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习作3《写读后感》改评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要求。2.通过老师示范改评典型习作,教给学生改评方法,养成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3.通过生生互改,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六年级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已经积累了一些互改经验。所以稍加引导,他们就能顺利完成自己的批改任务。可以这样来设计和展开自己的教学流程的:一、回忆习作要求,商定改评标准。“同学们经过作前的精心准备,习作时的认真推敲、巧妙构思,一篇习作终于大功告成了。但是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一次写出来的。”简洁的导语,肯定了上节课的成绩,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又下达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在回顾了习作要求后,老师与学生迅速商定了改评标准:文从字顺、有读有感、真情实感、新颖独特。这个标准怎么样?要我说:非常高。有几个学生能完全达到?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师生共同商定:只要达到文从字顺的就给他及格,达到两个标准的就是良好,达到三个的优秀,四个标准全达到的加上五角星。学生们如释重负,放心地交出自己的作文,大胆地修改别人的作文。作为老师,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优秀”
,只要发现学生一点光亮就让他灿烂。二、师生改评习作,教给改评方法。在这一流程中,老师采用佳作赏析引路,指名范读了佳作后,让学生逐段欣赏,体会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学生每找到一处优点,老师随即展示自己的批改痕迹。如:某某学生这句话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老师展示批语。学生一看:嘿,跟我想的一样,原来批语就是这样写的,就是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跟写读后感差不多。这一环节,老师讲得很少,只是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意思来就说,老师就用投影展示。什么地方要修改,什么地方需加批,在学生头脑中自然生成,水到渠成地向学生展现了评改作文的完整流程。其实,高效的语文课就是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所必为。不该讲、不必讲的坚决不讲,不通过讲解学生不能明白、不能做到的一定要讲。三、互改互评,双向交流。有了评改标准,掌握了评改方法,学生在互改互评中有依有据,改得得心应手,评得有说服力。学生批改的符号很规范,眉总批切中要点,而且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是我们老师想不到的。互改中,老师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小声议论,时而舞动笔杆,完全沉浸在改评的氛围中。看上云很平静,其实处处涌动着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碰撞。期间,老师在默默地巡视,仔细查看学生改评情况,间或和学生小声交谈,解疑答难。老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发现改评突出的习作,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四、佳作欣赏,全面点评。
这一流程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老师向学生充分展示佳作,师生共同品评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以及学生的改评情况。老师的话语是那样的温柔委婉: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你觉得好在哪里?同学们认为这位同学改得怎样?评得又怎样?你给他下了什么等第?大家同意他给的等第吗?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的感想、独特的见解被完全展现出来,评改的笔触也被一一显露,他们的评价被置于绝对主导地位。老师成了他们的引导者、合作者、协商者,是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充分欣赏了学生的习作,又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改评的方法。五、交换习作,完善习作。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我完善。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改正错别字;第二,对他人给出的好的评语进行品读和消化;第三,根据他人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第四,如对他人的评价有异议可进行再商讨。目标明确,任务到位,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更加成熟。六、课堂总结。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再作言简意赅的小结。既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也为40分钟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