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青山处处埋忠骨
1、认识八个生字(标上拼音、组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一段情感波澜,从中领略他那伟大的慈父形象。3、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小小要求:赶快开动你的脑筋吧!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上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下图: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在归国前夕和朝鲜人民军某部举行告别联欢,朝鲜人民军战士热情地把志愿军战士高高举起。
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进而将侵略战火烧向中国。面对美国飞机炸我城乡,杀我同胞的罪恶行径,中国人民无比愤怒,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的义愤。重庆14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各界人士争先恐后报名,要求前往朝鲜前线。农村青年纷纷放下锄头,踊跃参加志愿军。这是东北农民欢送自己的子弟参军。中国人民组织了大批担架队,奔赴朝鲜前线。 志愿军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的同时,祖国人民展开了生产竞赛和爱国募捐运动,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援前线。图为群众在踊跃捐款,以购买飞机、大炮。武汉一女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志愿军缝制棉衣。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多次组成慰问团赴朝,给志愿军官兵极大的鼓舞。图为祖国慰问团成员、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战士们演唱。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朝鲜局势危险,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在仁川登陆。美国空军还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指出:全世界各国的事物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物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并于1950年10月,出兵朝鲜。实际上:1.美国出兵朝鲜已属反和平的侵略行为。2.朝鲜当时已向我国求援,我国不能坐视不理。3.美国侵略朝鲜的同时轰炸我国东北,并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进入台湾,干涉我国内政。4.如朝鲜不保,则我国告急,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勋鉴:请有功德之人看。拟定:起草制定。殉职:(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破格:打破既定规格的约束。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的留恋。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的喃喃着。
毛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经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毛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现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的踌躇了一下。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泽东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有流露出对亲人的眷恋。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着铮铮的语言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地慈父之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既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