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七发达的古代农业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021042015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专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七发达的古代农业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0210420152

ID:946299

大小:24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七 发达的古代农业(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农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A.陕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B.甲骨文中写有“协田”字样的卜辞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D.《诗经》中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 【解析】选C。根据题干“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状况,C正确。牛耕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牛耕画像石为汉代文物,不符合早期农业发展特点,故排除A。卜辞为商代占卜而作,不能直接体现农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诗经》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并非有关农业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2.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解析】选A。由材料中铁农具的出土位置来看,铁首先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然后春秋中晚期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说明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故A正确;材料中出土的铁农具并非武器,故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无法体现,故B错误;材料仅提供铁农具的出土地区,未体现铁农具的工艺,因而无法得出冶铸技术是否进步的结论,故C错误;铁犁牛耕普遍推广是在汉代以后,故D错误。 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出现春秋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主要得益于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故答案为B。自然经济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A不符合史实,排除;C、D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4.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A.普遍使用耦犁耕作B.铁制生产工具推广C.犁耕技术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汉代的犁耕法从西汉的“二牛三人”,王莽新朝的“二牛二人”到东汉时的“二牛一人”,说明犁耕技术不断提高,故选C;在新朝和东汉时期不是使用耦犁,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铁制工具推广,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铁犁牛耕普及全国,D错误。 5.《新唐书·地理志》详细记载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尤以江南道和江南东道为最多。今人统计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各地水利措施的次数见下表。这反映了()A.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C.经济重心南移进程明显加速D.长江下游地区成为农业中心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尤以江南道和江南东道为最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就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即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故C正确。A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在隋朝仍被执行,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北方或者其他地区水利工程的信息或其他农业发展的信息,故不能够以偏概全,所以B和D错误。 6.《甲子语溪闵雨四首其二》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解析】选D。翻车又名龙骨水车,古代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所以材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翻车,D是翻车,故选D;A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耧车,是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高转筒车,不用人力,不符合“青裙箬笠倚车卧”,排除。 【加固训练】下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B.规模大,发展迅速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选D。从扇形图可看出,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占比最大的是肥料,其次分别是播种和灌溉,体现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故D正确。 7.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A.农业的精耕细作B.自然条件决定了古代农业发展水平C.铁犁牛耕开始出现D.古代中国的犁耕技术始终没有创新 【解析】选A。据材料“稻田施肥”“一耕”“再耕”“三耕”可知是指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A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排除C;“犁耕技术始终没有创新”说法错误,排除D。 8.《诗经·周颂·载芟》中记载“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礼记·月令》也有记载“命农计耦耕事”。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A.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B.使用耦犁进行耕种C.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D.进行集体耕作 【解析】选D。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耕作技术,不能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征,故C错误;材料“千耦”“计耦耕事”反映出当时农业实行集体耕作,故D正确。材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述,与土地利用率无关,故A错误;耦犁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限制,故B错误。 9.“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节俭……甚至他们穿的衣服都完全是以前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就是说,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A.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吝啬守财的社会心态D.精耕细作的劳动结果 【解析】选B。根据“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可知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故选B;勤俭节约虽然也是一方面,但材料问主要反映的问题,排除A。中国人的习惯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守财,故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精耕细作的内容,故排除D。 10.《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A.当政者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解析】选A。材料中“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及周公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周代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A正确。B、C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D与材料所述史实不符,故排除。 11.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 【解析】选A。依据材料“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便宜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A符合题意。 1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乾隆元年修订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订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解析】选D。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可知“赋役”改变为“田赋”“户役”改变为“户口”,体现出国家对人丁方面的赋役有所调整,说明清朝前期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正确。题干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文化问题,A、C错误;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不能等同于重农抑商政策弱化,B错误。 【拓展延伸】以通史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因素和经济基础。(2)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等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家庭和睦的观念。 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4分) 【解析】第(1)题应结合材料一、二,从农作物品种的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美洲农作物的引入等方面说明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第(2)题应依据明清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状况,说明农业的发展、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4分)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4分)(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使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4分) 14.(12分)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摘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宋]王柏《鲁斋集》材料三 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的“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从生活、赋税、自然灾害和债务方面回答;第二问从减轻赋税方面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归纳回答。第二问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理以及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角度思考回答。第(3)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三中信息从可以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提供充足劳动力以及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两面性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小农经济特点思考回答即可。 您好,谢谢观看! 答案:(1)原因:生产艰辛;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债务盘剥。(3分)对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农抑商)。(1分)(2)社会现象: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1分)有利条件: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理;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3分)(3)含义: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工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专业化生产。(2分)看待:农民兼业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不能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2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