‘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改三字”后的妙处。(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张赫传①张赫,濠州人。江淮大乱,尝团结义兵,以捍乡里。嘉山缪把头每遣人招之,卒谢不往。闻太祖起,遂率众来附,授千户,以功进万户。从渡江,以功擢常春翼元帅,守御常州。寻从击陈友谅于鄱阳湖,又从攻武昌。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赫军阊门。士诚屡出兵突战,屡挫其锋。②洪武元年,擢福州卫都指挥副使,复明署都指挥使司事。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帝数遣使谕日本国王,诏书谓:“能臣,则当奉表来庭;不能臣,亦当领兵自固,永安境土。如必欲为寇,将克期命舟师往剿灭其国。”继又数绝日本贡使,然不得倭人要领。赫在海上久,所捕掳不可胜计。最后追寇至琉璃大洋,亲率士卒与战,禽其魁十八人,斩首数十级,获倭船十余艘,收其弓刀诸器械无算。帝伟赫功,遂命掌都指挥印。寻调兴化卫,召还,擢大都督府佥事。③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以赫久于海上,习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运事。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①。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岁凡督十运劳动备至军中赖以无乏。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④同时有朱寿者,亦积战功至都指挥、大都督府佥事,又积督运功,封舳舻侯,皆与赫同。二十三年,肃清逆党,榜示勋臣五十七人,以江夏侯周德兴而下十九人为一类,赫、寿相次皆与列焉。后三年,寿坐蓝玉党死。(选自《汪琬全集笺校》,有删节)[注]①世券:即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2分)【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帝数遣使谕日本国王(______________)(2)卒谢不往(_______________)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以捍乡里。()A、保卫B、强悍C、阻止D、违抗(2)帝以为虑。()A、思考B、忧虑C、审察D、虑问17.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岁凡督十运劳动备至军中赖以无乏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19.从文中看,张赫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3分)20.朱寿和张赫命运相同,结局却大不相同,请结合文本,试着分析原因。(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环翠亭记宋濂①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冲融于南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②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亭及万竹皆毁。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孥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构亭以还旧贯,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凹,三年而成林。③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夫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④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美,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选自《明代小品集萃》有删节)21.第①段括号内应填入的虚词是(1分)A.而B.为C.以D.盖22.对第①段画线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画线句以短句为主,写出了雨后初晴时四面环绿的景观。B.画线句将晨光笼罩的竹林比作青琉璃瓦,比喻形象生动。C.画线句写在阳光的照耀下,水流向四面八方,景象壮观。D.画线句将雨后水珠被晨光激射出的光彩描写得极为生动。23.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5分)三写作70分25.作文“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