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地理复习专题26: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新高考地理复习专题26: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解析版)

ID:946208

大小:317.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26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单选题(2021·全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该地区应为我国的()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2.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蓄水拦沙、滞洪排沙C.绿化环境、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答案】1.B2.D【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为黄土高原,故B正确,ACD错误。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这样可以保塬护坡、固沟保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故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加强对黄土高原沟谷的保护,故D正确。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蓄水拦沙、滞洪排沙是水库的生态效益;绿化环境、吸烟滞尘是城市绿化带的生态效益,ABC错误。故选D。【点睛】学生需要熟悉我国主要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要掌握主要生态防护措施的意义。(2021·福建省高三其他模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7页,总7页 3.削峁建塬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涵养水源能力B.方便耕作劳作C.增加耕地面积D.减少土壤侵蚀4.在边坡地带选择种草本灌木,不选择种植果树的主要原因是()①草本灌木需水较少,存活率较高②草灌相结合,更有利于保持水土③果树遮蔽阳光,阻碍农作物生长④草本作为饲料,经济效益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与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第三阶段可持续景观模式更加注重()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完善水利设施D.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答案】3.D4.A5.D【分析】3.由图示信息可知,黄土峁地表起伏较大,削茆建塬,降低地表坡度,减轻地表径流侵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水土,D正确。削峁建塬可以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方便耕作劳作、增加耕地面积,但都不是主要的目的,ABC错误。故选D。4.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草本和灌木需水少,易于成活,存活率较高,①正确;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根系,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所以草灌相结合,更利于保持水土,②正确,A正确。果树遮蔽阳光,草本作为饲料,表述不符合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③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5.读图可知,第三阶段在削峁建塬的土地上发展药果生态园,农田和草本灌本相结合,既保持了水土,又发展了经济,做到了可持续发展,D正确。增加耕地面积、防治水土流失、完善水利设施表述不够全面,ABC错误。故选D。【点睛】黄土高原削茆建塬,降低地表坡度,减轻地表径流侵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水土。试卷第7页,总7页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山地和丘陵区的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A.植树种草B.修筑梯田C.坡脚修挡土坝D.沟谷建淤地坝【答案】6.D7.A【分析】本题组以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6.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很容易渗水崩塌,①符合题意。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强,②符合题意。黄土土质疏松,抗侵蚀力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③符合题意。森林破坏严重,属于人为原因,不属于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7.因为提高植被覆盖率能增强地表涵养水源、提高抗侵蚀的能力,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选项A符合题意。修筑梯田、坡脚修挡土坝、沟谷建淤地坝等工程措施也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但治标不治本,不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排除B、C、D。故选A。8.(2020·西藏拉萨市·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的粒度分带图”。黄土高原主要由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读图,完成下列小题。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试卷第7页,总7页 ①盛行西风②东北信风③冬季风④夏季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详解】读图可以知道,黄土高原的黄色粉尘来自西北方位的黄土,故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有中纬度盛行西风和冬季风。①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0·沙坪坝区·高三月考)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植被下不同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变化困。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完成下列小题。9.6月份,图示各植被土壤含水量普遍比其它月份低,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活动旺盛B.植被根系吸水强C.雨季未到气温较高D.土壤颗粒较大10.通过各种不同植被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比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适宜种植()A.沙棘B.草C.油松D.沙棘油松混交林【答案】9.C10.B试卷第7页,总7页 【分析】9.根据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可知,6月份锋面雨带未到华北地区,黄士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加之此时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导致区域气候较干旱,所以各植被土壤含水量普遍比其它月份低,C正确;微生物活动旺盛、植被根系吸水强、土壤颗粒较大,均不是6月份土壤含水量最低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10.读图可以看出,在各种植被中,草地植被下土壤含水量除了3月份不是最高的,其他所有月份其土壤含水量均是最高,因此草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最强,所以黄士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适宜种草,B正确;沙棘、油松、沙油松混交林的土壤含水量总体均比草地低,说明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均不如草地,A、C、D错误。故选B。【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描施:(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2)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3)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4)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等。(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监测站实测流量统计表。图为黄河部分干流水文监测站和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7页,总7页 11.下列水文监测站中,年输沙量最大的是()A.头道拐B.龙门C.潼关D.花园口12.导致2018年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水北调输水量大B.节水农业发展迅速C.植被覆盖率提高快D.流域年降水量增加【答案】11.C12.D【分析】11.年输沙量是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年输沙量。头道拐位于河流上游,此河段水土流失不严重,年输沙量小,A错误。龙门下游还有汾河、渭河带入泥沙,因此也不是年输沙量最大的,B错误。龙门至潼关之间流域面积大幅增加,原因是龙门至潼关之间有汾河、渭河汇入且黄河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最大,C正确。花园口上游有三门峡、小浪底拦水拦沙,年输沙量比潼关小,D错误。故选C。12.2018年上中游年径流量均大量增加,干流径流量增加。南水北调不涉及黄河水,A错误。节水农业发展迅速不会导致干流径流量大量增加,B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快会增加下渗,拦截地表水,C错误。气候异常,流域年降水量增加可能导致此年份降水异常增加,D正确。故选D。【点睛】输沙量是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2020·)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试卷第7页,总7页 1977年7月2013年7月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48.8mm66.1mm83.7mm69.8mm85.2mm97.2mm13.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14.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答案】13.B14.C【解析】13.读图分析可知,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泥沙颗粒越大所占的比重越大,数量越多,A错误;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说明泥沙颗粒明显变细,B正确;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但是0.01mm以下粒径泥沙比重较小,C错误;2013较1977年,粒径在1左右的泥沙数量没有明显增加,D错误。故选B。14.由上题分析可知,延河流域泥沙粒径逐渐变小,主要是由于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从而导致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C正确;从材料分析可知,2013年7月的降水量比1977年7月更大,侵蚀作用更强,A错误;沿河位于黄土高原,以高原为主,地形崎岖,B错误;修建梯田,会改变坡面方向,会减少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试卷第7页,总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