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范淑香)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范淑香)

ID:949165

大小:4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范淑香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3、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境再现,感悟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那就随老师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吧。出示: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在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也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不幸在1950年11月25日英勇牺牲。毛泽东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7课,请读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二、目标出示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3、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三、识记生字 1、拟定功勋殉职奔赴踌躇黯然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画记毛主席收到的三封电报内容以及毛主席所做出的电文批示,据此概括课文内容。生先交流画记的内容,师相机出示灯片:电文一: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电文二:……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电文三:……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毛主席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对于毛主席的批示,老师有点疑惑,希望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这里的忠骨是指------------,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这里的忠骨是指毛岸英的遗体,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朝鲜。)3、现在我们就利用这几封电文和毛主席的批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灯片,生补充句子,再齐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毛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彭德怀总司令请求破格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而金日成首相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最后毛主席决定将岸英葬于朝鲜。)五、品读句子,体会情感。过渡:同学们,要学习本课,必须要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哪些手段才能读懂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崇高品质呢?(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出示小结:读懂人物有诀窍,品味言行很重要。读懂人物有妙招,揣摩心理不可少。1、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等下,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各自的体会,说说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生交流分享:这句/段话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我从中感受到了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常人的情怀/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伟人的胸怀。)可能会交流:A、第三自然段这个句子: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很悲痛,尤其是“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这几个词语。B、第6自然段这个句子:“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个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挣扎、矛盾,最后他还是以大局为重,既体现了一个父亲的情感,又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胸襟。C、第7自然段这个句子: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这句子运用了神情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都不敢相信儿子竟真的没了,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呀。2、拓展练习: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做某一件事时的踌躇心理。3、师引读部分关键句子,让生伴音乐齐读以下句子:看来大家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一颗善感的心。现在就让我们把读文的体会带入句中,伴着音乐深情地读一读。生接读: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师引读:回忆以前也曾几次与儿子分离,但儿子每次都能平安归来,谁知这一别却是天人永隔,怎不叫父亲毛泽东肝肠寸断,他情不自禁地小声叫着儿子的名字。生接读:“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师引读:岸英奔赴朝鲜时,毛主席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怎不叫父亲毛泽东痛彻心肺呀,主席想:生接读:“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师引读:但他又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生接读:“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师引读:然而,这毕竟是骨肉连心呀,所以当—生接读: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师引读:漫漫长夜,泪洒枕巾,也浸湿了电文稿上那含泪的批示:生接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师引读:漫漫长夜,泪洒枕巾,他也只是一个疼爱孩子的老父亲啊,他也有着普通父亲的感情,瞧——生接读: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师:这枕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碎的父亲,这枕巾蕴藏了一位老人内心多少的痛楚呀。师:透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写批示时的犹豫不决,他一会儿拿起笔,一会儿又放下。生: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躺在床上睡也睡不着,流着眼泪,回忆儿子。生:我仿佛听到了毛主席情不自禁小声喊着儿子的名字,声音凄楚。……4、说说主席是怎样度过那个难眠之夜的?毛主席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眼中含泪。毛主席辗转反侧,一夜都睡不着,回忆与儿子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毛主席手拿着与儿子的合影,久久的凝视着照片。毛主席掩面痛哭,嘴里喊着儿子的名字。毛主席背着手在房间踱来踱去,泪流满面。六、补充资料加深理解:(一)师引读:二十多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叠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二)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先后痛失了6位亲人,他们分别是:大弟弟毛泽民(1896— 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师:阅读了这两个资料中,你有什么感受?生:从第一则资料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爱子情深,他也有常人的情感。生:从第二则资料中,我感受到了领袖毛主席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失去了很多,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自己的妻子、孩子,他有着伟人的博大胸怀。七、深情小结出示灯片,师引读,生伴音乐轻声齐读:毛泽东是父亲,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毛泽东是父亲也是主席,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也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悲痛中、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这是一个平凡的毛泽东,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师:让我们带着对烈士毛岸英的歌咏,带着对这位父亲的理解,带着对主席的钦佩,再来齐读这批示: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附:板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爱子情怀博大胸怀何须马革裹尸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