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本课,我力求使自己的课堂呈现出语文味来。一、让古诗沉浸在浩瀚的文化中。杜甫作为诗圣,在当时文坛中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让孩子亲近诗人,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你对杜甫了解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工具书、文化积淀学语文,是语文课该做的事。于是学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他们的诗各有千秋,李的浪漫,杜的写实;知道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知道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读杜甫的诗就能了解当时的历史。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让诗歌的学习沉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用一诗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其他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二、让古诗的理解在情境中生发。学生在前一天预习了整首诗,对全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妻子、衣裳、青春第7页
的古今异义,我就放手让学生说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时候,能差不多说到位,我就没再去唠叨。可课后,经提醒我知道我错了,学古诗不能满足于仅仅理解诗的意思,更不能满足于仅仅把诗句中逐字意思简单串联。比如初闻涕泪满衣裳学生说刚刚听到就激动得泪水沾湿了衣服。可是单单听这句话,是别扭的,是什么让诗人情绪如此反常?脱离了对杜甫曾经悲的感悟,摆脱了当时的情境,这样的理解是可笑的。如果学生走进情境,就不会就字论字,简单地把单个字的意思联起来说说了事。他们头脑里会出现:杜甫一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手足无措,万分激动,不由任泪水沾湿了衣服!学古诗,学语言,学表达,作为师者,我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头脑中想像画面,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走进画面让学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积淀表达诗歌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才是有语文味的。反思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作者寓居在梓州时,听到唐朝军队平定了叛乱。这个天大的喜讯时候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诗。作者喜第7页
是因为祖国重新得到统一,这种喜之情包含着杜甫浓浓的爱国之情。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介绍杜甫或背诵杜甫的诗,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第二句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时,我问学生此时的诗人流出什么样的眼泪,学生说高兴的泪,还有呢,为了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更深处的情感,就让学生相机学习杜甫的一篇名作《春望》。教师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杜甫被叛军抓到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诗人为这样的时局感伤的见花落泪,听到鸟声都感到心惊肉跳。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谈体会。问: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伤心的、痛苦的、悲伤的、愤怒的泪)。学生就体会到诗人落泪不仅仅是与亲人分开,孤身一人,更是因为国家破碎,爱国的情怀表露无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也流泪了,但这次流的是高兴的、激动的泪水。应该说此时的杜甫是悲喜交集。两首诗中都写了诗人流泪,一悲一喜,但无论是悲是喜都关情浓浓的爱国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杜甫的伟大,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有民这条主线。教学这首诗时,我还联系《示儿》这首诗来教学,两首诗区别在于,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示儿》可围绕悲第7页
字展开教学,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两首诗有着诸多的不同,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心无比强烈的爱国之情。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写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来体现喜之狂。《示儿》则通过诗人临终前的牵挂但悲不见九州同来表达悲之切。一喜一悲,都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1、对情感朗读的引导虽有层次,但没有很好的拓展开。2、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够民主,许多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没有或是较少有发言的机会。3、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思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清人蒲起龙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听到收复失地蓟北后的欣喜若狂和急切还乡的心情。在教学时,我注重指导他们读准字音,如蓟北的蓟(j),涕泪的涕(t),漫卷的卷(juǎn);尤其是衣裳的裳(hng),妻子的子(zǐ),与平时的朗读习惯有差异。教学全诗时,我抓住喜欲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体会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整首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的词语是哪一个?引导学生自读、寻找喜欲狂。那么,作者为什么喜欲狂?哪些词能体现作者的喜欲狂?喜欲狂第7页
之后,作者想到些什么?又增添了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通过自读、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方式,一步步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请学生扮演杜甫一家进行表演,抓住杜甫的动作,如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体现作者的心情。反思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一、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让孩子们先了解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他们自然就能理解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重大意义了。他们了解了诗人生活的苦痛,自然就能理解诗人听到喜讯时的心情为什么那么喜悦激动了。二、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歌。学生在前一天预习了整首诗,对全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妻子的音义、涕泪的古今异义,我就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了。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三、围绕诗歌主题,引导学生品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全诗为喜而作,包含着诗人强烈的爱国心,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能想一想诗人是怎么表达他的情感的吗?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这些问题,自然就能感受到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次教学,我第7页
主要采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可是,由于安排不够合理,所以本课略微出现了一些前松后紧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有感情诵读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以后可以把理解诗句的意思跟理解诗歌主题合并起来,这样时间就充裕了。反思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生活道路上必然要走一些弯路。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蕴藏的丰富内含,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说透的,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按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去想象、体会呢?所以,我在第一环节先介绍杜甫,从而让学生对诗人对诗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就是自学环节,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否则学生无法进行到下一环节,这时再让学生在班上展示。没有了字词上的阅读障碍,把握诗的大体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诗人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现在终于可以回到故乡了,那么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经过讨论,学生可定会答出,这是诗人设计好的回乡路线,这时,我应该及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这个路线时时刻刻在诗人的脑海中,而今,叛乱已被平定,一个穿一个向第7页
足以表明诗人多年来一直的思乡情绪。而这种思乡心情之切是源于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与兴奋。最后,围绕喜字,学生进一步从漫卷、放歌、纵酒等词去体会诗人的爱国热情。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