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边塞战争诗四首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知人论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一)在设有烽火台的边防城镇的西边,有一座观察敌情的百尺高的楼。黄昏时戍边战士独自登上高楼,这时从青海湖上吹来了秋季的寒风。他一遍遍地用羌笛吹着《关山月》曲子。无奈的是那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话表述。2、这首诗在写相思之情有什么特点?3、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4、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话表述。【提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交流展示
2、这首诗在写相思之情有什么特点?【提示】借景抒情(第一二句)借音乐抒情(第三句)曲笔(第四句)
3、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提示】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黄昏(暮色思乡淡淡哀愁)海风秋(悲秋情节凄凉)羌笛(别离乡情幽怨凄凉)关山月(关塞山川距离远)总结: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1)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2)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艺术特点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曲笔的表现方法。总结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唐代边塞诗歌常见主题思想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