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116课时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型阅读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重、难点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学习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学习时间2课时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策略导入学习一、导入(教师深情述说)在朝鲜平安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矗立着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上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几个大字。毛岸英,是一名平凡的中国志愿军,又是一名不平凡的中国志愿军,因为他是我们国家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为什么会来到朝鲜,他又是怎样牺牲的?他牺牲后,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心情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自主学习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听写词语和诗句:殉职、喃喃、踌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4、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写的词句,发现不正确的马上更正。学生读文,自学生字。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交流互动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1、了解第一封电报的内容。(1)课文写到谁殉职了?在什么地方殉职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补充、相互释疑。自主、合作、探究
(2)出示第一封电报,学生默读电报。(3)这封电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学生回答。2、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悲痛,体会毛主席的慈父形象。(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句子中体会毛主席的慈父情怀。A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②删除“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原封不动”几个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朗读,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③学生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一起读这个句子。B“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①引导学生体会“喃喃”的意思。②学生试着喃喃两句“岸英!岸英!”③指导学生读出“喃喃”的味道。④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一说毛主席在喃喃的时候想了些什么。⑤(师深情述说)孩子们,人生最悲痛的莫过于老年丧子啊!何况丧的是他最心爱的长子!是自己家为革命牺牲的第六位亲人!此时主席的悲痛哪里是常人能够理解的!真是千言万语也无法排解老人心中的悲痛,只能将那无限的悲痛之情化作一声声呼唤——(引导学生朗读)“岸英!岸英!”C电文稿下是泪水打湿的枕巾。①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这一夜毛主席是怎样渡过的。②师深情总结,引导学生朗读“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一遍又一遍地喃喃着:‘岸英!岸英!岸英……’”③引导学生朗读“电文稿下是泪水打湿的枕巾。”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还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朗读这个句子。学生再次试说。
④教师补充资料。3、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诗句的理解体会毛主席不同凡人的胸怀。(1)引导学生体会:作为父亲的毛主席这个时候最想做的是什么?(2)引导学生通过“踌躇”一词体会毛主席踌躇的原因。(3)面对这两份合情合理的请求,毛主席应该怎么办?他最后作出了怎样的决定?(4)学生结合课文中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谈自己的体会。(5)引导学生通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体会毛主席超人的胸怀。①请大家一起读读这两句诗。②你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③你认为这两句诗应该怎样朗读?④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带着对毛岸英烈士的崇高敬意,带着对毛主席的崇高敬意一起再读读这两句诗。达标检测见当堂检测题学生1——3项作业课内完成,第4题课外完成。学以致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