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学习目标1.了解杨炯生平及边塞诗。2.了解本诗中的“烽火”“牙璋”等意象的作用,品味诗歌中修辞手法的魅力。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解题《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旧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走近作者杨炯(650年-692年),华阴县人。高宗显庆六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他自恃有才,待人略显傲慢,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杨炯像
整体感知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常识介绍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边塞筑有烽火台,备柴草,遇有敌情,即举火告警,各台递相传报。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烽火牙璋
整体感知来犯,出征,围城,苦战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细节感知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细节感知请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细节感知“牙璋辞凤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在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细节感知颈联采用了烘托的手法。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写出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场面。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细节感知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解析文本主旨
拓展学习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的产生
拓展学习有人认为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正是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牢骚语,而非励志沙场,投笔从戎的决心,对此,你怎么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