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4《秋颂》赏析朱炯强、姚暨荣(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秋颂》写于1819年9月,是济慈为后人留下的最后一首颂诗,也是他一生写得最完美的抒情诗。当时,他的肺结核病日趋严重,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仍在那儿勤奋地笔耕不断。白天,他躲在屋子里寻诗觅句,每到傍晚,便独自一人去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时值暮秋,天气一天天地冷了起来,可夕阳余辉下的田野,却显得暖融融的,这使身患肺痨而特别怕冷的济慈感到格外舒适。在他眼里,成熟的秋季比葱翠的春天更为宜人,眼前的金秋晚景就宛如一幅暖色的风景画。此情此景使他欣然提笔,用诗句描绘了这么一幅秋色的写生画:雾霭缭绕,硕果累累的秋,和使万物成熟的骄阳结成密友。诗人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手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缭绕,而黄昏,又总是暮霭笼罩。“雾霭缭绕”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接着,马上点明了第一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比喻。因为诗人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一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要论秋,就一定要提到它。因此,诗人把它们相提并论,说:你们筹画用累累的果实,挂满茅檐下的葡萄藤蔓;红苹果把长满青苔的老树压弯了枝头,果肉已经熟透;胀起了葫芦,肥大了榛子壳。好长满肥肉;
秋颂这是对秋色的渲染。累累的果实,压弯的老树,嫣红的苹果,碧绿的青苔,在紫葡萄藤与黄茅檐的陪衬下,色泽斑斓,相映成趣。诗人抓住这几个在乡村里司空见惯的镜头,把成熟的秋的信息传递给了读者。但诗人在这儿不是单调地写静止的秋,他把秋和太阳比作两个策划者,两个大自然的设计师,就使本来静止的画面产生了动感。人们仿佛看见,秋和太阳这两位好友,在走南闯北地整天忙忙碌碌着。她们让葡萄挂满藤蔓,让苹果压弯枝头,给葫芦灌满浆液,给榛子注满甜肉。诗人还嫌画面不够热闹,又给她添上了活动的背景:还有,还有,为了蜜蜂频频催开了迟放的花朵。……迟放的野花在田野里迎风摇曳,更有那嗡嗡采蜜的蜂群飞舞其上。这样,大自然生机蓬勃的景象便更加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在第二节里,秋撇开她的朋友,独自行动了。她像个劳心的婆婆四处奔忙,检查秋收的情况。她一会儿跑到打谷场,一会儿回到田垄上,一会儿又转到榨酒机旁。瞧:你有时无忧无虑地坐在打谷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儿飘荡;你有时迷醉在芬芳的罂粟花下,酣卧在收刈过半的田垄上方,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儿旁;你有时像拾穗人缓渡小溪,头顶着满满的谷袋在走蹚;你也像站在榨酒机旁的酿酒人,耐心地凝视着落下的最后几滴酒浆。
这里,诗人通过秋的巡礼,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点明了秋季的特征,让读者看清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诗人在这一节里采用了犹如电影中跳格的表现手法,场景变幻很快,极有动感。但是,诗人又不想让读者看到一片忙乱的景象。因此,展现在我们眼里的秋,在打谷场上无忧无虑地坐着;在田垄上静静地躺着,而且沉沉睡着了;在榨酒机旁也不性急,只是站在那儿无声地观望。也许,诗人想借此告诉读者,今年是五谷丰登的一年,秋对此十分满意,甚至有点儿陶然物外的神采。但她也没有因为丰收而变得大大咧咧,她十分珍惜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点滴成果,所以,她也加入了拾穗人的行列,头顶着满满的谷袋,蹚过小溪,送到农人的仓里。诗人把这四种形象分别用“坐、卧、行、立”四种不同的姿态来描绘,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全诗传神得维妙维肖。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这里赋以秋的四种化身,均是劳动者的形象。诗人是尊重劳动的,同情劳动者的。他深知,播种的是劳动者,收割的也是劳动者。所以,他在他的画面上安排这些处在恬静境地之中的劳动者的形象,以表现他们的辛劳一年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到了第三节,也是最后一节,诗人突然笔锋一转,不写拟人化了的秋,而是直接以具体的环境来表现秋。洒汗收割了一天的农民,这时均已荷锄还家,田野上阒无一人,惟有:夕阳透过云层映照暮天,把收刈后的田野抹得红艳艳;好一幅夕阳西下的深秋晚景!真不愧是“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还把秋天给人的温暖舒坦的气氛烘托了出来。面对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拍手叫绝,但也许有人会因此而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抑或也有人会说:秋天美是美,可接下去便是萧瑟的冬天。但是,且慢!诗人要告诉人们,秋天并不是死亡的前奏,你听──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随风起落,哼哼嗡嗡,忽而低飞,忽而在空中,蟋蟀在篱笆下欢唱,羊羔在山圈里咩叫,聚飞的燕子在天空喃呢,红胸的知更鸟也群起呼哨。
这简直是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是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传出了悦耳动人的音响。在前两节里,诗人主要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秋天的美景,而在这一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因为它声色并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首诗是如此生气勃勃,还使人不由地联想起了孕育生命的春天。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写到这儿,也情不自禁地自问起来:春歌何在?嗳,春歌何在?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这种伤感的情调是没有必要的。你自有秋声,又何必对它们思念?这个反问十分有力。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他颂秋的主题,一扫世人对秋所抱的伤感、悲凉的情调,给秋注入了生命和阳光,使它焕发出温暖和煦的光芒。因此,即使是在晚秋时节,我们眼里仍然丝毫没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条景象,就连春来秋往的候鸟──燕子和知更鸟也仍在这儿飞上飞下,忙个不停。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读者在领略了诗人刻意描绘的秋景以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候鸟是因为贪恋秋色而迟迟不肯离去。的确,在见了这样的美景之后,谁还愿意离此他去呢?这里引证一下诗人自己的感受是很有意思的,就在他写作这首诗后的第二天,他写信给他的朋友雷诺兹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爱过收刈后的田野。的确,比对冷冷的绿色春郊还要喜爱。不知怎地,收刈后的田野看上去是温暖的,就像某些图画看上去是温暖的一样。星期日我去散步时,这种景色给我的印象极深,就拿它作诗材了。”从这首短短的颂诗,我们可以看出,济慈不仅是个美的追求者,更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事实上,济慈的每篇诗,都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正是从热爱现实,热爱生活这一点出发,他所追求的美,他所歌颂的美感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相当健康的。就在写《秋颂》以前,济慈还写过一首著名的颂诗《忧郁颂》。他在诗中告诉我们:
和忧郁同住的是“美”,还有“喜悦”,“欢笑”也是邻居;……隐蔽的“忧郁”原在“快乐”的殿堂里设有神坛;生活即使是忧郁的,但仍可在忧郁中找到美,因此也有喜悦。这种乐观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他奋进。济慈一生历尽坎坷,在写《秋颂》时不仅贫困不堪,且已病入膏肓,自知不久于人世。但他还是从秋天日落的景色中掌握和展现其优美的一面。他一贯认为,正因为这种良辰美景并不长留于世,因而就更显其优美,更值得人以感官去尽情地享受。济慈的诗在探求这样的生活感受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选自《济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