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文题背景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字词解析长云:天空大片的浓云。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金甲: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楼兰: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诗歌解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地之景:荒凉思归之情:深切久戍之苦:残酷破敌之志:豪壮诗意解析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想一想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激烈,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感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拓展阅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