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ID:948277

大小:1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绿园区民主小学李慧慧【教材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选自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2、课堂上进行重点讲授,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诗人。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繁星。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再走近一位诗人,他就是宋代的——陆游。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陆游三岁时,家乡即为金人所占,从小饱受战乱之苦。面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立志“一寸丹心唯报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一生主张抗金,为民请命。但因政府昏庸,他屡遭贬黜,壮志难酬。1192年。68岁的陆游罢归山阴已经四年了,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没有让老人的心平静下来,他心系沦陷区的骨肉同胞,忧愤难当,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三、解诗题就在这深秋的夜晚,内心的煎熬使这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睡,将晓时分,诗人步出篱门,凉风更添惆怅。他仰天长啸,向金兵铁蹄下的百姓发出了慨然长叹,写下了这震铄古今的名句。四、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读准节奏。2、结合书下注释和你查找的资料,理解诗的内容,可以自学,也可以合作学习,还可以找老师交流。重点品一品,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开始学习。五、学习古诗前两行1、(师出示古诗前两行)透过诗的前两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华山高耸入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认真看这个“摩”字,里面是手,感受到什么?仿佛青天触手可及。还从哪里看出华山之高?华山真有五千仞那么高吗?华山有两千多米,合八百多仞,这里的五千仞运用了什么写法?是古诗里常用的虚指,他在数字上运用不确切,目的要突出事物的特点,比确切数字更具有感染力。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3、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虚指?三万里河—黄河共5464千米,10928里左右,三万里的虚指写法突出了黄河之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黄河是怎样的气势?谁来读读第一行。“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黄河是怎样的雄浑?我们一起来读4、同学们看(播放风光片)这就是浩荡的黄河,这就是壁立千仞的华山,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岩峦叠万里的恒山,长波逐若泻的长江,广袤富庶的土地,这众多的山川景物,织就了锦绣如画的中原。而这壮丽的祖国河山却被金人所占,体会诗人的这种种复杂心情,齐读!  六、学习诗的后两行1、宋朝遗民生活得如何呢?透过诗的后两行,你又看到了什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王师又指什么?遗民是指什么?他们何止是遗留?他们被遗忘!被遗弃了!金人统治下的遗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3、让我们跟随影象,回顾那段悲惨的历史。(播放金兵屠杀百姓视频)你想说些什么?是愤怒是悲伤,诗人统统凝聚为一个字——泪。遗民之泪。4、根据影像和诗句想象一下,会有哪些人流泪?为什么流泪?流的又怎样的泪呢?你能试着写一写说一说吗?(什么人流泪为什么流泪怎样的泪)大屏幕出示——这泪是。5、遗民泪尽,他们最期盼的是什么?王师前来搭救,“又”字说明什么?一年又一年,从1127年到1192年,在这65年中,中原地区的人们都在苦盼着王师。如果前两行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那么这两行则深深诠释了诗人的---忧民情怀。(板书:忧民)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再读全诗。谁愿意来。6、那遗民们苦苦盼望却始终不来的王师到底在做什么呢?7、(出示地图)同学们看地图,老师所指的疆域,原来都是宋朝的领土。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首都汴州。昏王赵构带领一群达官贵人逃到杭州,建立了小朝廷。他们软弱无能,根本不顾沦陷区的百姓。(出示《题临安邸》)宋朝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就是对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谁来读一读?他们在做什么?(游山玩水,寻欢作乐)他们醉生梦死,他们醉眼迷离,哪里看得见遗民的泪啊!可这遗民之泪却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绝望,洒向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洒向了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终日夜不能寐,心如刀割。1192年,在此之前和之后,陆游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秋天的黎明,诗人步出篱门,顿时凉意袭来。远望中原有家不能回,想到骨肉同胞的苦难生活,自己又报国无门,他忧愤塞心,老泪纵横,吟诵道:  学生读全诗。【精品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