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执教:张美萍古诗词诵读
杜甫
《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前进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他曾写下一千四百多首好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返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jìchánɡwūxiānɡtìzǐjuǎn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jìchánɡwūxiānɡtìzǐjuǎn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诗意读一读
喜欲狂1234喜
剑外蓟北四川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背景简介唐朝曾经爆发过“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占领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诗人杜甫的故乡也沦陷了。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chuánjī
背景简介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他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之后,兴奋不已,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写了“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江东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穿便下向
返回返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比一比:zān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历时八年之久的叛乱,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作者也不能幸免,他甚至被叛军所掳,后困居长安,全篇忧国,伤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拓展延伸:1、课后欣赏杜甫的《登高》,感受回乡后杜甫的心情。2、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背诵爱国的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