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纵目中心校授课教师:杨丹2019年6月15日
杜甫知多少?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之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培养爱国的思想感情。3、学会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学习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借注释明诗意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杜甫在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在剑门西南。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地区),是安、史叛(pàn)军盘踞(jù)的地方。④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眼泪单击有内容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夫人和孩子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打开有内容单击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①水满了流出来;②满,遍布;③随便,不受约束。胡乱地卷起单击有内容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声歌唱纵情饮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红点处打开有地图
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江东海
剑外忽然间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想象着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诗意读一读
悟诗情1、理解了诗意,诗中有个词最能反应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你知道吗?2、读到“喜欲狂”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呢?
了解写作背景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诗人携妻带子,当时诗人随逃亡的队伍流落到四川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曾被叛军所俘虏,历尽艰难与生离死别,八年后,在四川剑外听到收复失地的的喜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1)......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欲嗔。小儿强解事,故所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选自杜甫《彭衙行》翻译:逃难途中,小女儿饿的禁不住咬我,哭闹声又害怕被虎狼听见。在怀中紧搂着捂住她嘴巴,她反而挣扎着哭叫声更尖。身边稍大些的小儿,非要摘苦李子当餐饭。一路上十几天多半有雷雨,泥泞中全家人只好相互扶搀着(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战争的烽火已接连燃了三个月,我是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两黄金啊!我心绪烦愁,白发越搔越短,几乎是已经无法插住簪子了。
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江东海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歌?《出塞》唐·王昌龄《从军行》唐·王昌龄《示儿》宋·陆游《夏日绝句》宋·李清照《过零丁洋》宋文天祥《满江红》宋岳飞《题临安邸》宋林升《州桥》宋范成大……
学习古诗方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四、诵诗句,品诗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思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