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8遗传规律的探究和验证实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三法”验证分离定律(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鉴定法F1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考向一
判断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可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A.B.C.D.【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的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规律总结确定基因位置的4个判断方法(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四种表现型。(2)判断基因是否易位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两对基因遗传具有自由组合定律的特点,却出现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可考虑基因转移到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可能,如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变异。(3)判断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类型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有多种类型,有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多个外源基因以连锁的形式整合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其自交会出现分离定律中的3∶1的性状分离比;若多个外源基因分别独立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上,各个外源基因的遗传互不影响,则会表现出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
(4)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___,具体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遵循 (2)不遵循 (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4)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1)F1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高秆∶矮秆=(66+9)∶(9+16)=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高秆和矮秆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F1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1
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4)题中假设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对F1进行测交,子代中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考向二利用自由组合定律判断基因型3.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合AaBbDd,只有D选项符合。或者由黑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_dd,占9/64=3/4×3/4×1/4,可推出F1的基因组成为AaBbDd;或者由褐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bdd,占3/64=3/4×1/4×1/4,也可推出F1基因组成为AaBbDd,进而推出D选项正确。4.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_______。(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答案】(1)BByy bbyy (2)1/4 1/3 (3)实验步骤: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 ②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①全为黄颖 ②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颖∶白颖≈3∶1【解析】(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说明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同时说明白颖的基因型只能为bbyy、黄颖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根据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可知两亲本黑颖、黄颖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2)F1测交即BbYy×bbyy,后代的基因型为BbYy、Bbyy、bbYy、bbyy,比例为1∶1∶1∶1,其中bbYy为黄颖,占1/4。F2黑颖的基因型有6种:BBYY(1/12)、BBYy(2/12)、BbYY(2/12)、BbYy(4/12)、BByy(1/12)、Bbyy(2/12),其中基因型为BBYY(1/12)、BBYy(2/12)、BByy(1/12)的个体自交,后代都是黑颖,它们占F2黑颖的比例为1/3。(3)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要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可以让该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其中bbYY植株自交,后代全为黄颖,bbYy植株自交,后代中黄颖(bbY__)∶白颖(bbyy)≈3∶1。考向三基因型的推测与验证
5.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组别亲本F1F2甲白花×黄花红花红花∶黄花∶白花=9∶3∶4乙白花×黄花红花红花∶黄花∶白花=3∶1∶4(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定律。(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_________(包含/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A/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①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②若正交子代红花∶白花=1∶1,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③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2)不包含 A(3)①AABB或AABb ②红花∶白花=3∶1 AaBB ③红花∶黄花∶白花=3∶1∶4 AaBb【解析】(1)根据甲组实验F2中红花∶黄花∶白花=9∶3∶4,推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由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__,F1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乙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A_B_∶1A_bb∶4aa__;两对基因首先分析一对:A_∶aa=4∶4;而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缺失的染色体有四种情况,我们逐一分析如下:①缺失部位含A:若缺失部位含A,F1不应该为红色,错误。②缺失部位含a:F2中不应有白色aa__,错误。③含A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缺失;F1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自交后代为: 雌配子雄配子A-aaA-aaaA_(雄配子致死)无无Bb自交后代为:3B_∶1bb。考虑两对基因后代为:1A-a1aa
3B_3A-aB_红花3aaB_白花1bb1A-ab_黄花1aabb白花能够解释实验结果。④含a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缺失,F1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自交后代为: 雌配子雄配子Aa_AAAAa_a_(雄配子致死)无无后代无aa或aa_,即不可能有白花,错误。故可判断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3)根据(2)的结论,乙组F1红花2号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B、a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待测植株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乙组F1红花(♂)×待测红花(♀)AABB全为红花AABb红花∶黄花=3∶1AaBB红花∶白花=1∶1AaBb红花∶黄花∶白花=3∶1∶4乙组F1红花(♀)×待测红花(♂)AABB全为红花AABb红花∶黄花=3∶1AaBB红花∶白花=3∶1AaBb红花∶黄花∶白花=9∶3∶46.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粉花和白花。当A基因存在时,植株花细胞中含有的白色前体物质能够转化为粉色色素,当B基因存在时,细胞能进一步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紫色色素。无色素存在时,植株表现为白花。下表为某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F1的表现型及比例紫花粉花白花甲紫花×紫花9/163/164/16乙紫花×白花3/41/40
丙粉花×粉花03/41/4(1)乙组紫花和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让乙组的F1中的所有紫花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3)某实验田现有一株未知基因型的白花植株及纯合紫花植株、纯合粉花植株及纯合白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一次杂交的后代数量足够多)。实验思路:利用该白花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杂交后代既有紫花植株又有粉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答案】(1)AABb、aaBb(2)1/8(3)纯合粉花植株①全开紫花②aaBb③全为粉色【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_bb表现粉花、A_B_表现紫花,a__表现白花,甲组中紫花和紫花杂交的后代紫花∶粉花∶白花=9∶3∶4,说明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乙组中紫花(A_B_)×白花(aa__)→紫花(A_B_)∶粉花=3∶1,没有出现白花aa__,可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白花基因型为aaBb。(2)乙组F1中的紫花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让其自花传粉,后代中粉花植株所占比例为2/3×3/4×1/4=1/8。(3)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由于纯合紫花无论和哪个基因型杂交,后代均为紫花,纯合白花和白花杂交后代都为白花,所以欲判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利用该白花植株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与纯合粉花(AAbb)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均为AaBb,均表现为紫花。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与纯合粉花(AAbb)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均为Aabb,均表现为粉花。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与纯合粉花(AAbb)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为紫花和粉花。所以实验结果和结论为: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杂交后代既有紫花植株又有粉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③若杂交后代全为粉色,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1.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相关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个体自交后代出现8种表现型B.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能自由组合C.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子代有四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1:1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abD、abd2.鸡的羽毛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B是有色羽基因,b是白色羽基因。已知A_B_、aabb、A_bb均表现为白色羽,aaB_表现为有色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B.若一白色羽个体测交后代全表现为白色羽,则该白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若一有色羽个体测交后代中有色羽∶白色羽=1∶1,说明该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的个体占3/163.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AABB)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aabb)杂交,F1表现为蓝色,F1自交,F2表现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的植株授粉,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1鲜红∶1紫B.2紫∶1鲜红C.1蓝∶2紫∶1鲜红D.3紫∶1蓝4.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和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和红花植株的比例不同D.自交子代中黄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645.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以下是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皮有毛和果肉黄色为显性性状B.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无毛白肉所占比例为1/4C.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相同D.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无毛黄肉所占比例为3/166.某植物产量的高低有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5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产量的高低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两种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D.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7.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花色由深至浅依次为紫色、深红色、红色、粉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加深具有累加效应。现有3株纯合亲本进行如下实验。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花色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在F2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4C.取F2红花植株随机授粉,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一定为1/64D.取F2红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红花和白花植株数量比可能为1∶1
8.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色植株,1/2为紫色植株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色植株占5/32D.植株DdRr自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9.某植物种群中的植株有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花色,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白色素转化为橙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橙色素转化为红色素,D基因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隐性等位基因a、b、d没有上述功能。白花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请分析作答:(1)种群中,红花植株的花色基因型有_______种,橙花植株的花色基因型是__________。(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白花植株甲自交,子代中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的数量比理论上为_______;某红花植株的自交子代也出现了上述3种花色,其相应的数量比为_______。(3)纯种红花植株和纯种白花植株测交,子一代(F1)中除1株(记作乙)开白花外,其余的全开红花。某同学通过简单的遗传实验证实乙是控制花色的一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请写出相应的遗传实验思路、预测结果并确定是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性状等位基因显性隐性种子的形状A—a圆粒皱粒茎的高度B—b高茎矮茎子叶的颜色C—c黄色绿色种皮的颜色D—d灰色白色豆荚的形状E—e饱满不饱满豆荚的颜色(未成熟)F—f绿色黄色
花的位置G—g腋生顶生(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该豌豆种群内,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表现型。(2)将高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对同源染色体上。(3)现有各种类型的该豌豆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的豌豆种子,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子代的豆荚形状和颜色。②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要求写出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比例)11.(2019全国卷II·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12.(2019全国卷II·32)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13.(2019全国卷III·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1.【答案】C【解析】该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自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A错误;三对等位基因中A、a和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基因型为AaBbDd,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隐性纯合子(aabbdd)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bd的配子,二者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C正确;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和abd或者ABd和abD,D错误;故选C。2.【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B是有色羽基因,但A_B_表现为白羽,故推测A可能抑制B的表达;又因为aaB_表现为有色羽,故推测a不影响B的表达。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在B基因存在、A基因不存在时才表现为有色羽,而当B基因和A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白色羽,由此可以推测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A项正确;基因型为AAB_、aabb、A_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白色羽,B项错误;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才会出现有色羽∶白色羽=1∶1,C项正确;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aaB_)的个体占1/4×3/4=3/16,D项正确。3.【答案】B【解析】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F1自交结果F2表现为9蓝∶6紫∶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的分离比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表现为蓝色(9A_B_),而单显性均表现为紫色(3A_bb+3aaB_),双隐性表现为鲜红色(1aabb),则F2中紫色植株(1/6AAbb、2/6Aabb、1/6aaBB、2/6aaBb)与鲜红色植株(aabb)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为1/3Aabb、1/3aaBb、1/3aabb,前两者表现为紫色,后者表现为鲜红色,比例为2∶1,B正确。4.【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分析,红色必须同时含有A、B,且没有C,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正确。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白花(aabbcc或aaB_cc)和黄花(A_bbcc),说明该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AaBbCc自交,子代绿花(A_bbC_)所占的比例为9/64,红花(A_B_cc)所占的比例为9/64,C错误。自交子代中黄花植株(A_bbcc)所占的比例为3/64,D正确。5.【答案】C【解析】假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与B、b。实验1中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由实验三: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说明黄肉为显性性状,A正确。实验一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白肉=1∶1,说明黄肉B是杂合子Bb,则下一代无毛白肉所占比例为1/4,B正确。实验2中,由于黄肉B是杂合子aaBb,根据后代全部是无毛黄肉,说明无毛黄肉C是纯合子aaBB,则后代毛黄肉的基因型为aaBB、aaBb,C错误。实验1中:无毛黄肉B基因型是aaBb,子代中有毛黄肉∶有毛白肉=1∶1,则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为AAb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为AaBb,子二代中无毛黄肉aaB_所占比例为1/4×3/4=3/16,D正确。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高产含有4个显性基因,中高产含有3个显性基因,中产含有2个显性基因,中低产含有1个显性基因,低产含有0个显性基因。由于A和a、B和b两对基因能够独立遗传,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和aaBB三种,B项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高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高产,基因型为AAbb(1/16)、AaBb(4/16)和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中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低产,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低产,因此,后代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C项正确;中高产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对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
中低产=1∶1,对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因此,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D项正确。7.【答案】C【解析】由题意,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加深具有累加效应,故颜色最深的紫色基因型应该为AABB,深红色基因型应为AABb或AaBB,红色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粉色含一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aaBb,白色基因型为aabb。亲本紫花与红花杂交,后代均为深红色,说明紫花基因型为AABB,红花为AAbb或aaBB。红花与白花杂交的后代全为粉花,说明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F1深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粉花基因型为Aabb,则无论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会出现深红花:红花∶粉花=1∶2∶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2花色比例为深红∶红∶粉=1∶2∶1时,两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红花基因型为AAbb(或aaBB),白花基因型为aabb,F1深红花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粉花基因型为Aabb(或aaBb),F2中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只有AAbb与亲本相同,故不同于亲本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4,B正确;F2红花植株基因型为:1/2AaBb、1/2AAbb,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随机授粉后代白花所占比例为1/8×1/8=1/64,若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假设AaBb中A和B连锁,则随机授粉的后代白花为1/4×1/4=1/16,所以取F2红花植株随机授粉,后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不一定为1/64,C错误;取F2红花植株(1/2AaBb、1/2AAbb)与aabb测交,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6∶1,所以红花和白花植株数量比可能为1∶1,D正确。8.【答案】D【解析】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共4种,故A正确。Ddrr×ddRR,子代为1DdRr(蓝色)∶1ddRr(紫色),故B正确。DDrr×ddRr,子代为1DdRr∶1Ddrr,DdRr(1/2)自交,子代ddrr(白色)所占比例为1/2×1/4×1/4=1/32;Ddrr(1/2)自交,子代ddrr(白色)所占比例为1/2×1/4×1=1/8,故白色植株占1/32+1/8=5/32,故C正确。DdRr自交,子代蓝花为D__R__(9/16),DDRR为1/16,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9/16)=1/9,故D错。9.【答案】(1)4AAbbdd、Aabbdd(2)52∶3∶94∶3∶9(3)实验思路:让乙自交,统计其自交子代的花色性状。预测结果与结论:若自交子代全开白花,则乙开白花是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AaBbdd突变成aaBbdd)导致的。若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则乙开白花是d基因突变成了D基因(AaBbdd突变成AaBbDd)导致的。
【解析】(1)依题意可知,当A基因和B同时存在、且不含D基因时该植物才开红花,当有A基因存在、且不含B基因和D基因时该植物开橙花,其余情况则开白花,因此红花植株的花色基因型有4种,即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橙花植株的花色基因型是AAbbdd、Aabbdd。(2)白花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说明白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Dd。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白花植株甲自交,其子代中红花(A_B_dd)所占比例为3/4A_×3/4B_×1/4dd=9/64,橙花(A_bbdd)所占比例为3/4A_×1/4bb×1/4dd=3/64,白花所占比例为1-9/64-3/64=52/64;可见,子代中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的数量比理论上为52∶3∶9。某红花植株(A_B_dd)的自交子代也出现了上述3种花色,说明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自交子代中红花(A_B_dd)所占比例为3/4×3/4×1=9/16,橙花(A_bbdd)所占比例为3/4×1/4×1=3/16,白花所占比例为1-9/16-3/16=4/16,因此代中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的数量比理论上为4∶3∶9。(3)纯种红花植株(AABBdd)和纯种白花植株(aabbdd)测交,理论上F1的基因型均为AaBbdd,全开红花,但却出现了1株开白花的植株乙。欲通过简单的遗传实验证实乙是控制花色的一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其遗传实验思路为让乙自交,统计其自交子代的花色性状。若乙开白花是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AaBbdd突变成aaBbdd)所致,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dd,其自交子代全开白花(aaB_dd、aabbdd);若乙开白花是d基因突变成了D基因(AaBbdd突变成AaBbDd)所导致,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Dd,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其自交子代会出现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植株。10.【答案】(1)37(2187)27(128)(2)3(3)①取豌豆豆荚饱满、豆荚颜色为绿色的双杂合子豌豆种子种植并让其自交②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9∶3∶3∶1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或4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解析】(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根据自由组合原则,由于每对等位基因可形成三种基因型,该豌豆种群内,共有37种基因型;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2种表现型,则共产生27种表现型。(2)将髙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3/4×3/4×3/4=27/64,说明该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3)若探究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实验方案是取豌豆豆荚饱满、豆荚颜色为绿色的双杂合子豌豆种子种植并让其自交,观察子代的豆荚形状和颜色。②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9∶3∶3∶1,则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或4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则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12.【答案】(1)绿色aabb(2)AaBb4(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解析】依题意: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说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①的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的子代发生了绿叶∶紫叶=1∶3性状分离,说明乙植株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并结合实验①的结果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紫叶为A_B_、A_bb和aaB_。(1)依题意可知: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绿叶甘蓝甲植株自交,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绿叶甘蓝甲植株为纯合子;实验②中,绿叶甘蓝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植株为双杂合子,进而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四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和aabb。(3)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子代紫叶∶绿叶=1∶1,说明紫叶甘蓝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另一对为等位基因,进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进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13.【答案】(1)显性性状(2)答: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中存在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其通常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玉米是异花传粉作物,茎顶开雄花,叶腋开雌花,因自然条件下,可能自交,也可能杂交,故饱满的和凹陷玉米子粒中可能有杂合的,也可能是纯合的,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首先要确定饱满和凹陷的显隐性关系,再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