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真情,乃有真诗——谈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关键词】真情真诗杜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摘要】杜甫作为大家熟悉的伟大诗人,因其集大成而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记载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纵观其诗,其主要特色是“沉郁顿挫”。杜甫的作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好诗贵在情真,有真情方有真诗”。杜甫的诗融入真情,所以称之为真诗!《春望》一诗中诗人更是把爱国忧民、意蕴深厚的沉郁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开心活泼、爽朗奔放的真情,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佳作。【正文】绪言晋代陆机所著的《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而开启的“诗缘情”说,这一说法一向得到当时以及后世的肯定。一首好诗,一定会有它独特的情感积淀融合其中。品诗,除了品诗中的好词佳句,还要品诗的已经以及所隐含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词动人,而是情感人。《关睢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就是诗从心而发,感慨的是自己内心的感情。唯有真情实意的诗词作品,才能以情动人,才是佳作!上博楚简中的《孔子诗论》的开篇就写道:“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意思就是诗不隐其志,乐不隐其情,文不隐其言。从而“表达了一个诗、乐、文俱亡隐其志、情、言的论断,它充分体现了孔子志、情、言并重的诗志观。”也即达到志、情、言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说明,古人论诗首先着眼于“志”,志中亦有情,即“发乎情”也。正所谓情真意更切,真情才能出真诗。然而杜甫就是用真情写真诗的人,他的真心真情,是他诗歌真诚的基础,也是他诗观的核心。我认为,抒真情,吐真心,以“诗眼”观人生,是诗歌美学的极致,也是诗歌意义的极致。一、悲情《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写于唐肃宗李亨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春望》是杜甫踬于长安的第二年春天为感时伤别而作,堪称一首爱国忧民意蕴深沉的佳作。后人评此诗“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而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亲眼目睹了朝廷腐败和人民的苦难,生活体验异常丰富,所以感触颇深。可见,动乱的时代与不幸的遭遇是诗人“沉郁”诗情的生活基础。正因为有了这种生活经历,才让杜甫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和悲伤地心境。有深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方能创造出令人感同身受的好诗,传承了几千年的的佳作。首联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写春日眺望长安所得的总印象。“国破”,一个“破”字下得极沉郁深刻,我们从中可看到诗人因“国破“而碎裂乃至流血的爱国之心。“山河在”则意蕴含蓄,包含有“山河依旧,世事皆非”的感慨。面对这“山河”仍在却笼罩于愁云惨雾之中的破国,诗人怎能不充满忧愤!“城春”,指春天重新来到了长安城。春天带给人的应该是赏心悦目的灿烂春光,但“草木深”却活画出了一座荒凉破败且近乎空城的荒凉景象。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字字句句把诗人爱国忧民的感情显露出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花溅泪”,“鸟惊心”,通过景物的描写,刻画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沉郁。更可以说,因为诗人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的惨痛经历,看花有泪,见鸟惊心。移情于景,触碰着读者心中的情感底线,让读者从字句间感受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沉痛。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战火连天,亲人近在眼前,却不能相见。杜甫当时身处长安,亲人就在长安城外,但是战火不断,无法得知家人的安危。“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只有真真切切地遭遇到这样的境况,才能深刻体会这种迫切的真情。可以说杜甫的诗都是在遭遇这样的境况之后,催发出了创作的灵感,信手拈来。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这也正是当时处于同样境况下的人们的内心最真挚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诗人的真心真意,通过全诗的抒写,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喜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是诗人“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创造出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后人评价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可想而知,对于杜甫这样的爱国诗人,在看到国家统一,失地被收复之后,那种愉悦激动地心情。于是,诗人把这种感情通过诗人的作品,跃然纸上,让我们后人传颂品读。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还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前两联“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最后一联“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诗人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通过这首佳作,我们跟随者诗人的思路,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到洛阳。我们可以感受诗人那种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看杜甫的作品,就如同在观杜甫的人生,因为真切,所以他的诗词被称之谓“真诗”。品诗如品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感情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样,有真情才能出真诗,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作者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有了真感情,才能出好的作品。杜甫的诗贵在“真”,深在“切”,因为这些诗作是诗人生活的折射,不捏造,不虚假,情真意厚,让人感同身受,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