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精品教案写作背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看了一段视频、一组图片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文章,就是读后感。“学写读后感”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部编教材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的训练内容。这一单元阅读篇目,均为古诗文,即三记和二经(《诗经》二首),虽然其中并没有一篇是读后感,但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读后感的阅读材料。从语言到手法,从情感到表达,教材力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因此,可以结合阅读过程,体会写作读后感。同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大量阅读书籍、上网搜集资料,多渠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使收集到的信息不断积累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形象思维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抽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八年级下学期,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足够厚实的积累,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也是阅读思维渐趋成熟的基础。读后感,主要是靠抽象逻辑思维来完成的。读后感的核心是“感”。因为“读”(即读后感中的引述)的内容,是作品中客观存在的,而“感”则是读者的主观感受。因此,要写好读后惑,感悟是最关键的所在,一定要深入——深入读物,深入生活,深入思想。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找到“感点”,将自己真实感受中有价值的部分,很好地组织起来,写出好的读后感。这样,学会写作读后感,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能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写作目标1.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开发“引——议——联一一结”的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2.结合单元课文的阅读,借鉴写作,注意把握“读”和“感”的关系,善读会感3.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重难点突破
重点:注意把握“读”和“感”的关系,注重开发“引——议——联——结”的写作思路,能选择适当的感受点,学会写读后感。难点:促进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式: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展现经典片段,做好经典赏析,带动学生进入经典佳作的情境,学会写作读后感。学法:借鉴法:借鉴自己读过的同类文章和常见的成功写作思路,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选取写作材料,写出质量较高的读后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文段、CAI课件、表格资料等。学生:完成单元阅读任务,确定感受点;完成借鉴阅读任务,积累写作思路;读一点有关写作读后感的理论文章,做好理论准备。课时安排l课时探究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约3分钟)导入法一:1.同学们都喜欢读课外书,请问你都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2.你能把你读的文章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比如它都写了什么内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练说,教师巡视。)师:同桌之间知道了彼此读过什么书,但我们大家还不知道,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对话导入,意在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快速进入写作情境,在活动情境中推进主题活动的铺开。
选择一两个愿意表达的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导入:是的,阅读,可以打开人们思想的窗户;写读后感,却可以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写读后感,共同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板书:学写读后感)导入法二:(多媒体出示)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真正地读,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好比看一场电影,看到动情处,你会流泪,这说明你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是从电影中“看出了自己”;再如我们家长每天带上随身听,徒步上班,对《老师的窗前》百听不厌,这同样是因为由此很自然地想起过去的校园生活。总之,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浮想联翩,会感慨万千……因此我们从中“读出了自己”。我们可以把读书中的感想写下来,长期积累,这会让我们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提升。(板书:学写读后感)话题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重新感受阅读的情境.打开写作读后感的话题、问题和主题。二、写作形成阶段。(约26分钟)1.回眸经典,借鉴“感点”。(1)经典回顾。(多媒体出示:所学课文的相关读后感内容)①青翠的藤蔓相互缠绕,小石潭的流水“叮咚”作响,偶有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沙”的轻快旋律——柳宗元便是在这样的美景中渐行渐远。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用黑白诠释这幅景色。不需要鲜艳的色彩,不需要细致的表情刻画,只一片黑白,一个背影,足以融动人心。他的背影,是落寞的,亦是感性的。——读《小石潭记》有感②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出去。——《桃花源记》读后感③如果雕刻者有一丝的马虎,也许今天我们就不能领略“只应天上有,不该凡间现”的奇宝。我想,在生活中雕刻家对待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是极其认真的,认真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认真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难做到的。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在考试中认真。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写作业,就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认真的习惯,这样在考试中不用太克制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认真了。反之,如果我们平时不能认真做作业,考试时也就很难认真了。——读《核舟记》有感④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习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结合课文内容,品味与之相应的读后感,能够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便于总结写作方法,用于写作借鉴。
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败给自己。——再读《蒹葭》有感(2)归纳写作方法。师:请结合单元文章和上面的内容,说说以上各片段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学生勾画、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①“引”是基础,引述要灵活。②“议”是重心,感悟要深入。③“联”是拓展,联想要广泛。④“结”是回应,结语要紧凑。2.小试牛刀,尝试写作。(1)打好基础,引述灵活。(多媒体出示)①阅读下面古文《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运用引述,写一段读后感,要求:引述适当,灵活,简洁。情境一: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引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生写出引述片段后教师点评。以读促写,以感悟读,在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和借鉴思维。
③教师给出范例。(多媒体展示)引述:虎之凶猛,令某些人“谈虎色变”,但自古至今,很少听说虎吃人的事,倒是老虎成为人手下猎物的事情居多。其实,论力气,“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论武器,老虎有锋利的爪牙;然而,老虎终究失败了。(2)突出重心,感悟深入。①阅读《关雎》一诗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写一个议论性片段。要求:突出“爱情”这一重点内容,感悟要深入。(多媒体展示)情境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生写作后,教师点评。③教师给出范例。(多媒体展示)议论:我对婚姻的理解是,一个完美的婚姻生活应该要经历三个阶段的情感:友情、爱情、亲情。首先双方要在最真实、最充分的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感受对方的真诚,读懂对方,产生一种浓厚而真挚的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激情,产生厮守一生和白头偕老的愿望,以及对对方有着刻骨的思恋,有着一种“争君其谁”专项练习,有利于快速打开思维,快速形成写作思路,对于综合写作实践,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的爱情。最后爱情是要回归于真实的,而婚姻的牢固是在两人之间有着血缘般的牵挂,互相厮守,相互牵挂,相互体谅,有着出门时候的祝福和盼望回家的思念的亲情。这才是最幸福而最真实的爱情生活。(3)拓展得当,联想广泛。①阅读下面《窃读记》中结尾的片段,写一段读后感,要求对阅读部分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多媒体出示)情境三: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拓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生写作后,教师点评。③教师给出范例。(多媒体展示)拓展:朋友们,让我们记住文中国文老师的这句话吧:“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是啊!吃饭能提供给我们物质营养,而读书是给我们提供精神营养。这两种营养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4)回扣紧凑,结束有力。①根据对《小石潭记》结尾部分的情感把握,写作一段结尾扣情的文字,让读后感的结束干净有力。(多媒体展示)情境四: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回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写作后,教师点评。③教师给出范例。(多媒体展示)回扣:于情于景,到处透露着凄清,本能使他选择了逃避。也许悲伤是会长久潜伏于心的,但快乐一样也能够,豁达面对吧!如李白诗中所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运用写作读后感的技巧,构思写作片段。要求:仿照以上四个情境的形式,自选阅读内容,自定写作内容,写一个片段,要求引述适当、议论突出、联想广泛和收束有力,至少体现出两个方面。先分项,再综合,进行写法的应用和具体的训练,由简入繁,进行综合练习,促进学生提高构思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三、写作展示阶段。(约12分钟)1.在小组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上,布置小组展示,选出较成功的写作片段,班内交流研讨。2师生点评,汇总修改意见。3.全班一起修改最精彩的片段,集体形成佳作。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四、总结提高阶段。(约4分钟)1盘点写作方法:打好基础,引述灵活;突出重心,感悟深入;拓展得当,联想广泛;回扣紧凑,结束有力。2.盘点写作体会。3.教师小结:好的读书习惯,就是不断打开文字之窗;好的读后感,就是不断打开心灵之门。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写作时,可以采用“引——议一一联——结”的常规写法,“引”要灵活,“议”要突出,“联”要广泛,“结”要扣紧。4.作业: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刚说完这句话,风就把船吹翻了,两人都掉入水中。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要求:概括材料内容,但不要照抄原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但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来写。及时盘点有助于学生总结提高,反思进步。随机出示作文题,可以让学生在思索时,科学构思,合理取舍,形成较好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