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与国学教育》三年级上册第4课《从军行》教学设计【诵读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3.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并受到感染。【诵读重点】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诵读方法】 熟读成诵法、想象入境法【教学准备】《十五的月亮》歌词、诗歌配乐【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谁来读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家人在思念着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何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1.了解作者这首古诗是谁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阅读【作者简介】,认识一下这位唐代著名的诗人。2.释题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军行:是指士兵的军旅生活。现在就让我们奔赴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三、品诗句,明诗意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 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 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 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四、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同学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 (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在想些什么? (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 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配乐朗诵,背诵五、拓展延伸1.读【趣味古诗】,了解缀名诗。2.自读《木兰从军》,了解木兰的故事。六、作业阅读第21课《一只小鸟》和本课页脚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