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与甲、乙所示状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解析】选B。从图示可以看出,甲处是低谷,这一时期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时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乙处是高峰,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焚书坑儒、独尊儒术有关。
2.战国时期兴起的“黄老之学”积极倡导法治,采用道家哲理为理论基础,吸收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特点和阴阳刑德之说,提出了礼法互补或法教统一的治国理论模式。据此可知“黄老之学”()A.结束了百家争鸣局面B.迅速成为官方哲学C.有利于新儒学的产生D.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解析】选C。结合题意可知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吸纳了法家和儒家思想的精粹形成的“礼法互补”“法教统一”治国理论模式,为汉初董仲舒创设新儒学理论提供了思想借鉴,C正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盛发达,A与史实相反,排除;B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黄老之学吸纳儒、法学派的部分内容,不等于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不正确。
3.(2021·盐城模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解析】选C。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在他看来文化的“大一统”可以成为政治“大一统”的根基,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与材料中“立太学以教于国”相符,故选C;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传承了先秦教育与史实不符,排除A;郡国并行不利于大一统,排除B;D的说法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4.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要把握一定的度,既要让他们有欲望又要让他们保持朴实的本色。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了()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B.为君之道应为“存天理,灭人欲”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D.百姓适当追求利益有利于君主专制
【解析】选D。结合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君主的统治之术在于把握百姓欲求的合适尺度,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控制百姓欲求的尺度而不是关注百姓欲求,A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天理”问题,B错误,排除;C中的“三纲五常”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汉唐以来,众多的外来文明落脚中华大地,尤其是由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冲突和融通的过程,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发展成为与中华本土的儒、道两家鼎足而立的中华主体文化之一。这说明()A.中外文明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对话B.中国儒家尊宗敬祖的观念受到冲击C.印度佛教文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接纳力和融合力
【解析】选D。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儒家、道家文化交流融合,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接纳力和融合力,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外文明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排除A。材料不是强调儒家尊大敬祖的观念受到冲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印度佛教文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C。
6.下表表明()
A.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C.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央—郡国—县—乡—聚设置了官学,私学有精舍和书馆,因此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体系,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方的统治思想是儒学,故B错误;材料呈现的是教育体系,未涉及选官制度,故C错误;官学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是孔子创办私学,故D错误。
7.(2021·合肥模拟)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某医学著作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施治原则。该著作()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C.倡导积极的健身学说D.对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的《伤寒杂病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运用历史解释对中国古代临床医学等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调用所学《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的知识,推知题中“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指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B正确。中医学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排除A;积极倡导健身学说的是华佗,C错误,排除;中国古代中医药学集大成者是李时珍,其作品是《本草纲目》,D错误,排除。
8.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甲(某人)有完城旦(筑城)罪,未断,今甲疠(麻风病),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西汉平帝曾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东汉延熹五年,军队疾病,名将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这表明,秦汉时期()A.疫病频发危及民众的安全B.注重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C.统治者重视民间疾病防治D.中国传统中医学成就突出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府应对疫情的举措,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结合题中关键信息“迁疠所处之”“空舍邸第”和“亲入庵庐巡视”可知秦汉时期的处置措施都含有隔离、治疗和人文关怀的成分,B正确。题中并未涉及瘟疫发生的次数,而且没涉及传染的人数,A错误,排除;题中只涉及对瘟疫的治疗,没涉及预防,C错误,排除;隔离与治疗不能等同于完全成功治愈,不能体现出传统中医学成就突出,D错误,排除。
9.西汉目录书《七略》中无史书一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史书附属于“六艺”类“春秋家”之下。到魏晋南北朝后期,文献整理已形成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这表明()A.两汉时期史学成就不突出B.魏晋时期史学逐渐走向独立C.统治者注重加强思想控制D.纪传体史书内容不够丰富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立足史料推理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中关键信息西汉“《七略》中无史书一略”、魏晋“文献整理已形成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可知史学发展经历了从并入其他图书目录中到独立且自成一体,B正确。A、D说法错误,排除;C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10.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
【解析】选C。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壁画中的题材“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主要体现的是儒家的价值观,这与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有关,C正确。题意强调的是壁画的普及而不是开始,A错误,排除;壁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装饰,B说法错误,排除;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但壁画的内容与其审美并无关联,D错误,排除。
11.(2021·长春模拟)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青州大疫,中央政府要求:“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旨在切断传染源,这项措施被后世沿用。据此可知当时()A.疫病防治依赖中医药学创新B.医疗隔离救治理论成熟C.政府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D.政府防治疫病方法有效
【解析】选D。西汉中央政府“舍空邸第”的防治措施被后世防疫沿用,说明这种将病人隔离的防疫方法有效,故选D;中央政府要求“舍空邸第”的行为属于防治措施,并非中医药的创新,排除A;西汉中央政府的防疫措施属于防疫实践层面,而非理论层面,且“成熟”一词说法欠妥,排除B;切断传染源作为一种防疫举措与政府的动员能力无关,排除C。
12.(2021·惠州模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派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C.文字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D.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
【解析】选D。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司马迁《史记》属于文字史料,据材料“甲骨文……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可知,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更具有说服力,故选D;A“最早”一词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且据所学汉字的起源演变的知识可知,甲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但并不能因此说其是中国最早的汉字,排除A;B表述过于绝对,有些作为一手史料的文献资料,虽不一定具有实物印证但仍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排除B;C表述过于绝对,一些文字史料比如文学作品,因具有虚构性并不都是真实可信的,排除C。
二、非选择题(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即主张脱离社会现实)”。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
材料二 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摘编自《儒家思想》
(1)据材料一回答孔孟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赞赏的“理论缺陷”有哪些。(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三者之间出现互相融合趋势的思想产物。指出为此作出贡献的思想家并概述其思想主张。(8分)(3)据上述材料依次回答法家、道家、儒家三家思想曾经分别在哪一时期成为统治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它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9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和汉代儒学发展的情况及其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第(1)题结合材料分别概括出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的内容即可。第(2)题结合材料二的部分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创立的儒学派别的名称即可。第(3)题首先结合材料二分别回答三家学说处于统治地位的朝代,“能够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的原因可以从其思想主张与时代需要两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混战,各国国君急于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富国强兵、巩固统治,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要强调了如何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发展,这与统治者当时的迫切需求相差较远。(8分)(2)产物:汉代新儒学。(2分)思想家:董仲舒。(2分)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3)法家在秦国和秦朝时期成为统治思想,因为法家思想成功解决了国家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社会难题,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思想主张,而且法家倡导的严刑酷法有利于在动荡之中迅速稳定社会秩序;道家思想在西汉初年成为统治思想,因为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主张适应了王朝建立之初恢复社会经济、和谐社会关系的需要;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取得了正统地位,原因是汉代儒学适应了国家安定、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社会需要。(9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
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据《汉书》《后汉书》整理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材料核心在于官民关系,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概括出有关官民关系的特点。认识需要根据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分析这一关系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示例: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4分)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4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4分)
您好,谢谢观看!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