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

ID:948983

大小:1.12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青山处处埋忠骨郑路镇张庙小学邹玉红 毛泽东前后有4个妻子10个孩子。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的四位合法妻子::1、罗氏——家里给娶的,有名无实的婚姻,20左右就死了;但毛始终与罗家保持着亲情关系。2、杨开慧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学者杨昌济教授独女。少女时代与毛泽东相识并相爱,1920年结婚。系中共最早女党员之一,1923年至1927年随夫在上海、湖南、广州、武汉等地工作。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前与妻儿诀别,杨开慧则一直在长沙持家育儿,并帮毛泽东联络同志,搜集资料、整理文章。毛泽东的早期著作无不凝聚着杨开慧的心血。1930年她被捕后,多方营救无效,不久被杀害,年仅29岁。生有三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3、贺子珍(注意杨开慧去世的时间与贺子珍成为毛夫人的时间)贺子珍,江西省永新县云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最可爱的妻子!1928年和毛泽东在井岗山结婚。当时,贺只有16岁。她陪伴了毛泽东度过了五次反围剿,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后,一方面由于贺子珍觉得自己没读过什么书,想去苏联读书;另一方面,他和毛的性格都很要强,经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来延安同毛泽东见面,相互拥抱献花,这在西方很平常,但贺子珍难于接受。她把送花、拥抱当成“爱的表示”,把送苹果之类的举动看成是“感情的表示”,因此对毛泽东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吵了架后都不肯向对方道歉。加之身体状况,后来贺就于1938年经新疆前往莫斯科治病并学习。后来因为想儿子心切,竟被苏联医护人员当成精神病,关了好几年。1946年,王稼祥前往莫斯科把贺子珍接回。此时,毛早与江青结婚8年,无法再更改。1948年曾在沈阳财政厅任处长。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席,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与毛泽东生三子三女,李敏是贺子珍和毛泽东唯一在世的孩子4、江青江青(1914~1991),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1929年春在济南入山东实验剧院。1934年在上海以蓝苹为艺名做电影演员。蓝苹与电影演员唐纳结束了关系于1937年秋到延安,改名江青。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中央做出对婚后江青的三条约束条件:仅照顾毛生活事务、不担任党内职务、不得干预和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活动)江青也曾按条约做了几年的贤妻良母,后设法逐渐涉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积极策划诬陷打倒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1976年10月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77年7月,江青被永远开除出党。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江青自杀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写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一个位置上,先是潦草的写到:“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然后又认真的写道:“主席,我爱你,您的学生和战士看您来了。” 毛泽东的十个孩子 长子: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长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8岁随母入狱,杨开慧就义后,才被释放。曾到苏联学习,并在1943年1月加入联共(布)党。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又名刘松林,是张文秋与刘谦初的女儿,1962年与杨茂之结婚,再婚后,到军事科学院工作。她尝尽了人生的苦辣酸甜,和普通机关工作者一样工作和生活。 次子:毛岸青毛岸青(1923年11月2日-2007年3月23日)1947年加入共产党。1949年7月抵北京挂阶中校,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60年毛泽东撮合毛岸青与邵华结婚,1970年诞下一子毛新宇。毛岸青晚年居于北戴河总参疗养院,2007年3月23日凌晨毛岸青因心脏病于在北京301医院逝世。邵华原名陈安云,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父亲陈振亚,湖南石门人,是1927年参加平江起义的老红军;母亲张文秋,湖北京山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京山县党的创建人之一。邵华同母异父的姐姐刘松林(刘思齐)是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妻子。邵华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正军职),少将军衔,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军事百科学会副秘书长、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院长、中国花卉协会名誉副会长。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巾帼英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6月24日傍晚,邵华女士因乳腺癌扩散,在北京301医院去世,终年71岁。 老三:毛岸龙。1927年2月在武昌出生,1931年在上海失踪。 老四:毛小敏,又名毛金花,贺子珍的孩子。1929年3月红军第二次打下龙岩时出生,孩子尚未满月,贺子珍便经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介绍,含泪将她亲手送给了龙岩城里的补鞋匠翁清河,但后来这家人失踪,直到解放后都没找到(据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找到毛小敏,现名杨月华,住在福建龙岩,但未经证实);老五: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第二个孩子,取名毛岸红,小名毛毛。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夫妇把孩子交给毛泽覃和贺怡抚养,后毛泽覃牺牲,毛岸红下落不明。老六:1933年,贺子珍由于生育过密,加上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第三个孩子先天不足夭折了。 老七:1935年2月下旬,贺子珍在贵州又生下一个女孩,这是毛泽东的第七个孩子,婴儿被送给当地的老百姓,后设法查询,无果。 老八:李敏1936年冬,毛泽东的第八个孩子在陕北保安出世,他亲自为孩子起名毛姣姣。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国,在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起名为李敏。姓李,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用李得胜的化名,单名敏,取自《论语》中的“而敏于行”。李敏是贺子珍和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孩子,李敏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丈夫孔令华现在国防科工委工作。丈夫孔令华(他的父亲是解放军中将、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孔从洲)李敏的儿子是孔继宁,出生于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总参谋部,先后被派驻中国巴基斯坦和英国大使馆,任助理武官,现任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基会“东方昆仑”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女儿孔东梅,是个作家,1972年生于上海,自幼随外婆贺子珍生活,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之后,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回国后,孔东梅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老九:1938年10月贺子珍到达苏联莫斯科不久,又生下一个男孩毛岸新。这是毛泽东的第九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十个月时,由于患肺炎不幸夭折。 老十:李讷李纳出席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研讨会李讷是毛泽东的第十个孩子,1940年8月生于延安,为江青所生。李讷与李敏之名同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李讷于1959年进北京大学历史系,1965年大学毕业。197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4年至1975年先后任中共北京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副书记。2003年任全国政协委员。退休前在北京市委工作。第一次婚姻(1970年)嫁给一位徐姓丈夫(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所属内部招待所服务员),毛泽东以一套马列选集相贺。育有一子徐小宁,离异而终;1984年在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夫妇的帮助下与王景清(1929年生,陕西神木县人,延安警卫团战士,曾任昆明军区怒江军分区参谋长)结婚,过着老百姓平静自由的生活。其子徐小宁改名王效芝,由打工而经商。 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毛新宇:毛岸青与邵华之子,1970年1月17日出生。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进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参军入伍,2003年7月份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7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走上高级领导岗位,为副军级,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一位将军,而且是第一位“70后”少将。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毛新宇、郝明莉:1997年12月7日下午4时,和第一任妻子郝明莉(时年25岁)结婚。婚前郝明莉在泰安御座宾馆当服务员,婚后被从山东矿院转学至北京大学国际商务系。毛新宇、刘滨:毛新宇和镇江姑娘刘滨是在2000年经人“介绍”相识,2002年和毛新宇结婚。(其实刘滨当时是空姐,毛在飞机上对其“一见钟情”)毛新宇和刘滨的儿子毛东东,在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这一天出世。取名毛东东。2008年8月,毛新宇与刘滨生下第二胎,是个女儿,取名毛甜懿。 抗美援朝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吧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简介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毛岸英简历: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长沙;1930年10月母亲被捕入狱,岸英也进牢房,目睹了母亲牺牲前的惨烈;1931年4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其间岸英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任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1946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1950年10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 岸英吃过苦,流过血,打过仗,又经过了农村和工厂的锻炼,新中国多么需要这样的好苗子啊!——周恩来 拟定  功勋殉职nǐxūnxùnfù奔赴  踌躇黯然chóuchúàn生字学习 拟定功勋殉职奔赴踌躇黯然 自学要求听朗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在书上。 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1)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1毛岸英牺牲的消息2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3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日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把自己深受感动的或特别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感动、为什么喜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然段旁边。【第四自然段学习目标】 (第4自然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主席为什么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你还从哪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动作描写) (第5自然段)“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后两封电报第几封电报谁发来的电报内容第二封第三封彭老总朝鲜金日成首相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第6---10自然段合作、自主学习目标】第几自然段让你感动的词语或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 (第7自然段)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第7自然段)“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我见见遗体吧!”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第八自然段)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感受到了。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细致地对人物进行(   )、()(   )、(  ),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如何安葬的抉择学习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要求: (4)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5)“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7)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8)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9)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0)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既然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既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做一做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叠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东汉马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在()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把岸英(),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着()。毛泽东毛岸英抗美援朝极度悲痛运回国葬在朝鲜朝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练笔:通过写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做某一件事时的踌躇心理。 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