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置问题鉴赏古代诗歌——唐代诗人杨炯的诗歌《从军行》的教学设计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安向东引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鉴赏诗歌的重要性。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比较理想的分数。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诗歌鉴赏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导入正题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高峰。远古文学的源泉,经过两千年多年的流淌,汇合了千溪万涧,吸收了一切有利于它发展壮大的成分,终于在唐代汇成了滚滚大江。二、作者与作品简介杨炯,初唐著名诗人,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五言律诗《从军行》是杨炯的代表作之一。《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内容都写军旅战争。这首诗歌,就是写烽火报警,壮士振奋,将军率师辞阙,鏖战边塞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边地的艰辛,抒发了投军保家卫国的情感。三、全诗内容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四、问题设置1、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2、请赏析第二句中关键词“自”。参考答案“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3、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参考答案“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了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4、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抒情。5、分析“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语言和句式上的特点参考答案“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五、赏析此诗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用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非常雄劲。诗的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开头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
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具其妙。诗人别出心裁,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意作置身书房的一介书生。作者的这首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之深。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总之,这首诗诗人在感情奔腾激越中,表现出自己的爱国之志。在艺术上,不但跌宕婉转、起伏有致,而且对仗工整,语言明快简练,句法多变,而又浑然一体,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