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7、青山处处埋忠骨主备人刘维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拟、勋、踌躇、黯等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勋鉴、殉职、奔赴、踌躇等6个词语。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中描写人物的方法。3、能从文中具体的语句描写中感受到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学准备收集抗美援朝的资料和毛岸英的介绍。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一、自学活动:1、学生读生字(强调踌躇的读音)2、说说:勋鉴、殉职、踌躇三个词语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二、互动学习:1、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悲痛欲绝,从以下句子理解:(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深爱他的儿子。此时毛泽东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2、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怎么想的?(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3、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毛主席有何反应?(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下笔千钧)4、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1)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电文稿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的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我们不由得说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三、展示活动四、探究提升1、如果你是毛泽东主席,你会作何抉择?2、找出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领悟句子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3、小结: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板书设计27﹡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主席凡人的情怀,伟人的胸怀教学反思