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全国版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ID:946521

大小:1.62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法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法3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考法4地质灾害成因与影响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主题情境人地协调——人工阶梯—深潭系统 考情解读 考情解读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包括地表形态直接的影响和地表形态影响其他自然要素进而产生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从直接影响来看,地表的起伏状况、开阔程度影响聚落和交通线的建设成本;从间接影响来看,地表形态影响气候(气温或降水)、水源(径流)、土壤和地质(地层稳定性)等,进而影响农业和工业发展水平,这两个方面共同影响聚落和交通线的规模、密度、走向等。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名师提醒聚落不一定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分布;而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和主要表现为气候变暖,但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不一定表现为变暖,有的地区会变冷,有的地区会变干,有的地区会变湿,有的地区极端天气会增多等。这些变化通过自然环境整体性影响其他自然要素,进而导致整个环境发生变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2)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6)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可从节能减排、加强吸收、适应变化、政策管理等方面概括,图示如下: 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有三个特点:来自自然环境、能为人类所利用、稀缺。从自然资源在短时期内是否具有自我再生能力来看,其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可分为气候或气象资源、水或海洋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种类增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某些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限制作用降低,但自然资源在总体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不断增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 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3.我国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影响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④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⑤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突出。 (2)产生的原因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③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④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3)解决措施①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②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③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 考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思维拓展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2.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思维拓展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3.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各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考法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法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法3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考法4地质灾害成因与影响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示例1[2018海南地理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题思维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高考溯源地形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面,如本示例以地形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呈现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在高考中,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工农业生产、交通布局、人口与聚落的分布等方面。全国卷试题中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偏重于农业生产上,如2019全国卷Ⅱ通过宾川县的地形影响耕地、气候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设计问题,提示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总结地形的影响,尤其是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考法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示例2[2019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 答题思维 答案(1)A(2)D(3)C 考法3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示例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 答题思维 答案(1)B(2)A(3)C 考法4地质灾害成因与影响示例4[2020山东地理卷]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答题思维答案(1)C(2)D 高考溯源从整体的角度全面、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变化,一直是高考命题的设计思路。例如本示例以滑坡为载体,从不同时空、综合的角度设置问题,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滑坡)、发展(滑坡体滑动)和联系(堰塞湖形成,河流阶地被掩埋)。本示例围绕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变化影响等考点知识,设置问题,考查地表形态演化过程中地理要素间空间位置、空间联系及空间演变。本示例与2019全国卷Ⅰ中渭河主汛期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水文变化为同一命题思想,只是考查点不同而已。 主题情境人地协调——人工阶梯—深潭系统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 主题情境人地协调——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河流上,常会形成一种典型的河床微地貌形态,其河床常由一段陡坡和一段缓坡加上深潭相间连接而成,在河道纵向呈现阶梯状,即阶梯—深潭系统。云南小江流域,干湿季分明,小江断裂带贯穿其中。小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在小江流域,人们运用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河床侵蚀下切,稳定了河床和岸坡,减少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探究设问(1)简析小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建成后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减少的原因。(3)探究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建成后小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变化。下图示意云南小江流域某河流人工阶梯—深潭俯视图及纵向剖面。 解题思路(1)从气候、地质、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2)河床的变化影响流速和沙石沉积。(3)从水域面积、水深和流速的改变探究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1)小江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降水强度大;地处山区,坡度大;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水土流失严重。(2)原来较为单一的河床变为陡坡、缓坡、深潭相间分布;(急流和缓流交替)潭水缓冲了水流对河底的强烈冲击,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稳定了河床和岸坡;深潭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3)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建成后,水域面积增大,水量增多;形成了不同流速、不同水深的水域环境;河床底部的泥土、卵石增多;水中营养物质增多,饵料更丰富,使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多样化和优化,故水生生物种类、数量会明显增多。 您好,谢谢观看! 对接高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