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专题26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一、单选题(2019·浙江高考真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2012·北京高考真题)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2021·河南罗山·高三一模)四川西部某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中心为监测某学校附近的一处山体滑坡,分别在学校内(基准点)和滑坡体顶部(监测点)安装了监测设备。下图为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以学校为基准点监测到的滑坡体位移数据。完成下面小题。5.该滑坡体的移动方向是()A.西偏南B.南偏西C.东偏北D.北偏东6.推测导致该地滑坡位移速度变化的主要诱因是()A.地震强度B.重力条件C.大气降水D.气温变化(2021·福建漳州·高三二模)清水河发源于海拔4265m的天山阿勒古达坂,是流向博斯腾湖的一条内流河。下图示意该河克尔古提水文站1996年5月某次洪水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该次洪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季节性积雪B.雨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
8.影响该次洪水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温B.地形C.积雪量D.降雨量(2021·福建高三模拟预测)2016年4月15日,乌拉圭经历了由大西洋登陆的龙卷风引起的强降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下图为该国洪水过后某一时刻的等地表积水深度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B.东部和北部坡度小C.城镇积水比周围区域更深D.由河流向两岸积水逐渐增多10.该区域洪灾严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天气②地形地势③植被覆盖率④河流水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21·江苏高三模拟预测)2018年10月17日5时许,西藏林芝市雅鲁藏布江左岸色东普沟上游发生冰崩岩崩,冲击下部的早期崩坡积物和冰碛物,形成滑坡—碎屑流进入雅鲁藏布江,堵江堰塞约56小时后自然漫顶泄流,整个过程形成崩滑—碎屑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下图为色东普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灾害链的主要成因是()①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②风蚀作用下岩石破碎③普遍性冰川消融④人类活动破坏植被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12.应对该地区堰塞湖潘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A.开挖泄洪通道B.监测预警,全面避让C.加固堰塞体D.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2021·浙江高三模拟预测)2020年末,一场跨年"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受到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B.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而来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D.寒潮是一种高压系统直接控制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14.与西安相比,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B.北部有山地阻挡C.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2021·天津和平·高三一模)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地表等温线,是划分需冻与非霜冻区的标志。霜冻是导致我国农作物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位置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区域这四天的天气最可能出现的是()A.雾霾加剧B.持续升温C.大风降温D.阴雨连绵16.图示时段最可能是()A.1月B.3月C.5月D.7月(2021·陕西高三一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形与河流分布”简图,图中河流均为外流河。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7.图中四个河段,多发凌汛的是()A.①河段B.②河段C.③河段D.④河段18.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江苏)“秋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时,在长江以南驻留期间形成持续性长、强度高的降水过程,是陕西关中、陕南地区秋季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一般8月中旬开始,最晚能持续到10月上旬。下图为“1961-2016年Nino3.4区海温指数与陕西秋淋强度指数的年变化图”,Niño3.4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5°S—5°N、170°W—120°W)海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关于Nio3.4区海温与秋淋的正确描述是()A.近56年,秋淋强度呈波动上升趋势B.近56年,Niño3.4区海温呈微减趋势C.Niño3.4区海温与秋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D.Nino3.4区海温异常对秋淋指导意义不大20.秋淋可能造成的危害有()①城市内涝②土壤水分增多,表土松动,加剧沙尘爆发几率③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④空气湿度增大,水稻秋播时间推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021·全国高三模拟预测)冰啸,或称冰海啸,是指大量的冰块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现象。2019年2月底,北美寒潮爆发,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下图示意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伊利湖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四地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
22.应对冰海啸的合理措施是()①加强对天气的预报②设置湖岸警戒区③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④使用炸药破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湖面完全冻结后,该地()A.冰海啸增强B.湖面温差减小C.湖陆风增强D.水汽含量更低二、综合题24.(2019·北京高考真题)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25.(2019·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橡胶原产于赤道雨林地区。橡胶树抗风能力差,18℃是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5C时会受低温危害。我国橡胶生产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云南是橡胶园面积和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材料三: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1)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26..(2018·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参考答案】1.D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D。2.B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错。故选B。3.B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洪涝符合条件,会带来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所以选B。4.D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完善城市功能区划、房屋加固、组建志愿者队伍和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有利于降低大城市地震破坏程度和震后救灾活动强度,所以选D。5.A根据图片信息,该滑坡体主要在偏北和偏东的负方向上位移累计,并且偏东方向的负方向位移累计更多,即主要位移方向应该是西偏南,B项错误,A项正确。图中并没有出现偏东和偏北方向的正方向的位移累计,CD项错误。故选A。6.C根据图片信息,该滑坡位移速度变化持续时间较长,应该与短时间内的地震和重力崩塌无关,AB项错误。气温的变化只有在更长时间的物理风化中引起岩石断裂,再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从持续时间以及位移速度变化上看,与气温变化无关,D项错误。所以主要诱因应该与该时间段内的大气降水强度有关,C项正确。故选C。7.A材料中可知,该河流发源于天山,其补给水源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等,此时为5月份,主要的补给水源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A正确。冰川融水的主要补给时间是夏季,C错误。此时的降水较少,雨水补给较少,B错误。地下水补给不易造成洪水,D错误。故选A。8.C据材料可知,此次汛期主要发生在5月份,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属于春季汛期。春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因为寒冷保存下来的积雪开始融化,所以影响该次洪水水量大小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积雪量的多少,C正确。气温高,积雪会融化,但若没有积雪,气温再高,也形成不了洪水,因此影响该次洪水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气温,A错误。地形与洪水流量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该地为天山,5月份降雨量很小,D错误。故选C。9.C图中河流自东北向西南入海,说明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A错误。图中等值线东北和北部等值线数值较小,积水少,不能说明坡度小,B错误。图中等值线可知城镇积水大于35mm,比周围区域更深,C正确。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等值线由河流向两岸积水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C。10.D
影响该区域洪灾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材料中“由大西洋登陆的龙卷风引起的强降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说明强降水量是洪灾严重的原因之一,①正确。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洪涝,该洪涝灾害以河流中下游沿岸地势低洼处较为明显,②正确。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表汇水速度快,加剧洪涝,③正确。河流水位高易于发生洪涝,④正确。故选D。11.C色东普沟上游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地势陡峭,地形纵坡较大,易形成崩滑,①正确;海拔高,冰川发育,在冰川侵蚀和冻融风化作用下岩石极易破碎,而不是风蚀导致岩石破碎,②错;气温变化引起冰川冰川消融,冰雪融水增加,坡面水动力作用强烈,利于该灾害链的产生,③正确;色东普沟上游人烟稀少,此次灾害链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④错。故选C。12.A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下游的威胁很大,其应对的最佳措施是开泄洪通道,降低河道水位,从而解除溃坝造成的洪水威胁,A正确;监测预警,全面避让只能适当减轻溃坝带来的损失,并不能解除洪水灾害,B错;加固堰塞体只能是临时措施,这样并不能解决上游水位上涨的问题,C错;水往低处流,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中下游洪水灾害,对上游地区影响小,D错误。故选A。13.D寒潮是高压系统影响下,强冷空气快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高压直接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选项,故选D。14.B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冷空气影响小,因此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北部有山地阻挡,B正确。故选B。15.C由材料“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地表等温线”可知,霜冻主要是受冷锋过境影响,会形成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C正确。冷锋过境,雾霾会被大风吹散,雾霾减轻,A错误。冷锋带来降温,B错误。受冷锋影响如果出现降水,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强度较大,不会呈现“阴雨连绵”的天气特点,D错。故选C。16.B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再观察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2日至14日,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反而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所以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春季,故选B。17.C凌汛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河流存在结冰期,且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只有③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多发凌汛,故选C。18.C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避免洪水溢出,③④正确;由于冰是浮在水面上,所以加深河道并不能促进浮冰下沉,对减少凌汛危害作用不大,①错;绿化河堤不能减少河凌汛危害,②错。故选C。
19.C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6年来,秋淋强度呈波动减弱趋势,A错误。海温呈现微弱增大趋势,B错误。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海温与秋淋强度呈现负相关,C正确。海温的变化对秋淋的影响较为显著,D错误。故选C。20.D秋淋往往在秋季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降水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易形成内涝,①正确。土壤水分增多,不会加剧沙尘暴发生几率,②错误。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山区坡度较大,已发生滑坡、泥石流,③正确。空气湿度增大对水稻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D。21.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冰海啸需要有:①结冰期较长的湖泊或海域,以便形成的冰层厚度较厚,这些厚厚的冰层就是冰海啸的物质来源;②推动冰块运动的强劲水流,所以发生冰海啸的区域往往有十分强劲的盛行风。由北美2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伊利湖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最可能发生强冰啸的地点在伊利湖的东南岸,B正确。故选B。22.A由材料“伊利湖中的冰块滚滚而来,冲上岸边的马路,形成的冰墙可达12米”可知,冰海啸的危害性极强,因此应对冰海啸应以预防为主,可以加强对天气的预报,设置湖岸警戒区,加高加固湖岸大堤,①②③正确;使用炸药破冰太危险,不宜采取这种措施,④错误。因此A正确。故选A。23.D湖面完全冻结后,盛行风难以将冰块吹向陆地,冰海啸将减弱,A错误。湖面完全冻结后,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强,湖面温差增大,湖面与陆地的温差减小,湖陆风减小,B、C错误。湖面完全冻结,湖水蒸发量减少,该地水汽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D。24.(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详解】(1)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地震灾害。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25.(1)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详解】(1)铜矿区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主要从破坏植被、废渣等角度考虑。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源。26.(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详解】(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4)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史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