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抉策,原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拟定勋鉴殉职奔赴嘛踌躇黯然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勋鉴: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指给有功德的人看。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这个噩耗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里活动的句子,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2、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mā),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