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郧阳区鲍峡镇东河完全中心小学孙正中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2、体会诗的内容,且感悟杜甫“喜欲狂”的心情。3、感受诗人思乡心切,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4、背诵这首古诗。二、教学重点:感受诗的内容且感悟杜甫“喜欲狂”的心情。三、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思乡心切,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四、教学准备: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作者简介、背景资料。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共同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解题:读了题目你理解题目的意思吗?(指名回答)(二)前置学习:通过前置学习,同学们已对这首诗有所了解,那咱们先来交流前置学习成果。
(1)谁能按照上面把前置学习的特点介绍给大家?(指明作为小老师上台介绍)(2)同学们对七言律诗有何特点已掌握的十分透彻,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杜甫的画像,你们通过查阅资料对杜甫有何了解?请某一小组来展示前置学习成果。(学生交流,老师做补充)(3)学习古诗:读诗:把这首大声自由读三遍,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词,争取读准字音,和诗句内容间的停顿,做到都有节奏。分别找三位学生读,生生评价,且听音频再齐读。(4)理解古诗意思:请学生注意课下注释,并结合预习小组交流诗句意思。说的不准确的再一起纠正。古诗意思请小组交流,再在ppt上出示诗中重点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5)请同学们再齐读古诗,请问学生对诗人产生怎样的印象呢?觉得诗人心情如何?(点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在诗中是“喜欲狂”。再问学生看到“喜欲狂”这三个字你有什么问题想提的吗?学生回答:诗人为什么会喜欲狂?喜欲狂的表现在哪里?(6)解决这两个问题,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请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老百姓生活流离失所,那么在四分五裂的国家中杜甫一家又是过得怎样凄惨和悲凉的呢?他在安史之乱中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有几句是这样说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至今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几句诗很形象的介绍了诗人过得怎样凄惨,杜甫一家在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度过了七年,八十多个月,两千六百个日日夜夜啊,此刻杜甫盼望着什么呢?请学生回答:诗人为什么会“喜欲狂”?(一是能回答阔别七年的家乡所以喜欲狂,二是能看到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了所以喜欲狂。)(板书:收蓟北)(6)请小组讨论“喜欲狂”的表现在哪里?在这里每句诗都能概括出一个成语分别是:喜从天降;喜极而泣;喜上眉梢;欣喜若狂;喜不自胜;现实之喜;想象之喜。重点强调“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下,穿,向”,诗人从巴峡出发穿过巫峡这一水路地势崎岖、险峻作者用了一个“穿”字;到达襄阳直奔洛阳这一陆路平原地带,地势开阔作者用了一个“下”字,可以见得作者用字的巧妙,和作者归心似箭,让学生把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出来。(板书:喜欲狂)(7)配乐老师朗诵。过渡语:同学们一首好诗值得我们用心去诵读,作者仅仅是因为能回到故乡而“喜欲狂”吗?他更是因为什么而“喜欲狂”?(板书:回故乡、思乡)学生回答:更是因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国家统一而“喜欲狂”。(板书:爱国)
七、拓展延伸:完成小练习:“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欣然曰:......”找学生交流小练笔。布置作业:背诵古诗八、板书设计:思乡爱国爱国收蓟北爱国喜欲狂回故乡九、教学反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不息,祖国重回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本课,我力求使自己的课堂展现出“语文味”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这才是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